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46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从朱元璋时期起,明廷就对太监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凡是太监胆敢干涉朝事,一律逐出皇宫,永远不得再踏足皇宫一步。
但这种专制在成祖年间被打破,成祖即位时,也有宦官参与其中。
明宣宗时期,宫廷特设“内书堂”,选拔青年宦官入“内院”学习,为后世朝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英宗时期,一位著名的太监王振成为朝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英宗最终被瓦剌人所擒。然而,这还不是结束,南宫复辟、二帝并存,为明代中晚期的“乱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宦官专权奠定了基础。
明军与瓦剌之间的战事,无疑是王振先动的手,而明朝对此却是措手不及,最终导致了结果的逆转。
而南宫中兴,更是有宦官参与其中,足见宦官的介入,对明廷的决策,有着极大的影响。那么,明朝宦官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权利中心,成为自己手中的大权呢?
1、利己主义
其实,自成祖之后,明朝的对外政策就是以和为贵,以和为贵,但是到了英宗时期,太监王振却利用皇帝的宠信,大肆清洗,横行霸道,怂恿英宗出兵,讨伐瓦剌。
而且,明军也没有好好看过这场战斗,所以,这场战斗,他们输定了。这场战争更多的是展示武力而非军事需要。
2、北京一战
瓦剌取得胜利,并生擒英宗,遂向明都北京发起进攻,并率军围困明朝。
这时,明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幸亏于谦和其他朝臣及时出手,才稳住了局势,并且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景泰大帝。
于谦积极准备,调动军机大营,对瓦剌大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将其击溃,内部矛盾不断激化,最后不得不退兵。北京之役保住了中原朝廷,保住了大明的首都,保住了明朝的延续。
3、黑暗之战
瓦刺抓住了明英宗朱祁镇,利用他的权力,得到了大量的好处,他不忘用这些"战利品"来换取大明的钱财,可是却被大明拒绝了。
英宗中兴,于谦被杀,但大明根本不理会,瓦剌不得已将英宗放走,并试图在大明国内引起内乱,但最后还是让大明得逞。
1、避世
英宗朱祁镇出狱后,便被其兄长朱祁钰软禁于南宫,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后来景泰帝病危,石亨便将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拉拢到自己这边,以谋私利。
于谦和王直他们在十六日早上还在商议立沂王为储君,黄昏时分,南宫之乱便爆发了。
2、南宫叛乱
一四五七年一月十六日,石亨率兵围困紫禁城,势如破竹,直抵南宫,当朱祁镇还在熟睡时,他用攻城锤把南宫的大门撞得粉碎。
石亨率兵杀入宫中,自然明白他们的意图,朱祁镇等一众大臣纷纷拥护,重登皇位,景泰帝得知弟弟重登皇位,只是轻轻说了一声"好,好",然后南宫复辟,大明王朝就此易主,这才有了后来的局面。
大明王朝非常注重权利的稳固,从成祖朝开始,到后期的东、西两大厂,都是以稳固皇权为目标,大明王朝先后诞生了刘瑾、王振、冯保、魏忠贤等人,而大明王朝最终走向灭亡。
他们打着扞卫皇室权威的旗号,大肆扩充势力,排挤异己,搅乱朝政,导致明廷内部风雨飘摇,人心浮动,甚至连皇室都受到波及。
大明王朝从鼎盛走向衰落,就是因为太监王震,他因为一己之私,无视朝廷,发动战争,结果一败涂地,全靠于谦等人的努力,才得以保全江山。
但瓦剌不甘心,打着英宗的旗号四处行骗,想要谋取更大的利益,最后逼得英宗投靠了大明,引起了大明王朝的内乱。
朱祁镇一回家就被下了大狱,本来他也算是退休了,可后来接班的朱祁钰重病在身,朝野上下都对此议论纷纷。
就在于谦等人商议,准备上奏明英宗之时,石亨、徐有贞等人,早已率军杀到南宫迎接,弄得景泰朱祁钰无可奈何。
南宫之变,朱祁镇再次登基为帝,不过,这并不能扭转大明衰败的颓势,虽然他上台后,也曾颁布过几条具体的法令,但总体而言,都是比较温和的法令,最终导致了大明的衰败。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