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商业:数学培训市场的明争暗斗

高铜 2024-07-01 13:36:13

姜萍以其非凡的数学才华引起了广泛关注,她不仅打破了常规,也触动了数学培训行业敏感的神经。姜萍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产业化背后的复杂现实——从资源分配的不公,到培训市场的商业化倾向,再到社会对“小镇做题家”的偏见与反思。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它对教育公平与个人成长的影响。

01

姜萍遭质疑这个事也快水落石出了,再有一个多月,基本上都可以有准确的结论了。我连续写了阅好几篇文章放在了网上,阅读量还是蛮高的。也有网友评论区里边留言说我烦不烦,老是写她有什么用啊!其实我写姜萍的,主要是出于我内心对这个小女孩子的敬佩之情。

说句良心话,这些年互联网发达,自媒体发达,披露出来很多贫穷家庭的孩子是很争气的。

在2019年的时候,有一位叫林万东的高考生,在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还正在工地扛水泥,可能你不知道他考试考分达了713分哦。

林万东现在已经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回到了云南老家,在昆明东川区委政府工作。

小镇做题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姜萍,这一位贫寒之家的子弟,再一次用自己独门绝技的实力,震惊了全国,甚至海外也报道者众。

我相信她肯定会通过这个活动顺利踏上人生的正确道路,而绝不是将来到服装厂去做衣服  ,也不大可能将来成为服装公司的老板。

现在仍然很多人到处都在说卷,卷了这个卷那个。小学卷,中学卷,高中卷,大学研究生都卷,有什么卷的呢?

再卷也没有用,人生的幸福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改变命运还必须靠自己,勤奋虽然不能叫你拥有家财万贯,但是绝对可以改变命运。林万东和姜萍都是这样的“宠儿”

所以我连篇写姜萍,主要是联想到了我的过去。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录取率是很低的。一个班40多个学生能录取5个都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这5个不管你本科、大专还是中专,意思就是你只要能走,不重新复读,就等于命运从此可以改变了。

现在有很多人讽刺小镇做题家,这种认识有很大的偏颇。其父辈基本上能够功成名就的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包括现在很多在体制内走上领导岗位的,在他们学生时代,哪一个不是勤奋读书考学考出来的呢?

我在读初中高中的时候,那也是下了很多苦功夫的,书里边翻的滚瓜烂熟,哪一章、哪一节在哪一页,哪一页的上面、中部戓下面有一个黑体字,哪一页有一个什么样的插图,一闭眼睛都可以浮现出来,在脑海当中。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考上大学呢?

有的人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死读书、读死书。此话不假。

不过,不读书,不熟读书,你想可以考上分数线,甚至妄想考一个更好的学校,我完全可以说,你玩儿去吧。自从上世纪70年代高考恢复以来,到现在为止,所有高考的分数都来自于课堂、课桌和课本。图书馆里的书能让你考上大学吗?

02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真正想说的是,考大学,必须依赖于在学校的时间以及课本,当然在好的老师指导下,在自己勤奋努力,付出足够多的时间,才会有好的结果。

相反,你有谁见过在外面通过培训班考上大学,考上更好的大学?不得不承认,以前校外培训这一块,确实挖了正规学校的墙角。很多老师白天不努力教学生,晚上却积极的去开培训班,现在整顿以后,这一块利益取消了,家长也不用花那么多的冤枉钱了。

我真正想说的就是由姜萍引起的数学校外培训。

姜萍考了个12名,结果引起了一大帮人质疑,原来他们都是一伙的。从网上披露的信息来看,他们都是在数学圈混的。

而且他们通过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在社会上进行办班收费培训。

北大那个有名的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好像也发英文通知告诉他的系统内的学生不能去参加阿里巴巴的数学竞赛,难道这也要建立小院高墙吗?

