引言:
科举制在隋唐建立起来之后,就成为了中国历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无论是之后的宋、元、明、清,都和科举制脱不了关系,然而在科举制的发展历史中,却有一个时期比较特殊,那就是元朝。
之所以说这是科举制发展最特殊的一个时期,是因为元朝的科举制一直处于时办时废的状态,这与唐、宋、明、清的科举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毕竟这四个朝代不管科举制度特点怎样,但对科举的举办都异常地重视,然而现代人对于元朝科举的发展关注甚少,所以这里就跟大家谈论一下这个话题。
一、元朝最早举办的科举,戊戌选试与传统科举的异同其实元朝早期对科举制还是很看重的,早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他的先辈们就开始尝试推广科举制。在窝阔台继承大汗的第九年,其麾下大臣耶律楚材、郭德海等汉族,或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大臣,就向窝阔台申请在中原地区举行科举选拔人才。由于这次科举选拔人才是在当时的戊戌年举办的,所以后世将这次科举称为戊戌选试。
窝阔台
后世人认为,这次选试是元朝最早开始的科举选拔,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而是仿照科举制推行的汉化官员选拔制度。
首先它和传统的科举制选拔的相似性,在于他们都需要考核对诗文和经书的熟悉度,这与唐、宋、明、清的考核没啥不同。但不同的是,它的录取数量和录取结果与传统的科举制有所不同。传统的科举制都是考试入榜者,都会授予官职,比如状元、榜眼或者探花等。这些成绩在科举里排前三甲的考生,往往能获取一定的官职。
然而戊戌选试录取的儒生,得到的待遇仅仅是豁免差发的优遇,并且考试流程不比传统科举制完善,许多本该存在科举制中的流程,在戊戌选试并没有加入。比如在中试中设立议事官参与政事监督,在戊戌选试中就没有出现。
最后就是这场选试的主要目的,并非单纯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建立起科举制度的朝代,都是希望通过科举制找到合适自己人才,但元朝并非如此。在《庙学典礼·丁酉诏令》中有一段描述戊戌选试的目的:“其中选儒生,若有种田者纳地税,买卖者出纳商税……其余差发并行蠲免。”由此可见,戊戌选试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科举制让儒生摆脱游牧奴隶制的束缚,梳理好政府中文武官员的分类,为元朝在中原建立稳定政权打好基础。
然而戊戌选试虽然顺利举行,但戊戌选试的结果却是失败的,因为通过选试的各地中原考生,并没有真正得到元朝政府的认可,从而入朝为官,而戊戌选试的失败,也为之后元朝科举的时兴时废埋下伏笔。
二、戊戌选试的失败,侧面反映出元朝政权形成的缺陷戊戌选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点就是蒙古统治阶层和满族统治阶层的汉化程度的差异。清朝虽然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汉化程度却很深,最后的清朝皇帝溥仪,甚至连满语单词都记不了几个。而就算是在清朝早期,满族在入主中原,刚刚完成一统天下的时候,其统治阶层都是十分喜欢汉文化,比如努尔哈赤就很喜欢看《三国演义》,这导致满族人从思想上并不敌视汉族文化。
忽必烈
这也是为啥科举制在清朝也能顺利发展下来,但蒙古就不一样,除了忽必烈等少数愿意接受汉文化的蒙古高层以外,留在中原地区做管理工作的蒙古贵族和高级官员们,大多没接受过多少汉文化的熏陶,同时还缺乏对耕种地区的管理经验,这导致科举制难以得到蒙古上层人士的认同。
耶律楚材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希望通过戊戌选试,选拔一些精通汉文化和有管理经验的人,让他们通过参赞咨议的方式辅助那些高级蒙古官员,以改变蒙古人对中原地区的落后管理环境。按照《寄宋德懋韵三首·其二》的说法就是“疲俗不禁新疾苦,滥官难治旧疮痍”,可见耶律楚材的建议,如果元朝能够坚持执行,元朝后来的统治时间绝对不会这么短。
耶律楚材
然而耶律楚材的想法终究还是失败了,根据许多史料的记载,这场选试参选的数千名考生,真正得到录用的仅用寥寥数人,而被录用的人中,只有徐之纲、寇靖这二人得到以详议地位参与地方官员守议的资格,其他的人则毫无记载。
