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基本完成了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的第一版,嘱我尽快完成第二版。
选必上册文言文,选了孔子、礼记、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六篇文章。
这些文章大多到了“经”的高度,我向来很怵这样的文字,因为实在是太言简义丰了。
直白说,就是读得脑壳疼。
眼看着拖延不下去了,今天硬着头皮开始写第二版。
如果我说,我一天时间只读完了以下31个字,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唐氏呢?(家里小朋友常将“唐氏综合症”简称“唐氏”,以示自己酷)
但我一天下来,真的就只读完了这么多。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一、子
人皆知此处指孔子。
进一步,杨倞(jìng)曰“言子者,著其为师也。”
刑昺(bǐng)疏:“古人称师曰子,后人称其先师之言,则以子冠氏上,所以明其为师也,子公羊子、子沈子之类是也。若非己师而称他有德者,则不以子冠氏上,直言某子,若高子、孟子之类是也。”
二、君子
人皆知“君子”与“小人”对举,照录不译,仍作“君子”。
进一步,君子最初指国君之子。
诸侯之嫡长子曰世子,将来继承君位做国君。
诸侯之庶子曰公子,将来做卿大夫。
公子之子曰公孙,公孙做士或庶人。
所以,君子也叫大人,有大人,就有小人。
大人、小人是以社会地位来区分的:独立的个人,称为小人;为政者,称为大人或君子。
后来进一步延伸,凡是能影响他人、引领他人的人,称为大人或君子;被影响、被引领的人,称为小人。
小人本无贬义,小人遵小人之德,大人遵大人之德,人皆各司其职,不相紊乱,社会就会安定和谐。这便是孔子追求的“王道”和“仁政”。
大人考虑的是邦国整体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应当是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问题;小人只考虑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只需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
此所谓大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小人有四种情况:
德位相配类有“位大人德大人”、“位小人德小人”。
德位不配类有“位大人德小人”、“位小人德大人”。
德位相配,社会安定。
德位不配,如果是“位大人德小人”,则引发社会动乱;如果是“位小人德大人”,则社会教化和谐。
我们在媒体上常看到说某个艺人“德不配位”,说的是这个艺人的德行不配享有那么高的地位和收入。
我们是否会想到,我们这些“小人(物)”,其实也存在德位是否匹配的问题。我们操心国家大事,沉迷于俄乌战争、巴以战争,却对家里小朋友的教育视而不见,这不就是德位不匹配吗?
你不去关心家里小朋友的作业是否完成了,不陪孩子读几本好书,不陪孩子读几篇千古好文章,不想着怎么多赚一些钱来搞好家庭建设,却去关心以色列的弹药是否足够,俄罗斯的核武器什么情况下会投等等,这不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吗?
注意,我们是“小人”,国事自有“君子”在前,即使那些君子真的是“肉食者鄙”,那也有亡国和亡天下之别啊。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三、饱和安
为什么孔子说“不求饱,不求安”?
因为孔子认为,君子是国君之子,将来不是继承君位成为国君,就是成为卿大夫、士等各级官员,是必定要治理人民的。
因此,君子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享受上,他们应该节制私欲,忽略外在的享受,要追求内在的学问和道德的精进。
四、就
“就”确实有“到…去”的义项,因此,《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P44注:
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但是,检索任何字词典,“就”的“到…去”的义项后面,接的都是地名,而此处接的是“有道(者)”,是“人”而不是“地点”。
我常说,我们的中学课本,编辑们经常是从各种解释中选了一个最不靠谱的解释。
我们先假设课本的训释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套入进去就会发现,句子成了:
“到有道(者)(那里)去而正焉。”
那句子中的“而”字该作何解呢?为什么非要加“那里”呢?因为课本编辑也知道,不加“那里”的话,“就”不能训作“到...去”。
五、我的理解:逐字逐句理解明面上的文字本身
子曰。
子,古人对自己老师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下同;曰,说,道;
君子食无求饱。
君子,与“小人”对举,照录不译,仍作“君子”;食,吃饭;无,副词,不(要);求,追求;饱,餍足,译作“吃饱”;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勤也,疾也,译作“勤劳敏捷”;前后“于”,介词,对;事,做事;而,连词,表转折;慎,谨也,谨慎;言,说话;
就有道而正焉。
就,动词,趋就;有,得也;道,仍作“道”;有道,得道(者);而,连词,表目的,来;正,使…正,匡正;焉,活用为己称代词,自己,见尹君《文言虚词通释》P555,有此例句;
可谓好学也已。
可,可以;谓,说;好,喜爱;学,学习;好学,与今语同,仍作“好学”;也,表肯定,译作“是…的”;已,同“矣”,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试译为: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要)追求吃饱,居住不(要)追求安逸,对做事(要)勤劳敏捷但对说话(要)谨慎,趋就得道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发些感慨: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文字,不是一般的难懂,而是非常的难懂。
一难在言简义丰。字少外延就大,每个字的义项那么多,你怎么知道该是哪个义项呢?
二难在思想深奥。道德经、南华经不必说,就是论语,也是深不见底。
三难在逻辑条理。孟子的文章最讲究逻辑,稍不留意,就会错意了。
所以,从我最初带孩子通读论语的经历看,但凡有人推荐孩子一开始就读《论语》和《道德经》这些书,我就都带着审慎的眼光来看他怎么说,以及他自己读没读,自己懂不懂。
社会上,很多人都敢上来讲一番儒家、道家的人生大道理,但倘若你要他先讲明白字面上每个字的含义时,他一定顾左右而言他。
我每每碰到这种人,我都会说,你不要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直接告诉“这句话的每一个字的确切意思”就行了。
是了,你为什么就这么断定自己能代表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来自由演绎他们的文字呢?他们文字的言下之意,真的就是你想的那样的吗?倘若你连他们明面上的文字本身都搞不清楚,他们欲言而未言的深意,你这个大聪明咋就懂了呢?
我尤其不齿那些号称释儒道都精通的人,因为这些人可能连一本经典都没有好好读过。此前学军中学的L老师和我分享他读书的经历,说他读过一些道家佛家经典后,回头再读儒家,才感觉自己对儒家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他的读书历程,才是真正读书人该有的模样。
和真正读书人相反的社会人,看起来就像穿越过来的,他们一天就能读完一本《论语》,甚至一整本《道德经》。
很多时候,我回头看自己读书,以及旁边挑灯夜读的孩子,我明白,下笨功夫是有道理的,走捷径是有代价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