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被软禁后,拥兵二十余万的东北军,为何一瞬间土崩瓦解?

文文研习历史 2024-03-18 18:27:19

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西安华清池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他们扣留了老蒋,逼迫老蒋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虽然过程有点曲折,可是迫于压力,老蒋最终还是停止了对红军的围剿决定将枪口一致对外。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考虑到自己贸然囚禁领袖对于领袖的“权威”是一种损害,因此决定亲自送蒋回南京,可张学良不知道的是,恰恰是他的这个决定导致了之后几十年的“牢狱生涯”,同时也导致强大的东北军一夕之间土崩瓦解。

要知道,巅峰时期的东北军拥有将近40万大军,更是有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打击力量,武器装备更是可以用“壕”来形容,虽然因为“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导致关内和关外的东北军分离让东北军的力量大打折扣,可是到西安事变前夕,东北军还是有20万大军的军事力量,武器装备更是比中央军还强大。

而且张学良在送蒋回南京之前,也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他甚至可能考虑到了之后会被“软禁”的种种可能,因此在临走之前将东北军的大权交到了心腹大将于学忠手上,当初张学良在长城抗战之后被迫下野时,也是有于学忠暂时统领东北军。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张学良到了南京之后立即被老蒋软禁,而于学忠也无法掌控东北军,最终导致“少壮派”和“元老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标志事件就是“二二事变”的爆发,东北军高层将领王以哲被“少壮派”孙铭九枪杀,这标志着东北军彻底分类,在这之后老蒋趁机拉拢剩余东北军高层,而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最终还是被老蒋掌握。

张家父子苦心经营东北军三十余年,最终却便宜了老蒋。

那么东北军究竟有多大矛盾,于学忠为何又无法掌控东北军最终导致东北军土崩瓦解呢?

东北军内部的封建性是东北军分类的内因

1928年,“皇姑屯事变之后”,奉系首脑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这之后张学良在“少壮派”以及张作霖的老兄弟张作相的支持下成功的掌握了奉系,在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奉军被改编为了东北军,中原事变之后,东北军支持老蒋更是让张学良一度成为国家的二号人物。

彼时的东北军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当时东北军的兵力达到了40万人左右,装备有步枪、机枪、迫击炮、大炮、坦克,而更难得的是,东北军在当时还拥有其他军阀罕见的空军,当时东北空军有飞机200多架,海军拥有大小战舰21艘,排水量3.22万吨,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海陆空三位一体打击能力的军队。

然而,东北军表面上看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可是他的战斗理念和战术还是封建思想那一套,他骨子里还是以还是以封建宗法维持着东北军,而当年的张作霖也是靠着这一套起家最终能够入主北京:

当年张作霖还是清朝一个小管代的时候,就和张作相、吴俊生、汤玉麟等人结为了异姓兄弟,最终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张作霖最终得以成功掌管奉天。

主政奉天之后,张作霖又靠着联姻那一套和当时的吉林督军鲍贵卿结为了儿女亲家,最终奉系的势力扩张到了吉林。

通过这种联姻和结拜方式,张作霖得以将快速掌控了东三省,之后张作霖大力提拔姜登选、杨宇霆、郭松龄、王永江等一干人主政东北的大小事务,可是在东北核心管理层始终是张作霖的把兄弟们和他建立的宗法集团,外人始终是无法染指的。

张作霖被炸死后,当时东北最高权力统治者实际上是杨宇霆,可是杨宇霆为什么没能成功上位呢?因为张作霖背后的把兄弟们不同意,当时汤玉麟、张景恵等“东北元老”想让张作相主持东北,可是关键时刻是张作相挺了张学良,于是张学良得以成功接手了张作霖的势力。

