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本名为《任何速度都不安全》的书出版,震撼了整个美国汽车界。书的作者名叫拉尔夫·纳德,他并非什么老司机,而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只不过自1956年起就关注汽车安全。
十多年的时间里,纳德发现,自己实际上生活在一个汽车工业野蛮生长的国家:它的产量位列世界第一,但制造商毫无改善安全性的意愿,产品没有安全气囊、没有防抱死制动器,甚至没有安全带。作为最畅销车型之一的雪佛兰Corvair存在悬架缺陷,导致驾驶员很容易失控并翻车。正如纳德书中第一句所述:“半个多世纪以来,汽车给数百万人带来了死亡、伤害以及最难以估量的悲伤和匮乏。”
纳德的书出版一年后,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了法案,要求采用新的或升级的车辆安全标准,并成立了一个机构负责执行与监督。随着安全要求的提升,诸如后视摄像头、自动制动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交通死亡率也从1965年的每1亿英里5人,降到了2014年的每1亿英里1人。
可以说,自纳德之后,汽车安全的定义有了全新的变化,它越来越关注用户的安全权益,逐渐发展到了我们熟悉的轨道上。
(纳德所著的《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一书的封面,它的副标题是:美国汽车设计中的危险)
近60年后的今天,在智能网联化浪潮的赋能下,汽车安全的概念不断外延,整个行业对汽车安全已然有了更多全新思考。技术的狂飙突进,让如今的汽车搭载了前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安全设备,却也将车内隐私及信息安全问题摆上了台面。往昔的担忧正退居二线,全新的挑战早已浮出水面。
你的隐私,我的谈资
2023年4月,在纳德的故乡,一场信息安全危机正蓄势待发。
造成危机的,是一家新能源车企,它的大部分产品都配备了至少8个摄像头,记录着数百万用户的活动,但它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缺乏改善安全性的意愿。它的9名前员工向媒体透露,2019到2022年间,由汽车摄像头记录的视频和录像就在员工间广泛流传:有时是车祸和路怒视频,有时是宠物和有趣的路标。这些内容往往会成被加上有趣的标题或文字,成为员工的表情包素材。
更私密的内容也有,比如车主的车库内情。大约三年前,一些员工偶然发现并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展示了一台停在车库中的潜水器,它曾出现在007电影里,价值近百万美元,是这家新能源车企CEO的私人收藏。即便贵为CEO,也无法确保自己的信息安全,令人不得不感慨该车企在隐私泄露上的一视同仁。
近年来,汽车数据安全事件频发,缺乏隐私保护的智能汽车甚至比手机更具有泄密风险。当用户看向本用于观察爱车的摄像头时,很难说他们感到的是安心还是焦虑。
时至今日,如何让用户在用车的时候更安心,已经成为是每家汽车正在面对的课题。早在2021年,为响应《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小鹏、长安、比亚迪等车企就纷纷对车内功能进行调整,暂停或关闭了远程摄像头功能。
新华社曾评论道:“车内安装摄像头或许客观上在保证驾驶人和车辆安全等方面可以带来不少便利,但无论是什么程度的便利,都绝不能以随意让渡个人隐私和信息为代价。”
摄像头能不能关?如何关闭?
当摄像头从心腹变成心腹大患时,不少车主都考虑将其关闭,可即使这个”关“的动作,也往往不像想得那么简单。
通过对不同品牌车型的抽样调查得知,如今的市面上,车内摄像头关闭方式堪称百花齐放:有的是在车机系统中设置,经过两三个步骤才能跳转到摄像头关闭;有的担心关闭了也会被远程入侵,于是就给摄像头加盖板,没盖板就塞团卫生纸遮上去——“丑是丑了点,你就说它有没有用吧”。
百花齐放的关闭方式折射出了无奈的现实:在当下,业内还尚未对如何关闭摄像头达成共识。
这种情况下,配备了摄像头盖板的车型就显得格外珍贵。它既无被黑客远程入侵之风险,又没影响汽车内饰的美观性,兼具了两种关闭方式的好处,“我全都要”也不过如此啊。
作为目前极少数使用车内摄像头盖板的车企,比亚迪为其国内配有车内摄像头的车型均配备了物理滑盖,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或关闭盖板,盖板一旦关闭,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隐私泄露的问题,打消用户对隐私泄露的忧虑,“软件+硬件”双重防护,将信息安全进一步提升,使得用户在车内安全感满满。
可知/可感/可控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车内摄像头隐私保护并没有多烧钱钱,制造商往往不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它并不一定是孤立存在的,完全可以被纳入制造商所打造的更大,更全面的安全体系中。
拿比亚迪来说,隐私保护只是它打造的纵深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中的一小部分。比亚迪这套信息包含了车端到云端的多个维度,不仅能全方面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及驾驶安全,还可以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做到可知、可感、可控。
首先,在产品设计和开发层面,比亚迪的手机APP和车机系统均向用户提供了隐私声明,以显著的方式告知用户个人数据的处理和权限访问举措,并且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权益查询的便捷渠道,使用户真正可知其享有的数据权益。
其次,比亚迪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为用户提供明确可感知的隐私安全防护,典型例子就是上文提到的车内摄像头盖板,用户可以凭此确保从根源上杜绝信息泄露。
最后,无论是手机APP还是车机系统,比亚迪均为用户提供了权限管理方案,用户可自主选择对应的权限管理策略。同时,比亚迪开发的应用和系统,均采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启动,为用户提供可自主控制的产品方案。
在产品攻防测试维度,比亚迪通过持续高强度安全攻防测试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及产品的安全防护,并曾多次获得国家比赛奖项,如在第二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挑战赛中,比亚迪就获得了金奖。
除此之外,比亚迪对监管机构监督向来持欢迎态度,也在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认证工作。目前,比亚迪已获得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等安全认证,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由此可见,不管在隐私政策还是在整车安全配置上,比亚迪都高度重视保护车主隐私,不断为信息安全防护墙添砖加瓦。可以说为了用户安心,从细节到整体,比亚迪都正在用行动将安全进行到底。
对当年拉尔夫•纳德所关注的技术安全,比亚迪也早已熟稔于心:从刀片电池到e四方,再到ctb,比亚迪一直扩充着技术鱼池,从未放慢过提升驾驶安全的脚步。
正如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所说的那样:“安全是一辆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豪华,让大家能闭着眼睛买,放心开的汽车,一定要有极致的安全保障”。
写在最后
今天,那位改变了汽车安全的拉尔夫·纳德仍然健在,正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观察着汽车产业的变迁。在成书的那一刻,他恐怕根本想不到,一堆没有生命和感情的钢铁,有朝一日竟能与人类产生智能互动,将驾驶者的状态记录并加以泄露。
从纳德所在的时代至今,人们对汽车的关注点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从未改变,那就是车辆的安全隐患所能带给人类的巨大伤害。人类虽然能发明汽车,但血肉之躯在钢铁机械面前终归是苦弱的,因此作为行业引领者的车企就肩负了改善行业标准,保障车主安全的重任。时间站在发展的一边,未来的驾驶者很可能对高度保护隐私的汽车司空见惯,一如今天的我们早已习惯了纳德时代还没有的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器,以及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