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型非洲猪瘟病毒逐渐呈慢性感染,秋冬季流行风险增加,快关注

新农业兽牧 2024-10-24 10:36:49
毒力变化出现低毒力毒株且比例增加:非洲猪瘟变异毒株中低毒力毒株的占比有上升趋势。与早期传入我国的高致病性毒株相比,这些低毒力毒株感染猪只后,临床症状不再那么典型和严重。例如,高毒力毒株感染后猪只会迅速出现高热、皮肤广泛出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症状,死亡率很高;而低毒力毒株感染后,猪只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发热、间歇性厌食,部分猪只的皮肤出血症状不明显,甚至有的猪只感染后在较长时间内都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使得在养殖现场更难以及时发现疫情 。慢性感染增多:低毒力变异毒株导致猪只慢性感染的情况愈发常见。感染猪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育肥猪的出栏时间延长,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而且慢性感染的猪只还可能成为长期的病毒携带者和传播源,持续向外界排毒,不断威胁着周边健康猪群 。

传播特点水平传播能力强:变异毒株在猪群间的水平传播能力依然强劲。一方面,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健康猪只与感染猪只的近距离接触,包括口鼻接触、相互啃咬等行为,病毒可在猪只之间迅速传播。另一方面,间接接触传播的风险也很高,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养殖工具、运输车辆以及人员的衣物、鞋子等都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在一些养殖密度较大、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猪场,一旦有猪只感染变异毒株,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导致整个猪群发病 。隐蔽性增加:由于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较为轻微,且潜伏期可能变长,非洲猪瘟变异毒株在猪群中的隐蔽性大大增强。有的猪只感染后可能在数周甚至数月内都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但却能持续向外界排毒,这使得养殖户很难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疫情。例如,在一些猪场的日常巡检中,可能会忽略那些表现出轻微不适但未出现典型症状的猪只,从而错过最佳的防控时机,导致疫情在不知不觉中扩散 。

基因重组趋势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之间的重组:目前有研究表明非洲猪瘟 I 型和 II 型毒株之间以及不同血清型之间的重组毒株有增多的趋势。这些重组毒株的基因节段来源不同,其生物学特性和抗原性也更为复杂。比如,重组后的毒株可能在毒力、传播能力、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与亲本毒株不同的特点,使得临床症状和排毒模式更加多样化,增加了诊断和防控的难度 。新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随着病毒的不断传播和演化,新的变异毒株可能会不断涌现。这些新出现的变异毒株可能在某些地区或特定养殖环境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传播优势,从而导致新的疫情流行特点和防控挑战。

地区差异养殖密集地区流行风险高:在养殖密集的地区,由于猪只数量众多且养殖密度大,猪群之间的接触频繁,一旦有非洲猪瘟变异毒株传入,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引发大规模的疫情。例如,在我国的一些生猪养殖大省,如河南、山东、四川等地,其养殖规模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众多,人员、物资的流动频繁,这为变异毒株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这些地区面临着更高的流行风险。不同地区流行毒株可能存在差异:不同地理区域流行的非洲猪瘟变异毒株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当地的养殖环境、气候条件、猪只品种以及防控措施等因素有关。例如,在北方寒冷地区,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其传播和流行的季节性特点可能更为明显;而在南方温暖潮湿的地区,病毒的传播可能相对较为平稳,但在一些高温高湿的季节,也可能会出现疫情的小高峰。

季节性影响秋冬季节流行风险增加:非洲猪瘟病毒本身受季节因素影响,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病毒相对更活跃,其传播和流行可能会有所增加。一方面,低温环境有利于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如在猪场的粪便、污水、土壤等中,病毒的存活时间可能会延长,从而增加了猪只接触病毒的机会。另一方面,秋冬季节猪只的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而且在一些地区,秋冬季节是生猪调运和交易的高峰期,这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夏季高温地区传播受限:在夏季高温地区,较高的温度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病毒在高温环境下的存活时间会缩短,其传播能力也会下降。例如,在一些炎热的南方地区,夏季时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养殖场有良好的降温设施,如空调、水帘等,使得猪只生活的环境温度相对较低,那么病毒在这些环境中的传播风险可能依然存在,季节性差异可能会有所减弱 。
0 阅读:3

新农业兽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