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看电视难”的问题,去年,国家广电总局等多部门启动智能机顶盒操作复杂治理。近期,有媒体报道,自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地积极落实,多措并举推动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看电视是大部分老年人的主要娱乐方式,网络电视机顶盒也是一款不错的敬老礼物,让普通电视实现“智能化”升级,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但令人尴尬的是,安装了网络机顶盒后,老年人看电视反而更不方便了。
数字化、智能化最重要的初衷就是便利。当便利无法实现,反而成了“枷锁”,就要进行优化。不只是机顶盒,笔者发现,不少智能家居也让许多消费者困在其配备的应用程序中,让人“爱不起来”。
“我家就一个美的空调,好希望可以用小爱同学操作啊”“买了5台家电,被迫下了4个应用程序”……智能家居确实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可一旦智能家居多了一点、品牌杂了一点,消费者的烦恼就开始了,甚至不少消费者受制于此。
消费者买了某个品牌的洗衣机、空调、插座,只要下载这个品牌的应用程序,就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操控这些设备,即便人不在家中,都可以轻松自如地指挥家里的各个电器、设备进行工作。不过,正是伴随各式各样人工智能家居的出现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数字技术有时候却给人们徒增烦恼。
有消费者表示,“从买到新家电开始,就要下载应用程序,下载后还要注册账号,学习如何操控。而且我每次想操控某一个设备,都要思索一下,我要开的这个电器是哪一家的,由哪个应用程序控制。”可以说,这不是个例,许多消费者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笔者也归纳了几个虽智能但“真不便利”的问题。比如,使用新的家电和应用程序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而有时这些成本可能会超出用户的预期;有时应用程序可能存在稳定性问题,如崩溃或设备故障,智能家居就无法使用;家电和应用程序之间缺乏整合性,导致操作和管理过程繁琐。
实际上,购买了多个家电后需要下载多个应用程序才能使用,必然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负担,大多数人需要花时间学习和设置各种参数,特别是在管理多个电器、设备和应用程序上,比用传统遥控操作要复杂得多。同时,如果这些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没有很好的集成或协同工作,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利的感受。因此,如何优化新的技术,以确保智能以及数字化真正为消费者带来方便,将是今后业界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肖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