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微之》:白居易痛失元稹,深情厚意化作永恒的诗篇

诗读百夜 2024-02-21 23:06:32

梦微之

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好友元稹的。元稹是白居易最好的朋友之一,两人曾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共同反对旧诗的繁文缛节。然而,元稹在公元831年去世,白居易非常悲痛,写了不少悼念元稹的诗,这一首《梦微之》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诗中前两句“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通过描绘梦中与好友同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怀念和眷恋。早晨醒来,泪水盈满了整个巾帕,无法止住。这不仅是描写他个人的感情,更是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悲痛。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白居易描述了自己年老多病,而元稹已经去世多年的现实。他用了“漳浦老身”和“咸阳宿草”两个象征,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两句诗中,白居易想象元稹死后化为泥土,而他自己依然在人间。虽然白居易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但他的内心仍然保持着对元稹的深情和思念。

最后一句“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白居易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阿卫和韩郎是元稹的亲子亲婿,他们却也相继去世。白居易想象自己死后进入黄泉,却不知道能否再见到元稹。

全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通过描绘梦境、想象和现实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悲痛,以及对好友深深的怀念和眷恋。这首诗不仅是对元稹的悼念,更是对生命、友情和时间的思考和感悟。

诗情诗景:

在深夜的梦境中,我与友人携手同游,共享那份无边的欢愉。然而,当晨曦初露,我泪流满面,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

我独自承受着岁月的侵蚀,病痛三度袭来,咸阳的古道上,野草枯黄,秋风八度。这些年的离别与重逢,仿佛在提醒我,生命中的时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

我深知,你已安眠于泉下,化作泥土,消散无痕。而我仍在这世间漂泊,头上已满是如雪的白发。每当我想起你,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感慨。

阿卫和韩郎也相继离去,在夜晚的幽冥之中,我无法得知未来的路在何方。但我坚信,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曾经共度的时光,将会化作永恒的光芒,照亮彼此的心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