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9月2日,清末科举考试制度废除始末

博故 2019-11-28 23:17:57

1904年7月4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龙年)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朝拜之时,司仪大声唱出行礼的仪式)、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此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未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正在参加的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

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狗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拉开序幕。此次变法涉及政经的多个方面,其中最为石破天惊的举动当属“废科举”,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谓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

科举制起自隋唐,至清光绪年间已经有1300余年的历史。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一月十九日下诏,各州每年要向中央推举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此为科举制之始,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设武举考试,至此文武科举制已经基本成型,后世只是在其基础之上不断损益完善。

在1300年的岁月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无数读书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七岁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苦研八股文章,考秀才、中举人,参加春闱恩科,进士及第入翰林院,是明清时期士子进阶的标准模式,但是对于此时的大清王朝而言这些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割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清帝国自誉为东亚霸主,却惨败于自己眼中的弹丸小国日本,所带来的耻辱感更甚以往,这成为了戊戌变法最为直接的引爆点。

变法伊始,急需大量懂得西方先进技术、军事政治制度的变法人才,而科举考试以八股文章为主,此时所进阶的官员有才而无用,颁布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就势在必行。1898年7月3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科举考试行将不复存在,若无变故今年的戊戌科考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科举考试,来自贵州麻江县的夏同龢也将以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科考状元而载入史册。但是随着变法的推进,损害了保守阶层的利益,被裁撤革职的权贵官僚们、失去进阶之路的士子们,相互串联,在改革派的对立面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由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宣布自己再次临朝训政,并于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在仅仅持续了103天后便宣告失败,诸多新政随即废除,但京师大学堂得到了保留。在此之后,慈禧太后谋废黜光绪帝,于是在1900年1月24日召集王公大臣会议,决定立端郡王载漪次子溥儁[jùn]为“大阿哥(皇储)”,预定庚子年元旦光绪帝举行让位礼,改元“保庆”。但此举遭到中外各方的反对,慈禧被迫停止。

1900年6月21日,慈禧下令向列强宣战,此举既为报国仇更为泄私愤,而清政府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首鼠两端一败涂地。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德、奥、比、英国、美、法、意、日、俄、荷、西等11国,在东交民巷的西班牙使馆中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本息合计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使得清政府的财政几近崩溃,改革变法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满清王朝最后的自救行动开始了,这就是“清末新政”。其改革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比之戊戌变法更进一步,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在步步推进。1901年8月29日,清廷下令停止“武举”考试,成为废科举的先声。同年的11月25日,谕令各省以袁世凯所奏《山东大学堂章程》为蓝本,建立新式学堂。

1904年1月13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等人主持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guǐ mǎo]学制”,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一套完整的新式教育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科举制的废除进入了倒计时。1905年9月2日,经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xùn]、周馥[fù]、岑[cén]春宣、端方等督抚的联名奏陈,慈禧太后终于下定决心废除科举制度,于是自1906年开始,所有的科举考试被叫停,这一天被称之为“科举制度废除日”。1904年7月4日的甲辰科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科举考试,而本次科考中的头名状元,来自河北肃宁县的刘春霖,也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金科状元,可谓是“第一人中最后人”。

从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设进士科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止,在长达13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达777人,产生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举人,以及无数的秀才。这其中有精明干练之才,也不乏庸碌无能之辈,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得中华文明如此的魅力四射、源远流长。

0 阅读:46

博故

简介:记录历史,发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