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自1999年上映以来,凭借其深刻的剧情和细腻的角色刻画,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清宫剧。尽管该剧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还原,但其在一定的历史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使得剧情与真实历史有着很高的契合度。通过这种方式,电视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诠释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了确保弘历顺利继位,不惜赐死了弘时。那么,弘昼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权力斗争中自保的呢?
首先,需要了解弘时和弘昼的不同。在剧中,雍正的三个儿子分别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和皇五子弘昼。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残酷斗争,雍正没有立太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雍正默定的储君是弘历。弘时也曾对老八直言:“明眼人都知道太和殿那个位置早晚是弘历的。”为了确保弘历的顺利继位,雍正不惜赐死了弘时。
然而,弘昼并没有像弘时那样丧心病狂。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对权力不感兴趣。比如在八王议政之前,弘时与雍正商议政事,而弘昼则表示自己无意争权,只希望能替雍正分忧。这种态度让雍正对他放心不少。
弘昼在剧中看似懦弱,但其实非常聪明。他知道自己没有根基,所以在丰台大营时顺着弘时的话做伪证,使弘时和老八顺利接管兵权。然而,他又及时向老十三透露了这一情况,使老十三重新夺回兵权,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这种两面讨好的做法,让他在斗争中得以自保。
更为高明的是,弘昼在八王议政后,通过自污的方式来表示自己无心政治。他搞了一出荒唐的“活出丧”,甚至不惜以此拒绝雍正让他与弘时去抄老八、老九、老十家的旨意。在世人眼中,他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从而让雍正和弘时都对他放松了警惕。
雍正随后对弘昼进行了试探。在进宫后,弘昼坦诚自己只是搪塞世人,并没有争权的心思。面对雍正的试探,他表现得非常聪明,完美地通过了雍正的考验。
真实历史上,弘时确实与老八关系密切,因行为不端被雍正削了宗籍。关于他的死,有人认为是被赐死,也有人认为是被削宗籍后郁郁而终。而弘昼则在乾隆年间以“活出丧”的方式自保,避免了与乾隆的冲突。
《雍正王朝》通过将历史上的“活出丧”自保方式移花接木到雍正年间,展现了弘昼的聪明和机智。这部电视剧不仅剧情精彩,还借鉴了诸多真实的历史,使其寓意深长,成为一部经典的职场教科书。
弘昼这个人在剧中看似懦弱,并且喜欢跟三教九流的人在一起,但其实很聪明。他从一开始就表现的对权力不感兴趣。诸如八王议政之前弘时见雍正是商议政事。而到了弘昼的时候,他说的话很有水平,说道“儿臣既没有三哥的这份心思,也没有四哥办事的能力,只是身子骨结实,只望能把皇阿玛的病,移到儿臣的身上,就算替皇阿玛分忧了”。这番话是既夸了两位哥哥,还表示自己对政事不感兴趣,只是想尽孝心,可以说是相当聪明的。
到了八王议政的时候,弘昼更是力挽狂澜,在丰台大营,被弘时诱导套话,替弘时和老八做了伪证,使他们顺利接管京城外二营的兵权。后来感觉不对劲,又对老十三说了这件事,使老十三重新夺回兵权,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使雍正反败为胜。
纵观这段剧情,弘昼被卷进这场政治斗争,看似是愚蠢,但实则是哪方都没有得罪,更是自保成功,是相当人精的。
再换个角度来看,弘昼很有可能也在隐性夺嫡。知道自己没根基,所以在丰台大营是故意顺着弘时的话做伪证,使他们顺利接管兵权,使老八一党有了兵权以后敢发动八王议政,进而使有八爷党支持的弘时和有雍正支持的弘历去斗。同时弘昼害怕老八一方有了兵权赢的太快,出现一面倒的情况,所以才迟迟在朝会那天再对老十三说出这件事,使老十三在那个关键时间再去夺兵权,尽量使双方斗个两败俱伤,自己再渔翁得利。
而事实证明弘昼差点真的渔翁得利,因为后来弘时丧心病狂的去刺杀弘历。如果弘时真的刺杀成功,那么雍正盛怒之下肯定赐死弘时,那么就剩下弘昼一个儿子,弘昼肯定是渔翁得利了。
当然不论换那个角度来看,弘昼在八王议政以后看明白了这场残酷斗争,知道自己玩不起,所以马上开始自污以图自保。
平常就喜欢跟和尚啊道士这些三教九流的人在一起胡闹不说,在八王议政以后,更是搞了一出荒唐的“活出丧”,说道是因为自己最近有血光之灾,所以要来这么一出。甚至不惜以此拒绝雍正让他跟着弘时去抄老八、老九、老十家的旨意,闹出如此一个大笑话。在世人眼中成为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阿哥,通过这种自污方式,以示自己无心政治,使雍正放心他,更使弘时轻视他,最后得以保全自己。
