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吉利和沃尔沃,极星算是一个起点比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造车实力并不弱。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极星不仅没有大作为,存在感反而越来越弱。很多比它成立时间晚的车企都有了一番作为,极星却迟迟没有大动作。毫无疑问,极星“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可以说当前极星处于一个非常严峻的生存困境,2月初,沃尔沃宣布将极星子公司的“全面运营和财务支持”转移给吉利,今后沃尔沃将不对极星提供资金支持。当然,沃尔沃也不算是完全退出极星,因为官方表示未来沃尔沃将继续参与极星的研发、制造、售后支持等。简单来说就是沃尔沃只参与技术层面,至于发展和运营就都是吉利的事情了。
失去了沃尔沃的资金支持,未来极星只能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近日,极星官方就宣布自身获得了9.5亿美元的外部融资,将继续支持未来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极星规划将于明年实现盈亏平衡,年产量达到15.5万辆,有目标是好的,至于明年能否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就目前来看似乎有些困难。
自诞生以来,极星的目标就很远大,率先将发展目标瞄准了高端市场。极星1作为品牌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售价高达145万。先不说自身产品力能否对得起这一高昂售价,任谁看到如此昂贵的定价都忍不住内心一惊。作为一家没什么知名度的车企,极星一开始就敢上市一款定位如此昂贵的车型,不得不说该行为确实是很有勇气。毫无疑问,极星1失败了,上市后无人问津,如今只能成为彰显品牌造车实力的存在,至于其他就没什么了。
可能自身也意识到了这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极星逐渐开始尝试其他领域,车型种类也愈加丰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旗下只有三款车型处于在售状态,消费者的入手门槛也降低至30万左右。与极星1相比确实亲民不少,但是放在当前整个汽车市场中,定价依旧不便宜。就这样,这些车型上市后的存在感依旧很弱,销量成绩自然不理想。
作为一家全球车企,极星在造车时并不会一味只考虑国人审美,而更多考虑到的是全球用户的喜好。所以极星车型首先在外形上就不受欢迎,其次虽然它的各方面产品力都在一味强调清冷北欧风,但除了沃尔沃,国人并不接受它。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性价比,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购车预算都有限,所以在购车这件事上,售价肯定是越便宜越好。在亲民售价的基础上再有均衡产品力更好,很明显极星都不符合这些条件。与同级别竞争对手相比,产品亮点不突出,消费者都不知道自己三十多万花哪了。
当然,极星之所以不受欢迎,除了跟自身产品力有关系以外,也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环境愈发内卷,10万元左右已经可以拥有一款实力不错的代步车了,除了那些追求高品质的用户,大部分消费者购车时追求的还是一个务实耐用。
很明显现在的极星已经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了,既没有亲民售价又没有出众产品力,不出所料,到现在为止它还没有找准自身定位。尽管相比于在国内,极星在国外的境遇可能会好些,但依旧不容乐观。如果未来极星还想继续在国内走下去,只能调整自身造车理念和产品布局,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还是继续这样浑浑噩噩的发展下去,未来会走向如何,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