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学会副会长、玉雕非遗传承人张玉成参加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通州分会场非遗展

匠头条 2023-10-26 17:01:31

10月22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通州分会场活动”在通州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致敬工匠精神 共享大美非遗”为主题,涵盖主题展演、非遗展览、非遗集市、非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项目,汇聚几十个通州代表性非遗,还邀请了昆曲、龙泉青瓷等人类非遗项目及部分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游客和广大市民奉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让公众有机会深入了解和感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华发表致辞。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到场观看,现场气氛热烈,群众参与热情高涨。除了现场表演之外,“北京通州发布”和“文旅通州”官方视频号还开通了线上直播,整场直播受到广大网友和非遗爱好者的关注,参与非遗主题展的非遗传承人们还和网友们有趣互动。

主题分享环节,主持人以《全球共享背景下,工匠精神如何发挥新时代价值》为主题,和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李佩卿,北京设计学会副秘书长、中轴线保护基金评审专家邱冀重,北京绢人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唐人坊董事长唐燕,来自喀麦隆的艺术家赖安,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娜斯佳等5位国内外嘉宾,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工匠精神如何发挥新时代价值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分享。嘉宾们认为:“传统手工艺要在当代传承,一定要勇于创新,注入新的元素,工匠精神要和创新精神并行。工匠精神强调精湛的技艺、精细的工艺、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完美的追求。在全球共享背景下,工匠精神可以通过新的、现代的、年轻人能够容易接受的方式发挥价值,可以通过互联网及各种交流渠道全球互联”。

启动式当天还有精彩的非遗主题展览与非遗主题市集,涵盖了北京绢人、景泰蓝、玉器、毛猴、大风车、空竹、黄岑茶、花馍、椒麻鸭翅、通州饹馇饸、黄铜掐丝珐琅、骨雕技艺、烙画、手工笤帚、简牍书法、绢花制作、燃灯塔铜铃、青铜器、扎染、龙泉青瓷等20余个非遗项目,集民间民俗、民间美食、手工技艺等内容为一体,将“看得见、尝得到、带得走”的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引导广大居民游客畅享非遗购、共赴非遗游、沉浸非遗味。

其中,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匠学文化专委会副会长、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张玉成带来一件优秀作品《春水玉》,此作品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立体“春水玉”雕件。玉是中国符号,在中国古代玉器中,人们将表现辽代契丹人在春季,用海东青捕鹅雁的狩猎活动的玉雕作品统称为“春水玉”,也称“春水饰”。对于“春水玉”最早的称呼应为1983年杨伯达《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一文,考证玉器上的海东青鹘捕鹅雁、虎鹿山林的图文素材,是表现辽代契丹族“春捺钵”和“秋捺钵”弋猎生活的一个场面。并将这类描述辽金时期少数民族春蒐秋狝活动场景的玉饰正式称为“春水玉”和“秋山玉”,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这类描绘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春蒐秋狝活动场景的玉饰才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

《春水玉》

在这次非遗主题展览与市集中,群众反响热烈,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和独特魅力。消费者们可以在市集上购买心仪的手工艺品,手工艺人们也得到了展示和推广的机会,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此次国际非遗周对于通州非遗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提高了通州非遗的国际影响力,也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到通州丰富的非遗,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领略到了大美非遗的风采。同时,也为通州与世界各地进行非遗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为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的目标——起到了推动全球非遗的交流与共享的促进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