当然弘昼“活出丧”以后,雍正这个精明皇帝自然认为弘昼很有可能是“大智若愚”,所以刻意召弘昼进宫,来试探弘昼。
在弘昼进宫的剧情大家可以注意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李德全一见弘昼就提醒他雍正心情不好要小心点。而弘昼过去以后又返回拿出一些银票给了李德全,对李德全说道“下不来的时候,替我圆圆吧”,可见弘昼平常没少给李德全钱,知道拉拢人。
而弘时呢,就没有这份心机了。不只是不拉拢李德全,曾经还直接当着李德全的面说出太监领大臣跪拜等待雍正的时候,进行勒索钱财的小伎俩,很明显得罪了李德全,连皇帝身边的人都不会拉拢,光是这点,就差了弘昼很多。
进宫以后,面对雍正的试探,弘昼一开始说的很直白:“皇阿玛圣明,儿臣那些昏话本是搪塞世人的,儿臣实在是因为办不好差事,怕到头来又给皇阿玛添乱子,才弄出来这么个借口,请皇阿玛治儿臣欺君之罪”。一开始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不玩小心机,因为知道玩了雍正能看出来,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雍正接下来试探弘昼更是有意思,一直说弘昼在他们三个兄弟中最像自己,估计换一般人肯定高兴。但弘昼心里很明白,这就是试探,因为雍正默定的储君是弘历,此时这样说,肯定要试探自己,因此弘昼说道自己是百无一用之人。并且说到同样潜心佛法,雍正是天上的太阳,虽然无意争辉,但也光芒万丈。而自己虽然也是喜欢佛法,但只是一个萤火虫罢了,是没有实力争锋的,潜意思是您老人家就算不争也是实力最强的,我不争是真的没实力争。
经过雍正一番试探,弘昼可谓是完美过关。等到雍正问起在丰台大营是怎么假传圣旨之事,问道弘时是怎么说的时候。弘昼的表现更是高明,假装想不起来的样子说道“儿臣记不清三哥说什么话了”,意思很明显,我不愿意卷进去这场政治斗争了,也不好说自己哥哥弘时,所以什么都不说了。当然还有一层意思,看似不说,不想卷入,实则是疯狂暗示雍正弘时肯定有问题,是相当高明的。
通过以上可见弘昼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自始至终的表现都很完美,可谓是滴水不漏,所以雍正自然没必要发难于他了。如果说他有夺嫡之心,那么说明他更聪明,先是挑起弘时和弘历的斗争,见到事情不可为以后,就以“活出丧”的自污方式来自保。
所以说不论弘昼到底有没有隐性参与夺嫡,不论以哪个角度来看,弘昼的自保之道可以说是剧中第一了,因此雍正自然没有对他下手,还是自保很成功的。
真实历史上,雍正的第三子弘时的确跟老八关系密切,因为行为不端,甚至被雍正削了宗籍。关于他的死有争议,因为正史语焉不详,所以有人认为弘时是被赐死,有人认为弘时是被削宗籍以后郁郁而终的。
到了《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对于这个历史争议可谓是有着自己的看法。那便是弘时因为刺杀弘历,所以被雍正赐死,而雍正这样干,肯定不会记载于史的,所以《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是认为弘时是被雍正赐死的。
虽说这只是电视剧的剧情而已,并不能相信。但无疑是给了大家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是相当不错的。
还有弘昼在史书上记载为:“好言丧礼,言:‘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尝手订丧仪,坐庭际,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饮啖以为乐”。弘昼为什么这样荒唐呢,因为他的哥哥乾隆帝虽然能力不错,但心眼比较小。所以弘昼很有可能是以这种自污方式来自保,刻意营造出自己是放荡不羁很是荒唐的样子,使乾隆认为自己就一纨绔子弟并非是贤王,因此放心自己。
而在电视剧中,将历史上弘昼在乾隆年间的这种“活出丧”自保方式,移花接木的嫁接到雍正年间,并没有天马行空的捏造弘昼的自保方式,而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可以说设计的很是精彩!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不只是剧情精彩,更是借鉴了诸多真实的历史。有着自己对于历史认知的不一样角度,更是使其最大程度上接近现实中的人情世故,使其寓意深长,使人是越看越有味道,可以说是一部相当经典的厚黑学职场教科书。
通过对《雍正王朝》中的这些细节分析,可以看出电视剧在刻画人物时的细腻和深刻。弘昼的聪明和机智不仅让他在剧中成功自保,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权力斗争和自我保护的全新视角。
这种对历史和剧情的巧妙融合,使得《雍正王朝》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的经典之作。
电视剧怎么演,你就怎么写,当心二月河收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