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陈赓和廖承志被捕,未审廖就主动招供,结果敌人很快就后悔

茅舍品史 2023-08-02 11:35:52

1933年,陈赓和廖承志在上海法租界先后被捕,廖承志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要主动交代我党人士藏在哪里,这让法国巡捕很意外,可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

在法国人关押他的地方,廖承志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尽管很多他叫不上名字,但确定我党很多人已经被捕。

廖承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本来就弄不清自己为何会被捕,整天思考着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这下他确定无比了,肯定是内部出现了内奸。

在等待审讯的房间里,廖承志竟然看到了陈赓。趁着看守不注意,廖承志与陈赓聊了几句,陈赓在他之前被逮捕,也是很蹊跷,在做好周密防范的情况下,敌人竟然来了个精准打击。

廖承志脑袋像过电影一样想着最近的人和事,同时他细心地观察着巡捕房里的一切,看所有进进出出的中国人。他头脑中已经锁定了一些有很大嫌疑的人,这些人大概率就是内奸。

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廖承志并不是贪生怕死的人,他对于被砍头并不是很害怕,但他害怕的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锁定了这些重要嫌疑人,却没有办法及时将情报传送出去。

更何况,还有更多的党内同志处于危险中,必须想办法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廖承志下定了决心,必须想办法出去,将自己与陈赓的情况传递出去。

“我知道共产党在哪里,不用再审讯了,我直接带你们去!”巡捕房的警察带着廖承志去审讯房的路上,廖承志高声喊道。

“什么?你再说一遍。”警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被逮捕进来的共产党,一个个铁骨铮铮,都是宁肯皮开肉绽也绝对不泄漏秘密的硬汉,怎么会有今天这种“软骨头”呢?

廖承志再次重复了一遍。警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迅速将此事进行了上报。最后,在五名巡捕的一路监视下,由廖承志带他们去找共产党藏身的地方。

廖承志七拐八拐,到了一处僻静的街巷,驻足在一个二层小楼所在的院落前。他说要进去查看下共产党是否在里面,巡捕们便敲门。

一个50多岁、气质优雅、神色泰然的妇人开了门。四目相对的一刹那,妇人吃惊的捂上了嘴巴。

原来,这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廖承志的母亲,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遗孀何香凝。

廖承志用浓重的方言给母亲说了自己被法国巡捕逮捕了,被逮捕的还有陈赓等人,肯定有叛徒出卖了自己的同志。

只说了短短几句话,廖承志就被法国巡捕打断了,他们强行将他带走了。

何香凝回屋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一方面担忧儿子的安危,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么多同志们的生命,国家和自家的利益交织在一起,激发出她无限的能量。

何香凝联系了宋庆龄,请她帮忙周旋,并通知共产党其他居住和工作在附近的同志,让他们该转移的转移,该加强防护的加强防护,并且时刻注意身边的内奸。

何香凝和宋庆龄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请许多报刊主编广泛报道这个事情,在民众中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高潮。

国民党当局看到民愤极大,加快了向法国租借申请转交被捕的共产党给他们的进程。宋庆龄在得知此事后,在报刊上进行了公开和痛斥。

一时间,群众纷纷进行游行示威,怒斥国民党当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迫害自己国家的同志。

当人们得知法国巡捕逮捕的人中有廖承志,更是愤怒异常。廖仲恺作为国民党元老,仅仅因为政见不合就被暗杀,这下当局更是和外国人勾结在一起,要对其儿子动手。

在批评声满地的情况下,国民党当局只好先行放出了廖承志。廖承志回到了母亲家中。

看着儿子瘦下去的脸庞,何香凝无比心疼,但她顾不上好好照顾儿子,便又投入到营救其他人的辛苦工作中。

在宋庆龄、何香凝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许多被逮捕的党内人士被相继放出,为我党挽回了巨大损失。

一天晚上,正要休息的廖承志突然听到了敲门声。他虽然满心狐疑,但听敲门声又不像敌人,便小心翼翼打开房门,发现是宋庆龄,为了不被特务们发现,她专门化装成了收泔水的村妇。

“用最快的时间,写下哪些人是叛徒。”宋庆龄递给廖承志纸和笔。

“五分钟就够了。”廖承志答道,便迅速铺好纸,写了起来。

宋庆龄走到厨房,装作跟何香凝家里的佣人们收泔水去了。五分钟后,她过来找廖承志,廖承志已经写完了将纸交给她,她从口袋里抽出一包烟,将里面的烟丝抽出来,用这个纸包上后放入烟盒。

宋庆龄回去之后,迅速将记录叛徒名单的纸交给了我党有关同志。在经过进一步甄别之后,其中大部分证据确凿的叛徒们被锄奸队除掉,避免了给我党造成进一步损失。

8 阅读:2565
评论列表

茅舍品史

简介:解读古今故事,品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