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是艺术聚集地,也是很多兴趣爱好者获取灵感的去处,像在武汉洪山区花山大道春和路附近,就有一座白石美术馆。美术馆的规模不大,但周边环境、布局非常和谐;尤其是馆藏的展品,以灰白、橙黄和暖光等主题为主,突出了原木、矿物等材料本质,加上艺术家的独特思路,组合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外行的人看热闹,内行的人看门道,确实头头是道。
前往白石美术馆,沿线的交通还算便捷。像小编从蔡甸郊区出发,走城市的绕城高速,在花山大道出口下,向南走过软件新城,拐进春和路的口子处,在第二个环岛处就能看到目的地的招牌。若是乘坐公共交通,则有地铁19号线,在花山河站下,之后沿着玟璜街走到春和小路上便是目的地。在白石美术馆周边,有联投的小区和碧桂园的别墅区,又有花山河的湿地园区,片区里是典型的生态宜居新城,所以环境是一大亮点。
找到白石美术馆,远远就看见它的招牌主体建筑,十分醒目。建筑是以“白石”二字为灵感变形而成,也是白石美术馆的同名logo,寓意深远。因为周边是商品房小区,高楼层与行道树点缀,让美术馆的环境显得更加幽深。再者,春和小路并非主干道,车流少,周边环境安静,非常适合参观艺术馆藏。从大门口处看到,白石美术馆的外墙logo,黑白色反差,留白的意境氛围,文艺小清新面貌。
进白石美术馆,其建筑布局风格,也是留白元素居多。比如外墙是混凝土整体浇筑,且材料保持原色,偏灰色,无任何杂质,十分纯净。而建筑几乎没有窗户,仅有的几个大落地窗,没有金属护栏框架部分,纯粹的玻璃镶嵌,纯粹且明了。室内的建筑层高大,并非规整的墙壁与天花板,而是分布了很多斜面和异形的棱角,不知道是刻意这样施工还是后期装饰需要。另外一面,展览区里的灯光以筒灯为主,窗户自然光辅助,大灯全部关闭,营造出清冷的意境。
进门处的展区,有一大排的展柜,玻璃镶嵌,排列密集。从展览的角度看,这个布局并不合适,但换个思路,密集摆放实际是想突出主题,摆放区的雕塑材料,用的石料,或者说石头。有的展品是碎石拼成的,涂抹不同颜色,组成拟物化的形态;有的是整体大石头,略微修饰、棱角尖锐、形态很卡通。本质上讲,它们都是石头,因为加了颜料与雕饰,显得很符合人们的审美,略作引导,就非常确信,艺术就是如此奇妙。
再往里走,又看到一座拱形的门,或者说门架子。主体材料是青砖和泥砖组合,像烤串一样粘连,撑开为彩虹的弧形状态。不过,细节处看,它也像是一体浇筑的混凝土,只不过后期雕饰成了青红砖的结构。在门架子下是另类的展品,它们有泥塑的,有陶俑的,还有陶瓷,大小各异,主题表现一般般。可能爱好陶艺的人会看出其中的优劣,读出作者的思路。
再深入一点,白石美术馆的展品就复杂了。这边展区有一棵蓬松的树枝,树叶密集分布,很像原野山的杂草,进入秋冬季节的蛰伏。但偏偏,展品是挂在天花板顶部的,在光线照射下,似乎随时可能被点燃。叶子下有倒影,也有部分雕饰的小作品,排列很整齐;这里有筒灯,照射出的光线暖融融的,在清凉空调风吹拂下,只有厚厚的复古氛围。与之毗邻的还是玻璃展柜,里面的展品规格更高,好像很久没有启封过。
在白石美术馆,驻足的时间不长,主要是展品空间与数量,并没有一些公立美术馆那么震撼。相对而言,这类小众美术馆,其突出的亮点往往只在几件展品上,遇到高价高意义的展品,奉之若珍宝,能够宣传好久。(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