“东北易帜”之后,东北军虽然名义上归国民政府管辖,可是国民政府的手根本伸不进东北,全军上下仍只听命于张学良一人。

张学良被软禁之后,虽然少帅指定由于学忠掌管东北军,可是于学忠本身并非奉系出身,他一开始是吴佩孚的手下,在东北军之中没有根基,所以得不到东北军的支持。

而无论是以王以哲、何柱国为首的“新元老派”以及孙铭九为首的“少壮派”,他们大部分都是张学良提拔起来的,只忠诚于张学良,在张学良被软禁之后,两派之间的矛盾最终激化,以孙铭九枪杀王以哲为导火索,最终导致东北军内部火并,而指定负责人的于学忠无法控制这混乱的局势,只能唉声叹气。

失去了东北也是失去了根基

其次,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北军的瓦解其实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坦率来说,当年奉军的强大和东北这块土地是分不开的。

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东北发展迅速,这里有广袤的黑土地以及丰富的战略资源,而东北的重工业更是居全国之首,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当时全中国最多的铁路,苏联的中东铁路以及日本的南满铁路,东北地方当局又修建了大量的铁路。

有了强有力的经济,东北军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然而“九一八事变”直接导致了东北军的分化瓦解,“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其实早在九一八事变时期就注定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采取了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的策略,东北军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当时的东北军关外部队有将近19万人,其中辽宁驻军7.5万人,黑龙江驻军2万人,吉林驻军8万人,外加上还有7万多人的非正规部队(警察和公安队)。

这其中以马占山、黄显声为代表的将领在这之后不甘心成为亡国奴,打响了东北抗战的第一枪,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因为“不抵抗命令”导致北大营被一万多关东军攻陷,可是黄显声将军率领的警察部队却不甘心沦为亡国奴,在这之后他组织起了全省的58个警察局的警察组织反击,可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被迫撤退,而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也发动了江桥抗战,也因为人数上的差距而导致黑龙江失守,而这些部队在这之后组成了东北义勇军在东北地区持续了进行长达十四年的抵抗。

而也有少数将领在这之后沦为了日军的汉奸走狗,在之后日本侵华战争之中甘当日军的马前卒,诸如臧式毅、张景恵、荣臻等人,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军实力大打折扣,原本兵强马壮的东北军直接损失了一半人马。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彻底也让关内的东北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因为对于地方武装来说,地盘就是他们的命根,一旦失去了地盘那么就等于失去了后勤、兵源,日本侵略东三省,使东北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原本东北军还有200多架的飞机,最终都给日本鬼子做了嫁衣。

失去东北后,东北军只能暂时以热河、河北等地为根基,可是汤玉麟的不战而逃导致热河失守,长城抗战的失败更是再一次将东北军推向了风口浪尖,张学良不得不被迫下野,让于学忠暂时领导东北军。

在失去了东北之后,东北军在这之后就开始了寄人篱下、流落异乡的流亡生涯,成为了一支既不属于中央军又不属于地方军阀的特殊武装。

而老蒋则趁机利用这个机会瓦解分裂东北军,在这之后他将东北军调到了西北前线,在西北战场,东北军被红军几乎揍得是满地找牙,直罗镇之战,东北军两位师长战死,张学良向南京讨要两位师长的抚恤金,并希望恢复在直罗镇之战中被打残的东北军三个师的编制,可是南京方面不但拒绝了张学良的要求,甚至反被告知要削减建制裁撤经费,气得张学良大骂:“自己连二十万都不值了。”

这就是东北军失去地盘之后的真实处境,失去东北之后,因为装备物资无法自给自足,东北军只能靠着南京政府的财政补贴度日,可是相比起中央军来说,东北军的薪水少的可怜。

“二二事变”之后,老蒋利用东北军矛盾分化瓦解东北军的目的也达到了,之后老蒋利用换防和整编等策略将十几万的东北军分化在了中原华东地区,十几万的东北军最终分崩离析。

结语

在当时,东北军少壮派和元老派之间的“调和剂”就是张学良,张学良在那么两派之间在张学良的领导下还能维持“三位一体”,可是张学良一旦不在了,那么“领导东北军打回东北”一下子没了主心骨,最终瓦解也是必然的了,失去了东北军之后,张学良也失去了他的政治资本,在这之后被老蒋软禁长达几十年。

0 阅读:1

文文研习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