如果我不太关注这方面信息的话,我还真不知道数学会在社会上创造这么多的效益。

我通过项立刚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在目前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数学的直接作用并不大。好像报纸上网上,电视上,自媒体上在吹嘘数学的基本上都是有备而来。也就是在他们这个数学圈里面,通过办培训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难怪他们矛头一直针对姜萍,姜萍没有上过一天培训班,也考出了好成绩。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了,以后他们招生可能招不到了呀!原来如此。

看起来真的是行行有门道,行行出状元呀,不入行真的是不知道。

做生意门挨着门,或者门对门,做相同的生意,那肯定搅得一锅粥,天天吵架骂街都有,直到某一天能够达成某种平衡,你才可以看到一条街原来都是干一种生意。

真没有想到这个数学培训也能搞成市场激烈到如此程度。我真的都搞不清楚,家长花这么多的钱去培训孩子的数学成绩,能提高高考分数吗?

不过数学确实能够拉后腿,尤其是对相当多的女孩子来讲,对,数学题目一看就头大头懵。城里的家庭一般也愿意多出一些钱来参加这些数学辅导班。

唉! 把教育当生意做,真的是无语呀。

难怪现在很多家庭负债,老人看病孩子上学,还有房贷,生活水平下降是自然而然的啦。

从这一次姜萍参加数学竞赛,一炮走红以后,有一个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有相当多的人不以她为榜样,不觉得她是一个人生励志的先锋模范,反而纷纷质疑她成绩造假。

而且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人揪着这个话题不放,有的写了公开信,有的甚至致信涟水县教育局,要求调查姜萍。

如果是一个人、两个人质疑她,或者是一部分人也无所谓,但目前显然不是少数。我从我得到的综合信息来看,我觉得是有幕后推手的,这件事看起来没有那么简单。

03

我们国人迷信权威的社会病态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好像强者恒强, 弱者慕强,从始到终一直都是这样。哪一天弱者突然变强了,结果周边的人都不适应了。

你凭什么那么强?我跟你比难道很差吗?是不是这种嫉妒心就油然而生了呢?

本来阿里巴巴的数学竞赛,除了有一些奖金以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商业利益,尤其是对参加的赛事来说。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姜萍横空出世的排名,竟然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北大那个数学系毕业的赵姓硕士生办培训班,可能下一次都招不到人了吧,经过他的质疑,现在全国人都知道了,他的水平也就是那个样,还没有姜萍的高,下一次谁还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那里去学习数学呢?

生活就是这么奇妙。总有一些事情的发生,或多或少莫名其妙的给我们的生活添加一些惊喜。在我看来,姜萍取得的优异成绩,就是一位学生勤奋好学的结果,并没有其他故事或者猫腻可讲。

她的那一个成绩,仅仅是为她人生中打开了一扇门,给了她人生前进的一个方向而已。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人生境遇,很多都是在无意之中发生的小事件中被改变的。

她的出名,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前进之路,也给莘莘学子带来了厚重的人生希望。当然,她也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更多人的魑魅魍魉。

人生几十年,我从来都没有想到,学数学、用数学可以发财,一部分在这个圈内混的人,自己拥有的知识、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用用尽计谋宣传的市场策略,把自己变成了富翁。

新时代、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强大的基础科学。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学习知识、利用知识造富自己的同时,能不能也点赞别人学习的热情?能不能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数学知识更加进一步的探求数学的奥秘,能不能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新行业做贡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自己已经学业有成的基础上倚老卖老,天天卖弄自己这点本钱。

更不需要诘问出身贫寒的数学成绩姣姣者。

04

这一次发起对姜萍质疑的人们,当你们一次一次的恶意罗列一些先决条件,来试图印证姜萍成绩造假的同时,你们有看过网上发出姜萍老家的视频吗?当你们看到他老家仍然住在土坯房的时候,你们这一帮质疑者,是否天天都在宾馆里面胡吃海喝?或者仍然对自己的质疑感到沾沾自喜?

人有不同,底线有加。

质疑姜萍成绩的来头不小。

目前来看,老师有一个圈圈或者叫做组织,表面上是质疑姜萍,实际上剑指阿里巴巴的数学竞赛。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鸡蛋里面找骨头,找出瑕疵再放大,把阿里巴巴的全球数学竞赛搞臭、搞烂一直搞到无声无息地消失,这样的话,他们的权威就会仍然存在,他们所处的这个行业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搞钱。

是不是有一点像现在的美国呀?眼看着霸权旁落,什么武德和规则都不讲了,这个战、那个战,一轮又一轮,就差动手了!

