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版图上,有这么一片土地,虽然不如广东那般名扬天下,也不如浙江那般遍布商埠,但它却是中国最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就是山东,一个以农业为根基、工业为支撑、文化为灵魂的综合性大省。
从农田到工厂,从校园到军营,山东无处不在,成为了国家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山东的神秘面纱,领略这个"中国最不好惹的省份"无与伦比的内在力量。
农业大省,粮食保障的最坚实后盾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山东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1年,山东的粮食产量达到了5500万吨,自给率高达110%,位居全国前三,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山东人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结果。
山东的农业之所以发达,很大程程度上归功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里气候适宜、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孕育了肥沃的土地。
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土下,埋藏着2000多亿吨的煤炭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农业生产。
如今,寿光被誉为"中国大菜园",60万亩大棚遍布整个市境,年产量高达450万吨,一年四季为全国输送各种蔬菜佳肴。
莱阳、蓬莱、安丘等地更是享有"菜篮子"的美誉。
除了蔬菜,水果亦是山东的拿手好戏。
烟台的苹果、葡萄香甜可口,章丘的大葱素有"天下第一葱"的美誉,时令水果应有尽有。
山东不仅是"水果之乡",更是全国果品产量最高的省份,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渔业方面,依托着31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山东渔业产值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屡次雄居全国前列,成为了我国北方的渔业重镇。
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更是远近闻名的"海味之都"。
正是凭借着蔬菜、水果、谷物和海产品等农产品的大量供给,山东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国民大菜篮",几乎供养了半个中国。
与此同时,地地道道的鲁菜更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享誉中外。
一口鲁味,醇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工业雄厚,产业集群令人惊叹粮食是民族的命脉,而工业则是国家发展的支柱。
就连有着7000多年农业文明底蕴的山东,工业实力也是强大无比,被誉为"全球工业大省"。
这里曾有过"一穷二白"的耻辱,如今却集齐了全球41个大工业门类,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如此完备产业的省份,工业体系相比发达国家日本等地都更为全面。
据统计,山东工业产值占据全国的八分之一。
让我们从能源说起。
山东的煤炭储量高达2000多亿吨,石油也达数十亿吨,天然气储量更是惊人的几百亿立方米。
这雄厚的能源储备,成为了山东工业腾飞的重要助推器。
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装备制造业应运而生。
中国重汽在济南制造卡车,北船重工在青岛造船,从陆地到海洋,山东机械制造工业可谓是无所不能。
像齐鲁石化、万华化学等知名企业的化工产品更是畅销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民企,其实都隐藏着"黑科技"的身手。
2019年国家军工大摸底时,众多普通企业一查,竟然拥有可切换军用生产线的能力,如巨力索具公司就能生产航母拦阻索,某无人机公司则能将运输无人机改造为轰炸无人机。
这些"黑科技"民企,不仅为国家军工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后备力量,更让世人惊叹山东工业的创新实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除此之外,纺织、钢铁等传统行业依然是山东工业的主力军,像魏桥纺织、如意集团、山东钢铁等,这些山东品牌在国内外都是响当当的大企业。
山东强大的工业实力,除了得益于雄厚的资源储备,也离不开庞大的人口红利。
这个人口大省,为各行各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促进了山东经济的持续发展。
凭借着工农业的双驾马车,2020年山东经济总量高达73129亿元,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名列全国第三。
可以说,山东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农业大省,一步步走向了工业大省的行列,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高地,儒家文明的不朽传承一个地方的文化实力,往往体现了这个地方的内在修养。
从这个角度来看,山东绝对是文化大省中的佼佼者。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在这里渊源已久、源远流长。
曲阜、邹城等地,无不见证了儒家的兴衰更迭,也将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代代相传,与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行走在曲阜孔庙、孔府以及孔林中,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儒学发祥地。
邹城的孟庙和孟府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孔孟之合称"万世师表"的理念更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修养。
除儒家文化外,山东还是英雄辈出的热土。
自古以来,这里便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木匠祖师爷鲁班、军事家诸葛亮和孙膑、书法家王羲之、词人李清照等等。
他们的事迹和作品,为山东文化的发展又添了新的璀璨色彩。
名山大川的山东更是人文景观的集中地。
泰山的雄伟壮丽,被誉为"五岳独尊";趵突泉的空濛飘渺,曾获"天下第一名泉"的殊荣;青岛的海岸线绵延不绝,美不胜收;曲阜的"三孔"、邹城的"三孟"则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
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相辅相成,谱写了山东历史文化的绚丽篇章。
与此同时,山东近现代也是英雄辈出的舞台。
抗日战争时期,洪振海、刘泗田等人勇敢抗击侵略者,用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赵登禹大军打败了日军精锐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
不难看出,山东儿女热爱和平、勇于捍卫祖国,家国情怀历来就扎根于这座英雄的土地之上。
因此,山东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人文景观还是英雄情怀上,都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正地堪称中华文化的重镇。
除了精神文化外,实物文化遗产同样举足轻重。
全省拥有3.3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和558万余件可移动文物,这里曾孕育了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6000多年的史前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摇篮。
正是多年来山东人对文化的不懈传承与创新,才赋予了这块土地独一无二的魅力,支撑起国家文化发展的顽强脊梁。
社会责任,勇担家国重任除了在农业、工业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出色表现,山东人民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家国的深厚情怀。
每当国家遇到重大灾难时,山东人民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勇担家国重任。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山东儿女第一时间驰援灾区,不仅捐款捐物,更是积极参与灾后重建,承担了灾情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北川重建任务。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山东人民更是全力以赴,源源不断地向武汉等疫区输送物资。
以盛产蔬菜著称的寿光市,从1月28日开始,每天就为武汉提供约600吨蔬菜,尽管寿光并非一个富裕的城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山东捐赠物资的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可以说,山东人民展现出了家国情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除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山东还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无论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还是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山东都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凭借着这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山东才被誉为"中国最不好惹的省份"。
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山东不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后盾。
结语山东以其在农业、工业、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等多个领域的出色表现,展现出了自身的综合实力。
它不仅在经济上富裕,GDP常年位列全国前三,而且在精神上更为富有,是全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每一个省份,都像山东一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各具特色的省份和城市,我们的祖国才能如此多姿多彩、繁荣昌盛。
相信在新的时代,山东必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