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价位很能打,SoundcoreQ20i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评测

我就是摄影大玩家 2024-03-18 17:43:09

300元价位很能打,Soundcore Q20i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评测

前言

最近两年耳机的降噪功能逐渐成为了标配,从以前的大几千旗舰耳机才有的深度降噪功能“下放”到了千元以下,如今拥有较好降噪效果的爆款耳机门槛已经来到了300-500元价位了,算是听音爱好者的福音了。

作为HiFi玩家,玩过不少耳机,有关注到Soundcore声阔这个在全球高端音频市场领域前十的国产品牌,全球范围内收获了不少好评,国产能在全球市场里从资深的国外音频领域大牌中杀出一片天,确实有不俗的实力。

一直想体验一下这个国产牌子,最近带着好奇入手了soundcore 声阔Q20 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这款是号称300元左右很能打的双重降噪头戴耳机,下面分享一下实际评测体验。

降噪测试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狠活。

降噪是这款耳机最大的卖点,所以直接来看大家都关注的降噪性能。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Soundcore采用的是业界评价比较高的双重降噪方案,即双馈式主动降噪,结合了前馈式、反馈式的结构,是目前市面上降噪效果较好的设计方案之一,数据上可降低90%的环境噪音。

降噪的适用场景比较多,比如学生党日常在寝室图书馆学习看书可以提高专注度,上班族公共交通通勤可以有个独享空间。当然,降噪也是提升听音体验的一部分。

作为专业音频玩家,这里使用REW软件+umick-1进行了降噪测试。

测试方法:使用软件+回音壁生成随机白噪音,再将耳机打开降噪模式覆盖麦克风口,测试前后频率变化,可以较好的反应实际降噪效果。

实测如图,降噪前音频的频率在500-2000Hz之间无规律变化,加上耳机降噪后立刻降到了0~30Hz。

而我们知道,在20Hz以下这个频段的声音人耳是不可辨的,所以这等同于将大部噪音直接降到了零的水平,确实有着不错的降噪能力。

不过这是室内模拟测试,其他场景可能会有一些差别,比如户外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声大部分方案都是会保留而不是消除,避免遇到危险,不会消除所有声音,仅会消除符合噪音类型特征的声音。

实际降噪感受上声阔 Q20i的降噪表现与千元以上的高端耳机其实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可以摸到索尼WH-1000XM3的水准。

深度降噪考验的是麦克风拾音+芯片计算+喇叭发出反相声波的能力,要做到精准识别噪音,实时计算反向波形顺时输出,且不能出错出现量/位差,在300价位的耳机上用这样的高精度高处理速度元件实属良心配置了。

显然是降噪技术壁垒被国产攻破之后为整个耳机市场都带来了便宜好用的降噪方案了,这点也是值得肯定的,我觉得哪怕就为了降噪这一个功能花三百买它都属于比较值的选择。

音质测试

继续看大家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音质。

音质方面同样直接先测试一下频响曲线看看表现,根据耳机的实际佩戴方式这里直接靠近发音单元进行测试。

不过要注意的是耳机默认是开启重低音增强音效的,需要通过连接APP才能更换设置,声阔Q20i同样支持自定义EQ均衡器比较友好。

频响曲线实测如图。

双侧发音单元变化一致,曲线基本重合,不会出现左右听感不一样的问题。

整体表现还不错,在20-1KHz的中低频段表现很棒,1KHz -4KHz的中高频段表现也不错。

曲线在高频段有几个明显的波动,显然有做特定声音的校调,比如降低6KHz可以降低齿音,7KHz -8KHz人耳辨别力不高,提升可以增加层次感,声阔一直号称有格莱美专业音乐人推荐,这款显然也是经过了专业人士校调的,风格化明显。

作为音频玩家,我也有自己判断音质的标准,发音单元可以说是音质的“物理”前提,而判断依据就是尺寸以及发音结构,发音单元越大,“量”自然就更大,而针对不同频段的结构越多则细节更丰富,“质”也贵高。

声阔20i采用的是40mm高弹蚕丝振膜发音单元,作为头戴式的量级是足够了的,而振膜在中低频的表现更好,这点上面的频响曲线测试直接有体现,不过高频表现确实不如金属振膜。

实际听感方面对比测试了一下我比较熟悉的歌曲。

声场测试《加州旅馆》,临场感很强,开场靠右的吉他声,左侧的观众欢呼声和掌声方位感十分清晰,歌声欢呼声无沾染,声场饱满,节奏起来的鼓点声非常有力,中低频很棒,不过有些高频吉他音存在嘈杂。三重奏的《渡口》,人声、鼓声、弦乐声清晰且分离,人声部分纯净无其他沾染,可以轻松锁定人声和弦乐各频段都有不错的展现,尤其低频弦音和鼓声细微的差别能非常清晰的分辨出来,中低频很棒。人声高频《One I Love》,女声清脆透亮,清唱部分清晰纯净,歌手细微的呼吸声换气声都有清晰的展现,解析度不错,不过部分高频也有个零点几秒的瞬间爆掉了,有嘈杂。另一首人声高频《歌剧2》,琴音还原度高,尤其低音段带有很强的冲击力,低频强到甚至可以感受到骨膜的震动,vitas的高音部分还是可以的,声音高而不尖锐,听感很舒适,很有感染力。

音质方面的表现中频低频很棒,质感量级解析力都不错,低频下潜自然,听男声和摇滚都不错。高频大部分区间还不错,柔和不突兀,但存在有些极高频段有小段嘈杂的部分,一些乐器在高频段某些点发出的声音不是很透亮的感觉,不过对于一款300价位的耳机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了。

使用体验

其他方面简略讲讲。

支持折叠收纳是个不错的设计,可以折叠握在手里,减小携带空间需求,日常增加出场率。

记忆棉+PU蛋白皮耳罩比较柔软,佩戴舒适度不错,不过PU皮的寿命不长,经常用大概2年不到的时间,试了下不太好自己更换,不过300块的耳机能战两年已经够本了。

佩戴舒适不错,不夹耳朵,眼镜用户的佩戴体验也比较友好。

放了个标准大小的耳模进去,可以看到对耳朵的包裹性是不错的,贴合度非常高,对于绝大多数耳朵形状来说是完全不会夹到耳朵的,可以长时间佩戴。

颜值还是不错的,声阔长得像音符的“d”LOGO有一定的辨识度,做工精致,黑色配色低调有专业气质。

总结

放两年前我都不敢相信300元价位的耳机能有这样的降噪表现,但如今它确实做到了,双重降噪技术带来的纯粹听音环境可以极大的提升听音感受,给自己一片独享空间,抽离于市井,专心干活。

音质方面的表现同样不错,40mm天然蚕丝复合振膜有不错的中低频表现,低频加强的模式听感十分震撼,音影游戏都合适,高频总体也不错,虽然存在部分嘈杂的瞬间,但对于入门玩家来说是完全足够了的。

佩戴舒适度不错,ANC关闭下续航60小时,ANC开启下续航40小时的续航时间足够长时间使用,没有续航焦虑。

总体来看,最突出的还是性价比,300元能有这样的降噪水准和音质表现以及各方面体验还是非常值的,入门降噪玩家尝鲜,也适很合日常干活用。

0 阅读:0

我就是摄影大玩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