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清明时节,烟雨蒙蒙,南粤大地弥漫着敬意。我们推出“清明的缅怀”系列报道,深情追忆与广东南粤大地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他们或致力于科学研究,或深耕文化艺术,或英勇奋斗在革命前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个特殊时刻,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些南粤大地的璀璨星辰,重温他们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他们的事迹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清明的缅怀”系列报道,将带您穿越历史长河,探寻名人足迹,共筑新时代辉煌。——何媒矩阵、庐江书院
清明时节,当我们缅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时,伦文叙这位明代的才子必然在列。他不仅以状元之名传世,更以他的诗词才华留名青史。
伦文叙,字伯畴,号迂冈,明代南海黎涌人。他自幼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两三岁时便开始学习写字、读书,流利背诵诗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这种早年的熏陶和培养,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例如他的《口占柬友》一诗:“万里长风扫碧苔,一时残雾日边开。青山历历当轩接,绿树森森入户来。”诗中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另一首《吊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万事悠悠总逝波,人非物是旧山河。凤楼寥寂金莲步,燕馆荒凉玉树歌。”
除了诗词创作,伦文叙的才情还体现在他的对联和题词上。据说,他曾为一幅苏东坡的《百鸟归巢图》巧妙题词,展现了其敏捷的才思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当然,伦文叙的才华并不仅限于文学领域。他勤奋好学,明孝宗弘治十二年,他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这是对他学识的肯定。而且他的家族也涌现出多位进士,这充分展现了他们家族在学术和教育方面的深厚底蕴。
更为人所传颂的,还有与伦文叙紧密相关的一道传统美食——“状元及第粥”。这道粥的由来,与伦文叙的感恩之心紧密相连。相传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常受邻居粥店老板的照顾。成为状元后,他没有忘记这份恩情,特地为这道粥命名,以此表达对老板的感激之情。
在清明节这个缅怀先人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伦文叙的才华与品格。他的诗词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他的感恩之心和勤奋精神,也是我们后人应当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让我们铭记这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缅怀他的贡献和精神。
【百科】
伦文叙(1466—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代广州府南海县黎涌(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黎涌村)人。
伦文叙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被誉为神童。后因家贫无钱上学。七岁时,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文叙刻苦用功,八九岁已能诗会文。明弘治二年(1489年),伦文叙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年),在京参加考试,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任翰林院修撰。正德元年(1506年),被任命为安南正使,因父丧而未成行。正德五年(1510年)返京,起复翰林院任职,主管朝廷文书、奏章、诏谕、制诰等职事,并担任经筵讲学官。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给皇帝讲学。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 伦文叙去世,享年47岁。后葬于罗村芦塘麒子岭长安园。
伦文叙为人厚道,礼义周到。平日手不释卷,以书史自娱。写文章作诗词,明白流畅,文采斐然,深受世人敬重,人称“鬼才”。著有《迂冈集》十卷。
(概述图伦文叙参考资料来源:广东伦氏祠堂伦文叙像)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人文南海 > 南海方志 > 古今南海
《南海名人》系列:伦文叙——一门才俊四进士伦文叙(1466—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代南海黎涌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去世,享年47岁。著有《迂冈集》《白沙集》。
伦文叙的祖父是一个落第秀才,生有一子名显之,即伦文叙父亲。伦文叙的父亲长大后,靠种菜、卖菜为生。他小时候也读过书,只因生活贫困,未能走科举之路,于是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伦文叙身上。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一年多时间,伦文叙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诗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伦文叙8岁时,因家中收入不济,无力送他入私塾读书。而伦文叙天性好学,常到村内的一间私塾门外偷 听,被何塾师发现责问,伦文叙实情相告。何塾师被他的专心求学精神所感动,于是免费收他为学生。伦文叙专心苦学,文思上进,每试都名列前茅,被村人称为“神童”。
伦文叙苦学之余,每日也去帮父母亲卖菜,因而常常顾不上吃午饭。一家粥店的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于是天天都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送菜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权作午餐。几年过去了,伦文叙天天在粥铺吃粥,因此对老板十分感激。后来,伦文叙的才气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惊动了当时的广东巡抚,并得到了巡抚的资助,得以安心读书。十年寒窗苦读,伦文伦终于不负众望,得中状元。在衣锦还乡之时,伦文叙特地到了粥铺,感谢老板对自己幼时的帮助,并请老板再煮一碗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故老板请伦文叙命名。伦文叙略加思索后,认为自己能高中状元都是由于这种粥的帮助,于是就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顾客盈门,而“状元及第粥”也很快在珠三角地区流传开了。
当然,上面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事实上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鬼才伦文叙”的故事,生动有趣,真假难分,伦文叙因此成为广东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
明弘治二年(1489年),23岁的伦文叙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年),33岁的伦文叙在京参加考试,名列第一(会元),跟湖北才子柳先开一起参加殿试。据说殿试在御花园由皇帝亲自主持,皇帝亲以“咏月”出题,让他们作咏月诗。
柳先开先吟出一首诗:
读尽九州十国岭,
吟成四海五湖诗。
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
谁知伦文叙才气更大、志气更高,咏出:
潜心奋志上天台,
瞥见嫦娥把桂栽。
偶遇广寒宫未闭,
故将明月抱回来。
弘治帝最后钦定:“伦卿家貌不惊人文才惊人,国之福矣!”伦文叙于是优于柳先开而高中状元。
后伦文叙衣锦还乡祭祖,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诬告造反,被禁于天牢,后得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修撰之职。至明正德元年(1506年)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艰没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充经筵讲学官,还有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伦文叙写的文章极有条理,文采斐然。他在朝廷讲解经书时,仪态轩昂,音吐洪亮。皇帝为之“注目”。有一次,他作题为《舜有臣而天下治》,多以史事比喻为君之道,皇帝听罢,十分称是。后来他还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顺天府主考,“所得多名士”,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据清《广东通志》介绍,伦文叙“天性纯厚,德器粹然,望之皆知其为君子,笃于孝友,室无私财,雅有弘量,尤能仗义”。平时以书史自娱,手不释卷。悠长宛转,蔚有真趣,不计较物质享受。为文崇尚韩愈和杨雄,有理致,辞藻溢发,学行才器,为世所重。著有《迂冈集》10卷。
在伦文叙的家乡黎涌村,至今还流传着“一家登三元”、“一门四进士”的佳话和美谈。伦文叙共有三子。长子以谅,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举乡试第一名(解元),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明嘉靖二年(1523年)告老归养,终年56岁。次子以训,号白山,明正德八年(1513年)15岁时乡试中举(第六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参加会试举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二名(榜眼),官授翰林院编修。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卒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终年48岁。三子以诜,号穗石,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举,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授礼部仪制司主事,再转南京兵部武选司郎中,后请归养母,不复出,在西樵山从湛甘泉等交游。卒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终年80岁。
伦文叙在京病逝后,遗体运回南海安葬,下葬于南海罗村状元岗。1992年,因建南海东西大道,伦文叙墓由伦氏后人迁至罗村义地岗,当时出土有墓志铭。据墓志铭记载,伦文叙“头颅围可二尺”,年幼时一算命先生见之称奇,说“此子他日魁天下”,后果然“会试廷试皆中第一”,被点状元。2002年,伦文叙墓又迁至罗村芦塘麒子岭长安园。
联合出品:何媒矩阵、庐江书院
联合发布: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时代中国》杂志
策划记者:何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