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为什么这么难?

悦木Ivy陪娃成长 2023-11-01 17:50:14

因为“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只是个口号或者目标,光呼吁,却没有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没有用。

一方面是硬件条件限制。

拿我家娃的学校来说,一进教学楼,大厅左侧是这样一条走廊,右侧,分叉出2条走廊,每个走廊的两侧都是教室。

家长去开家长会,出了教室就迷路到晕头转向的那种。

因为是老校,在市区,地段非常拥挤,3个校区离得不远,但是共用一个像样的操场。

课间十分钟,3个走廊的娃,加上楼上的,如果一窝蜂冲下来,想像一下那个场面。即便这都忍了,然后呢?去哪玩?大街上吗?

所以硬件条件和学生密度,是不能忽视的一方面原因。

第二方面,人心。

记得我们小时候,比较皮的小男生,从双杠上摔下来,胳膊摔折了,第二天打着石膏来上课;有玩丢沙包摔倒,摔一脸血的,基本上没有家长找到学校不依不饶。

现在可不行。

娃在学校但凡磕着碰着,哪里红一点或者有点印儿,老师会赶忙通知家长,小心翼翼地解释。诚然,大部分的家长都是明事理的,可但凡赶上这么一个,对老师的事业来说就是巨大的打击,说不定还会连坐学校。

把娃放出去撒欢固然happy,但磕着碰着、发生纠纷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家长若无法正视这个问题,校方必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安全放在首位。

第三,媒体的推波助澜。

流量在哪,媒体就在哪;媒体在哪,流量就在哪。

“课间十分钟为什么这么难”成为热点的时候,公众看到的是为孩子鸣不平,呼吁家长对学校多一点信任;但凡出现一个事故纠纷的热点事件,媒体风向一转扭头开始抨击学校和老师没做好管理,倒戈到校方怀疑人生,这是大概率事件。

家长对于孩子课间自由玩耍的风险,是否有足够的宽容?一旦有风险事件发生,媒体是否有足够的理智和自律,不去放大和带节奏?在这些问题没解决之前,“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只能是个口号。

课件10分钟的“回归”,绝对不是通过一条简单的指令就能做到的。

积极推进校舍改造,为孩子提供更合理的活动空间;推进小班化教学,让老师有更多地精力照顾到每个孩子;集思广益,在课间活动的丰富性上想更多的办法;家长和校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客观地看待风险事件;媒体少带节奏。。。。

针对课件10分钟,多方合力,才有可能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0 阅读:38

悦木Ivy陪娃成长

简介:俩小学生妈妈,日常分享教育规划、学习资料、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