其次就是宗教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清朝和元朝之间的最大区别。清朝虽然也有一段时间比较推崇藏传佛教的发展,但那都是为了巩固对西藏统治的需要,并没有让宗教附带的神权,达到影响朝廷管理的地步,所以儒家培养出来的政府官员,直到清朝灭亡,仍牢牢把控着朝堂和社会的话语权。
但蒙古就不一样了,首先蒙古的宗教文化是十分开放的,无论是佛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允许在自己的控制区里传教,颇有点唐朝时对宗教百花齐放的风气。并且蒙古人本身也是一个很迷信宗教的民族,这也是为什么在没有统一全国之前,成吉思汗就允许给中原的僧人和道士颁发豁免劳役的待遇。不仅是中原僧道,各国的传教者们,元朝都采取厚待政策,不仅劳役不用承担,连税都不用征收。
然而宗教高度迷信的另一面,就是与世俗社会的高度脱节。在元朝彻底征服中原地区的早期,儒学曾一度被视为一种宗教,然而通过与耶律楚材等人的接触,蒙古贵族很快就发现,儒学与他们认识的宗教大为不同,他们不需要任何的占星卜算,也没有特定的神祗崇拜。这在蒙古贵族看来,所谓的儒学人士,就是一群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这也能理解为何在元朝统治全国之后,儒士们无法得到宗教人士一样的待遇。
这种情况反映到政治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儒士在元朝政治圈中,还不如那些搞鬼神之说的宗教人士。比如主持戊戌选试的耶律楚材,本来打算借助这场选试,改变儒士在政治上的劣势,结果因为反对蒙古贵族对中原加赠课税,触动了蒙古贵族利益,导致耶律楚材最终被调离中原地区的事务,其一直努力戊戌选试改革,也就无疾而终了。
三、中原地区对蒙古帝国的意义,是科举制无法继续的关键科举制是在儒家文化基础下发展起来的,而儒家文化在经过汉武帝的二次改革之后,他的作用就是帮助统治者统一思想,并且最终达到统治帝国的地步。
而元朝对于统治区的思想统一工作,压根没兴趣,从蒙古元朝对西域、中亚和中原地区的军事统一工作之后,其统治体系就开始往以漠北草原为中心,划分为四大汗国分开管理的体系,其地方的行政权力完全下放。管理地方事务的都是蒙古下派下去的蒙古贵族和中亚的一些外国人,而这些并没有建立与中央有效连接的行政机构,而蒙古人维系中心与四大汗国的政治和经济连接就靠两点,强大的军事威胁和对征服区的经济掠夺。
因此在统治中心远离中原地区的体制下,元朝或之前的蒙古帝国,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加强对地区的统治,而选择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圈中。包括中原地区在内,对蒙古帝国而言,都不过是一个掠夺经济成果的有机单元,这就使得蒙古人缺乏在中原地区维持科举制的动机。幸亏元朝对宗教文化的巨大包容性,这才使得汉文化在元朝统治时期,不至于遭到毁灭性打击。直到元朝建立后,科举制才算勉强在元朝发展起来。
然而元朝尽管一度恢复科举制,但是到了元仁宗之后,科举的延续再次遭到打击,当时的蒙古贵族权臣伯颜就积极推动废除科举制,而他的理由在《元史》中记载道:“举子多以赃败,又有假蒙古、色目者;举子中堪于任用者实寡。”意思就是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大多不堪大用,但其实这不过是托词,真正的原因是当时的蒙古贵族不想让汉族人在朝堂上的势力影响自己的政治利益,这才推动废除科举制度打击汉族官员。
结语:然而元朝蒙古贵族中后期的这些行为,非但没有起到维持自身统治的目的,反而让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力逐渐下滑。因为上升渠道遭到打压,汉族人逐渐对元朝离心离德,再加上长期的种族歧视,导致元朝很快在取消科举制后,爆发了多次的农民起义。
而即便是在元朝最初恢复科举的几年,元朝在科举上也是多偏袒其他民族的人,而大力打击汉族人,这也使得汉族人对元朝的不满情绪加剧,尽管元朝对外开放不亚于汉唐。然而过度落后的行政管理手段,也让元朝失去底层人士的信任,不过百年灭亡也在情理之中了。
参考文献:
《元史》
《寄宋德懋韵三首·其二》
《庙学典礼·丁酉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