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居系列之——董必武故居

红船编写 2024-10-02 19:20:41

202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了纪念伟大的祖国75岁的生日,红船融媒编辑部在“十一国庆节”期间,推出“打卡红色景点·红色故居”系列报道,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元勋们的故居,以及他们感人的革命经历。

以下为“红色故居”系列报道之——董必武故居。

01

董必武(1886.3.5-1975.4.2),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夏秋,他与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8月间,董必武出席了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董必武故居位于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24号。董必武故居是董必武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成长求学的地方,朴诚家风的熏陶、故土文化的浸润,使董必武从小就有立志为民的思想。董必武故居也是其早年人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董必武之孙董绍新介绍,其祖籍是湖北省红安县,以前也叫黄安县。

▲董绍新

董绍新说,“1886年,我的爷爷董必武诞生在这里老街的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他17岁时考中了秀才,但是出于对黑暗腐朽的满清政府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的严重愤恨,毅然投身参加革命。”

董绍新介绍,“1927年,在这里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为鄂豫皖苏区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董绍新表示,“从这里走出来了两百多名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这里被誉为中国将军第一县。”“欢迎大家到红安来,参观董必武故居,参观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缅怀革命先辈的风采。”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努力。”

02

董必武故居位于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24号,始建于清代,董必武六世祖董之模迁居黄安县城后兴建,后经历代增修,至董必武父辈时始成3进2院格局。1886年3月5日,董必武就在这里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青少年时光,直至走上革命征程。

1928年6月,国民党悬赏通缉董必武未果,恼羞成怒,犁庭扫穴,烧毁了董必武故居,前两幢房屋损毁殆尽,唯有第三幢还残留少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安县政府对故居的后幢进行了维修,在故居前两幢的基址上修建了县文化馆。

1977年,县革命博物馆依据历史记载和调查走访,按原貌修复了第三幢建筑,修复后的故居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面阔6间,建筑面积203平方米。室内有反映董必武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成长历程的展览和复原陈列。

1981年,该故居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董必武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黄冈市委宣传部公布为黄冈市爱国教育基地。2022年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北省爱国教育基地。

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复同意“董必武故居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

2013年6月,工程启动,拆除了故居周边的现代建筑,围绕故居文物本体,复原了前幢店铺,新建了陈列室、董必武诗碑墙、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形成占地面积48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6平方米的纪念园区。

2016年3月,董必武故居纪念园全面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自景区开放以来,参观游客逐年增长,观众反响良好,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03

董必武故居纪念园临街第一幢为按历史原貌修复的“董恒豫”酱菜店和粜米店6间门头房,其内复原了董必武大伯父董基浚、二伯父董基哲经营酱菜店和粜米店的场景。

门头房北侧院墙开有一圆门,上方嵌有镌刻着中共中央书记处原书记、全国政法委原书记任建新题写的“董必武故居”5个金色大字的汉白玉匾额。

第一幢与二幢之间院落内,有一棵有年头的石榴树,1928年,国民党反动派在捉拿董必武不成的时候,迁怒于这颗石榴树,将其摧毁。然而,第二年春天树蔸处竟发出新芽,最终长成现在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正如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

石榴树下,是一组展现少年董必武聆听母亲教诲的铜雕场景,据董老回忆,母亲蔡氏,勤劳贤良,操持家务。

为了节约灯油,母亲经常在月夜下靠纺“露水棉纱”赚钱。每每纺棉纱至深夜,早上将棉纱拿到集市去卖时,棉纱上沾满了露水,所以叫“露水棉纱”。母亲边纺线边给少年董必武讲故事,让他从故事中明白人生的道理。

第二幢是董必武故居文物本体,正房面阔6间,两侧有耳房,正房分别为堂屋、董必武大伯夫妇居室、二伯夫妇居室、四叔夫妇居室和董必武父母居室(董必武诞生地及1910年董必武与黄俊贞结婚的房间)以及董必武青年时期的住室,耳房分别为厨房和杂物间。

