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有儿子为何还坚持传位给孙权?因为他已放弃了逐鹿天下

新波聊历史 2024-09-01 17:27:11

隐秘的三国(64)主笔:朱晖(闲乐生)

建安四年末,孙策拿下庐江,并西进至江夏击败黄祖,携此大胜,孙策便决定回头再去把豫章郡搞定,遂南下盛兵屯于椒丘(今江西新建县东北),先派功曹虞翻去劝降豫章太守华歆:“华子鱼自有名字,然非吾敌也。若不开门让城,金鼓一震,不得无所伤害。卿便在前,具宣孤意。”虞翻便进城找到华歆,劝说他道:“孙讨逆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刘扬州,君所亲见;南定鄙郡,亦君所闻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为计,悔无及也。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与君辞矣。”一番话说的华歆哑口无言,只得道:“久在江表,常欲北归;孙会稽来,吾便去也。”虞翻见华歆如此识相,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回报孙策。

到第二天,华歆果然弄好了降书,葛巾相迎孙策入城,孙策也很给这位大名士面子,当下拜道:“府君年德名望,远近所归;策年幼稚,宜脩子弟之礼。”如此,华歆作为上宾留在了孙氏集团之中,直到孙策死后,曹操召他去许都做官,任为议郎,兼司空军事。这华歆跟王朗一样,没啥能力,但经学水平很高(注1),是天下知名的大名士,多少还是有些装点门面的作用的,故而一路升官如火箭,至曹丕时与王朗一同官至三公,任司徒、太尉等。似乎从江东回到曹魏的名士最后都混得挺好,另一位拒绝孙策礼聘的广陵名士陈矫后来也官至司徒,位列三公。

至此,孙策已得丹杨、吴郡、会稽、庐江、豫章五郡,势力达到巅峰。如前所述,豫章乃人口大郡,对于孙氏基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故孙策又分豫章南部为庐陵郡,而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并留周瑜带兵镇守在两郡之间的军事重地巴丘县(今江西峡江县西南,赣江穿流而过),以巩固西部地盘,并防备江夏郡的黄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东吴基业——“江东六郡”了。面对遍地反抗的江东士族豪强,面对资历威望都超过自己的家族长辈孙贲吴景,面对极不靠谱、动辄扯后腿、挖墙脚的盟友袁术,十九岁的孙策奋斗六年,二十五岁就打了这么一大片基业,光以年纪论,他可以说已经超越了刘秀、项羽等一干前辈(二人创立基业时年纪都比孙策还要大几岁),若再给他五年、十年,真不知他将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创立什么样的伟业。

只可惜,孙策的巅峰,已是他的最后时刻,光辉一闪,即将熄灭。

孙策平定了豫章郡后,遇到了一个麻烦,因为豫章西北部的艾、西安诸县(今江西修水县一带)紧邻荆州刘表的长沙郡,而刘表派往镇守长沙的武将正是自己侄子刘磐与南阳人黄忠,黄忠的厉害就不多说了,这刘磐也是一个骁勇之将,常常带兵入寇。孙策遍观手下诸将,也只有太史慈是他们的对手,于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领诸将抵御刘磐。刘磐黄忠打了几次打不过太史慈,后来也就不来了。只可惜孙策死后,孙权对太史慈并不特别重视,六七年都不升他官,曹操听说后便派人向太史慈寄了一封书信,以箧封之,内无多物,只放了少量当归,寓意太史慈应当回归北方,向朝廷投诚。当然太史慈深受孙策恩义,不可能就这么被曹操招揽了去。不过大丈夫从此没了用武之地也确实令人郁闷,没过多久,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郁郁而终,享年四十一岁。据《吴书》记载,太史慈临亡之时,叹息道:“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汉代之剑一般三尺,七尺之长剑当为天子所赐(注2),太史慈这是在叹息天不假年,自己没能辅佐孙策登上天子之位啊!因为孙策在平定豫章郡后的第二年建安五年,竟然就遗憾的遇刺暴亡了!

众所周知,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是三国时代非常关键的一年,伟大的官渡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而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孙策当然也想去中原插上一脚。当时官渡的战事已经一触即发,曹操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在北方,这是孙策拿下徐州,直捣许都的大好机会!

虽然,张纮孙策当初的战略规划是先平定扬州、荆州而“据长江”,再“诛除群秽,匡辅汉室”。此前孙策大败黄祖,也是在执行这个战略。可荆州虽败,刘表仍有十万水军,兵力接近江东两倍,短期内实难取之,而袁曹相争又机会难得,所以孙策就想对此战略稍作调整,暂与刘表和解,先夺淮南与徐州之地。从历史上来看,由江东逆流而上,取楚甚难,故春秋时孙武伍子胥转由淮河取楚,亦走出了一步好棋。而如今淮河流域的势力之中,袁术刘勋已然崩溃,孙策又派自己的庐江太守李术撕破脸攻杀了曹操派来的扬州刺史严象(注3),淮南之地一片混乱,遍地豪强拥兵自立,尽可各个击破。只有曹操任命的广陵太守、伏波将军陈登有些麻烦,这家伙是徐州的本土派,一切以保护徐州的利益为先,但此人又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湖海豪士,当年刘备之起、吕布之亡、陈瑀之谋(陈瑀乃陈登堂叔)都有他在幕后操纵。如今他又得到曹操重用,准备再一次拨动天下局势,他招纳流民(注4),经营屯田,很快就将广陵经营的有声有色,史称:“甚得江、淮间民心,于是有吞灭江南之志!”事实上,去年孙策西击黄祖时,陈登就重施堂叔陈瑀故技,派人送了一堆印绶去,煽动严白虎余党在孙策后方闹事,幸被地方官员扑灭。因此,孙策就想趁此机会,一举拿下广陵,干掉孤立无援的陈登,然后从这里沿着淮河直捣下邳、许都,迎献帝以争天下,岂不美哉?