头顶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这边质疑声浪起伏不断,那边人家小姜同学稳坐钓鱼台而闲庭信步,人家考完以后去打工了。

你说奇怪不奇怪?人的自信心就是人生的定力。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的目标是超越自己,而不是超越别人,就像我们的专家告诉美国人一样,我们的发展目的是让我们过得更好,超越我们自己,我们的目标就是星辰大海,我们没想着要超过你们美国人!

让那些不思进取者感到心里无限失落,让那些同样出身寒门的人,让那些平时卷惯了的下层社会人士,也看到了人生中的一星点光芒。

原来我也可以的!

姜萍同学的故事,为我们揭开了教育产业化、贫富分化的社会现象的冰山一角。

如果没有这一次姜萍出名,估计我们全国99%的人都不会知道,在我们孩子学数学的背后,还有无限的商机。这一次姜萍同学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让我们看到了能够参加数学培训的家庭的财富实力,和广大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与数学培训的无缘,这才真正是要命的。

表面看是区域差别和财富不均的现象,而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产业化、教育政策造成的,也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

通俗的讲一点,数学的培训班不可能深入到农村去,他只能够在城里边才有市场,但是对于广大农村学习的孩子来讲,却永远失去了数学培训的机会。

数学培训市场的商业化倾向,这一次无意之间给暴露了!

05

在光鲜亮丽的市场表象之下,隐含着诸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采取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手段,误导家长和学生。另一方面,高昂的培训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剧了教育资源更加的不均衡分配。更有甚者,某些机构与学校老师相勾结,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形成“白天不教晚上补”的怪现象。

姜萍面对一众质疑者不发声,并不代表她是个弱者,也不代表阿里巴巴就无动于衷。最近,两个动作就表现了这一特征。阿里巴巴我愿的周刊封面刊用了姜萍的人像,这就是无声的支持,等于给了姜萍支持,同时也代表肯定了姜萍的成绩。凤凰网对姜萍家庭的采访纪录片,在片尾的两声狗叫,恰恰是给了质疑者的一记响亮耳光。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姜萍的优异成绩犹如一股清流,注入了这个充满铜臭味的热烈社会。引起了一部分人的翘首期盼,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骚动不安。这位来自贫寒家庭的女孩子,未经过任何专业数学的培训,却能够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她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个人努力与天赋的重要性,更对数学培训市场的过度商业化提出了挑战。姜萍现象引起人们开始反思,是否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昂贵的课外辅导?以及更重要的命题,是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以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在线数学培训平台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与商业交织的复杂性。这些平台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背后却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部分平台不惜采用激进的营销策略,如高额返现、明星代言等,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学生注册,但同时也导致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增加了运营成本,最终这部分成本往往转嫁给了消费者。

一些平台为了追求短期盈利,忽视了教学质量,聘请非专业教师授课,或使用低质量的教学材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情况在数学培训领域尤为明显,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逻辑思维的学科,不合格的教学可能会误导学生,甚至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面对这一现象,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应采取行动。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行业监管,打击不合规的教育机构;学校应强化自身教学质量,减少对外部培训的依赖;家长则需理性看待课外培训,选择信誉良好的机构;学生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注重自我探索和独立思考。

构建健康、公平的教育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探索,享受学习的乐趣,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通过综合施策,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良性发展的数学培训市场,以及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体系。

锅盖一旦揭开,满锅的沸水想再盖上盖子是不可能的了!看看这些所谓的培训还要长跑吗?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 2024-08-05 20:38

    别他妈的节外生枝,你如何证明姜萍没做假?一个中专数学月考都不及格的人咋就成了登峰造极的数学天才了。你不觉得恶心,谁信?而且阿里数字竞赛竟然开卷,还可以从网上找答案,还可以超别人答案,这样的比赛有价值吗?高分答案是谁的都不好说。马云长的恶心,做事就更臭。

高铜

简介:用数据说话,做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