其内复原当年董家居室的陈设原貌,通过家具、物品摆设,展现各个房间的功用,再现董必武一家当年的生活场景。

第三幢是新建的董必武故居陈列室,面阔6间。

陈列内容分“家世·家风”“成长·成才”‘“亲情·乡情”三个单元,通过文字、雕塑绘画、场景复原、图片、视频、文物展示等方式,介绍董氏家族主要成员基本情况,董必武少年、青年时期成长经历和董必武的亲情、乡情等内容。

故居北部院墙的内、外侧,镶嵌着60多块石碑,精刻董必武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书法手迹,作为故居展览的延伸。内侧诗碑墙选材,紧扣故居主题,反映其革命历程,凸显其主要功绩,及其亲情、乡情,最后以《九十初度》结尾。

外侧诗碑墙选择董老手迹中字少、字大、可远观,以警句、对联、诗作等形式,反映董老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期望,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及其伟大的人格力量。

04

在红安,民主街、勇毅路、朴诚路……这些路名,都与董老息息相关。这些街道承载着红安的日常烟火,更镌刻着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与胜利街相交的民主街,是红安的繁华商业街区。董必武故居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民主街中段,始建于清代,后经历代增修而成。这里是董老的诞生地和青少年生活求学的地方,也是其早年人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920年3月,董必武创办武汉中学,提出“朴诚勇毅”四个字作为校训。武汉中学是为革命而办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品学兼优,思想进步,赢得社会上的一致赞誉。

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成为培养大别山革命人才的摇篮。“朴诚勇毅”这一精神内涵由此产生,朴就是艰苦朴素;诚就是忠诚,诚实;勇就是勇敢;毅就是要有恒心、毅力,能够坚持。

“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激励着红安人一直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朴诚路、勇毅路的交汇处,是红安一中和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一边是培养未来栋梁之材,一边是铭记历史。

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孕育了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位共和国高级将领,以“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响誉神州。

将军大道,是红安县主干道之一。将军大道,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力量与荣耀。它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红安县革命精神的象征。每一次行走,都能感受到先烈们的那份坚定与执着。

红安这些街道不止是一条条路,更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让我们在感受城市变迁同时,也能时刻铭记那段光辉的历史与那些英勇的先辈们。

05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麻城、黄冈、黄陂三县析置黄安县。以“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得名。1927年爆发了黄麻起义,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夺取县城后,改为红安。1947年复置黄安县。

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因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此创建(红安是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又改为红安县,素有“将军县”之称,属黄冈管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至今。

红安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东北部,版图面积1796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

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

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

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文物胜迹多,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6处,其中属国家级的有七里坪革命遗址群(重点保护单位20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省级重点保护单位3处:董必武同志旧居、黄安县苏维埃政府、双城塔;县级重点保护单位72处。

官方资料显示,红安红色文化资源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

一是革命文物遗址遗迹资源。红安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该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41个点,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23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伟人、将军故居64处,在全国实属罕见。

二是革命文化资源。主要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民歌、民舞、民间曲艺、民间艺术、民间戏剧、民间文学等,如民歌有《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董必武回故乡》等200多首。

正是有了这座红色文化资源宝库,才得以让世界认识红安,让人们了解红安。

06

董必武(1886.3.5-1975.4.2),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1920年夏秋,他与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8月间,董必武出席了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从创党开始,以武汉中学为基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组织工作,并将中共组织发展至广大城乡。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北省执委会常委和湖北省国民革命政府常委兼农工厅厅长。同时任中共汉口地委书记、中共湖北地委委员兼军委书记、中共湖北区委委员兼国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指导黄麻起义等多地工农武装起义,还转移一批干部参加南昌起义,遂后根据组织决定,于1928年赴苏联学习,1932年回国后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工农红色政权最高法院院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作为中共中央代表,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心城市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45年,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参加了联合国国家国际组织会议,是“联合国的奠基者之一”。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董必武继续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建立和扩大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第二条战线,接着返回延安,东进华北,领导组建华北人民政府,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为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准备。

建国后,董必武一直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法体制建设的主要奠基人。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代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资料来源:红安干部学院官网、红安县政府官网、红安网、董必武故居纪念园官方微信、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官方微信等】

撰文:张喜斌

视觉:李辰昊

统筹:李秀平

0 阅读:9

红船编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