当然,孙策目下的计划最多只有拿下广陵和徐州,是否进军许都还需观望一下官渡战局的发展,但陈登已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赶忙派遣功曹陈矫前往曹操处求救,极言孙策已尽有江东,又派孙权攻打广陵,甚至想要北袭许都。诸将闻之,皆惊惧不已,就连曹操也忧心忡忡叹道:“猘儿难与争锋也!”只有谋士郭嘉让大家放心:“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果然,当孙策派孙权为前锋攻打广陵,而自率主力大军开到丹徒(今江苏镇江丹徒),等待后方运粮时,悲剧终于发生了。

原来,孙策弓马娴熟,平时最喜欢打猎,这次趁着等待军粮的机会,又跑去丹徒山中打猎。我们前面就说过,这孙策是个孤勇者,他爱做最孤高的梦,喜欢孤身走暗巷,敢赌命运的枪;而且他乘马精骏,骑术又好,随从骑兵根本跟不上,结果竟让他独自一人遇到了三个刺客。这些刺客正是当年反孙策头目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许贡被孙策所杀后,这些门客就潜匿民间,想要找机会给许贡报仇。

现在机会来了,孙策单人独骑进入深山,刺客们正好藏匿在深草之中,突然射箭,正中孙策面颊,孙策大吼一声,跌落马下。从骑听到喊声,连忙追了上来,将这三个刺客全部诛杀。

这太奇怪了,主公遇刺,为何不留活口问明情况?两种可能,要么是刺客觉得自己反正活不了了,来了个自杀殉主;要么就是有人想杀人灭口,这人或许就是郭嘉的内应,他担心刺客被抓后把自己与郭嘉供出来(注5),干脆来了个斩尽杀绝,然后把一切都推到许贡头上。

不管怎么说,这一切的秘密只能埋到坟墓里去了。孙策中箭后,受了重伤,但并没有死,《吴历》上还记载说,医生表示孙策只要好好养伤,不要笑不要发怒,少做表情,百日勿动脸上伤口,基本就可以痊愈,不到半年,又是一尾活龙啊!可孙策照着镜子一看,自己的脸都破相了,大美男成了大疤脸,这可让这位自恋的帅哥以后怎么见人哪!众所周知,孙策在江东就是靠着“美姿颜,好笑语”的偶像人设来笼络人心的,所以孙策“虽有位号,而士民皆呼为孙郎”,而这一箭,让“孙郎”的颜值清零了,人设崩塌了,粉丝们该多伤心哪!

于是孙策奋起虎威,大声怒吼道:“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这脸上一乱动,伤口全都迸裂,引发感染,到了晚上就撑不下去了,孙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只得将大业留给自己的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并托孤于张昭等人道:“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然后,孙策又叫过哭哭啼啼的孙权,将自己的将军印绶让他配上,并交待他道:“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孙策这段话,体现了一个集团创业者对集团继承者以及集团未来局势的清醒认识。确实,领导人的风格与能力,确定了整个统治集团应该走哪条路线。如果要将江东士族绑在孙家的战车上,北上争霸天下,迎来献帝,那必须靠小霸王孙策。因为只有孙策,才能利用自己强大的个人魅力与军事能力来压制江东内部各种矛盾,而强行驾驶这辆战车冲出江淮,走向中原!可如果换成政治权谋水平较高、但军事能力很弱的孙权来当家,那孙氏集团就只能去与江东士族深度合作,举贤任能,妥善分配利益,并暂时放弃逐鹿天下,选择坐保江东。

说完这句遗言,孙策就伤重而死了,死时年仅26岁,他最终成为了一个霍去病式的英雄(霍去病死时24岁),从生到死,永远充满了少年的朝气与任性。而也这是这份朝气与任性最终害了他们,让他们英年早逝。然而,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注1:详见《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载孙策上表。

注2:见《后汉书·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注3:据《三国志 荀彧传》注引《三辅决录》:“(严)象字文则,京兆人。少聪博,有胆智。以督军、御史中丞诣扬州讨袁术,会术病卒,因以为扬州刺史。”是荀彧为曹操举荐的人才之中少数几位不够称职的官员之一。

注4:陈登在广陵招抚的最大一支力量是海寇薛州,属下聚众万户。见《三国志 陈登传》注引《先贤行状》:“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海贼薛州之群万有余户,束手归命。”

注5:如果被东吴查出孙策之死与曹操有关,他们一定会不顾一切北征,破坏曹操的官渡大计。

1 阅读:104

新波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