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桃花吐妍,活色生香的桃花把春天装点得妩媚烂漫。
今天给大家带来7首咏桃佳句,都是传世经典,让我们在桃花诗里醉春风。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郎士元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
这是一首描写笙曲美妙动听的诗。
先从听觉写起,笙曲悠扬回荡,好像是从彩云间飘来似的。
听到悦耳的笙曲后作者就想一探究竟,但重门深锁,无觅踪影,因此就有了最后一句“疑有碧桃千树花”,音乐的美妙就犹如桃树上盛开着千万朵鲜花一样绚烂多姿。
通过幻觉、视觉来写音乐,将听觉形象转化成了可以触摸的视觉形象,这就是“通感”的艺术手法,由此展现了乐声中的优美意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泛舟观桃花》
宋·陆游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 初将烂醉答春风。
早春二月,正是江南桃花吐艳的时候,诗人故居不远处的花泾山和梅仙坞,是盛产桃花的好地方。每年春发,远远望去一片霞光。
陆游这首桃花绝句,咏吟的就是这一派醉人的景象。
诗中“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是说自从东归后,已将怜爱海棠的一番心情转移到关注故乡的花事中来。
“桃源只在镜湖中”,是此时作者心境的一种反映。
人在镜湖中荡舟漫游,水色花光上下交映,这一份悠闲与自得,将更令人目醉神迷流连忘返了。
《三日寻李九庄》
唐·常建
雨歇阳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雨停了,我行到了杨林的东边渡囗,在三月三日这一天,我荡起轻舟去寻访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在桃花林的岸边,门前有潺潺的溪水流过。
他的这位老友应该是个隐士,偶像想必是陶渊明。你看他的家住在溪流的岸边,溪岸上还种有一片桃林,门前则是潺潺的溪水流过,这应该就是他眼中的世外桃源了吧!
《唐诗笺注》评曰:“读之如身入图画,此等真率语,非学步所能,兴趣笔墨,脱尽凡俗矣。”
言之成理。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桃花源的地方,张旭受到启发,用陶渊明笔下桃花溪的意境,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桃花溪」,自从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之后,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了。关于它的鉴赏、评论层出不穷,而且众口一词地赞美不已。
大意:
一座长桥隐隐约约飞动在远处的山野云烟中,我站在石矶的西畔,向船上的渔夫打听。
桃花终日随着春水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囗在清溪的哪边呢?…
“桃花尽日随流水”的写意,不知给人带来多少关于人生的唏嘘慨叹。
《鹅鼻铺前桃花》
宋·杨万里
归来长恐已春迟,恰是东风二月时。
路上桃花亦欢喜,为人浓抹湿胭脂。
诗歌采用拟人的修辞,写路旁的桃花在暮春里也高兴地开放,特意浓抹胭脂,迎接归来之人,勾起人们对春天的遐想和欢乐之情。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徐俯是黄庭坚的外甥,江西派诗人。
翩翩而来的一双燕子和夹岸而生的水边桃花,都是最有典型意义的春天的象征。
诗人开口一问,即使全诗风趣生动,并平添了形象、轻快且喜气洋洋的感觉。
次句的“桃花蘸水”,实际上是“桃花倒映”的翻版,如此一来暗示出春潮的汹涌,使第三句的“春雨断桥”有据可依。
而第四句的“小舟撑出柳阴来”,“小”中见“大”,一下“撑”出了情景交融、春意盎然的新天地。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蕡(fén)。
大意: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携手家和睦。
这首桃花诗非常著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就《桃夭》作过多少注解文章,但像小桃树那样年轻,像春日骄阳下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却永远活在读者心里。
吟诵《桃夭》,不喝也醉了。
朋友们,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点关注。
桃下》 向阳园中桃花红, 桃花底下思渊明。 桃源洞口在何处? 今人依旧不知踪!
桃花》 开时色白谢是红, 也学崔护城南行。 宦娘转世谁家里? 千年相似只东风!
诗经不知是何时所作
世界第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