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数据造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决策失误:统计数据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如果数据造假,会导致政策方向的偏离,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 信用崩塌:统计数据造假会导致数据失真,公众对政府及统计机构的信任度降低,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3. 资源配置不当:统计数据造假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某些领域或地区可能会因错误的统计数据而获得过多资源,而其他领域或地区则可能得不到必要的资源。
4. 损害公共利益:统计数据造假可能导致政府在资源配置、项目实施等方面出现失误,从而损害公共利益。
5. 阻碍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造假可能导致政府对经济形势的误判,从而制定出错误的经济发展战略,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6. 破坏法治精神:统计数据造假违背了法治精神,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给社会发展带来长远的危害。
7. 影响国际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统计数据造假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对国际交流与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二、统计数据造假的根源涉及到多个方面,以下是主要原因:
1. 社会道德失衡、诚信严重失范,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社会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社会诚信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这种道德失衡、诚信失范的现象不仅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成为统计数据造假的一大社会根源。
2. 干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和助长统计数字造假的一个重要源头和关键所在。这主要表现在片面追求政绩,对“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扭曲政绩观的默认和纵容。
3. 监督不力,统计法律法规执行不严,使得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统计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揭露和制止。
综上所述,统计数据造假的根源包括社会道德失衡、诚信严重失范、干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督不力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诚信教育、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