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有道理吗?原来古已有之

读史局 2022-09-01 12:00:17

“爹,娘请恕孩儿不孝。”胡富昌跪在地上给爹娘磕了三个响头,便径直走出胡府大门。

这是北宋年间发生在当地富商胡广家中的一幕,看着远去的儿子胡广的夫人痛哭到差点背过气去。

儿子闹分家这在当时堪比儿子去世,分家后胡富昌的名字将会从胡家族谱上划除,死后也不得进胡家宗堂。

在儒家思想深入人心的封建社会,整个家族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屡见不鲜,家族大家长由长房嫡子当选,维持整个家族的大事小情,庶子或次子只能协助长子,不能僭越。

胡广年逾50,靠南来北往做生意起家,在北宋虽说商品经济发达,但依旧免不了要和官府打交道。

胡广膝下有两个儿子,胡光打算让他们一个走科举之路,一个继续做生意,两人也好有个照应,继续让胡氏家族昌隆不断。

大儿子胡富隆在科举之路上苦苦煎熬多年,却无甚名气,小儿子从小就机灵聪慧,本想让他接替自己的生意,况且小儿子胡富昌对做生意也游刃有余很是一把好手。

但是大儿子在科举上走不通,就得让小儿子试试,没想到小儿子胡富昌短短3年时间就考过了会试中了举人。

胡广直呼老胡家后继有人,一直鼓励小儿子努力科考,将来哪怕中不了状元,只要当上了官也能多少帮衬着他大哥,胡家定会繁盛不断。

就在即将进京赶考的空挡,胡富昌跟父亲表明心迹,他不愿继续参加科考,只想好好做生意。

胡广气不打一处来,眼看着功名即将到手,别人求之不得他却要放弃?

况且小儿子本就比大儿子擅长打理生意,他一旦接手家里的生意,那大儿子手上的份额迟早会被弟弟侵吞,胡广不愿看到两个儿子“自相残杀”。

便不顾儿子的反对,坚持送小儿子进京赶考,这让父子两人的关系瞬间剑拔弩张。

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单打独斗很难生存,只能大家族抱团取暖,因此古代大家族无论嫡庶都住在一起,一个门里进一个门里出一个锅里吃饭。

庶子即使在家里受了委屈,也不会想到分家单过,像胡富昌这样直接和父母断绝关系更是绝无仅有的。

断绝关系意味着净身出户,不能从家里拿走一分一毫的财产,死后也不能进祖坟。

胡富昌从此便不能再进胡府的大门,只能另买宅院单过,古语有云“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一种一种含义就是,子孙脱离宗族另立门户。

这对分出去单过的人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一人或一家几口单独面对未知的社会,一切都是挑战,能不能生存下去都说不准。

同时对于家族来说,也是一种损失,人口的流失,意味着家族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同时也带走了他为家族创造贡献的可能,因此会有“人财都难存”的说法。

直到近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意识的觉醒,家族观念逐渐淡薄,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享受。

分家另立门户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又引申出新的观点和看法。

现在的一家一户单纯地指一家几口不再牵扯宗族兄弟,一家一户坐北朝南的小院子成为我国房屋的普遍建筑样式,很少再能见到几进的大宅院。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很信奉风水,甲骨文的产生便是巫师向上天卜卦的卜辞,历史上有名的风水术士如:姜子牙、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

无不是被统治者看重得以重用,可见风水在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流传至今风水却被一些江湖骗子所利用,从而出现很多打着风水师的旗号行骗的无耻之徒。

风水在古代典籍中着重记录,和文学、地理、天文等属于单独的学科分类。

因此现代社会的一些老人,依旧对风水深信不疑,通过他们多年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适合人类生活的一些俗语。

现代老人口中的“一户开两门”就是指一个院子有两个大门,这个涉及到房屋的风水。

在农村盖新房也算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件,毕竟以后几十年都要在居住于此。

农村有很多关于盖房子的俗语“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古语中称父母为高堂,结婚时拜高堂就是这种说法。

家中建房子时房子大门的高度要低于后堂,农村人习惯在入门正中间的后墙上贴上山水画或迎客松或主席画像等,就是说门的高度要低于这些的高度才好。

门象征子孙,子孙位置过高压过家中父母,于风水上是大忌,对家人有害而无益。

还有“家门开新塘,家败人心惶”,老人长水流水生财、遇水则发,流水在风水中确实较好,是意味着流动的水,水的流动会带来财运带走晦气。

这与我们祖先最初选择择水而居有一定影响,但是盖完新房后再挖新塘这种做法并不好。

首先水塘无进水无出水不流动,其次夜晚水塘相当于一面镜子将月光反射进家门,月光属阴,人体讲究阴阳平衡,夜晚本就阴气重过多的阴气会导致人生病。

“一户开两门”也有相应说法,门象征迎来送往进进出出,一个家族要想兴旺需要钱财大量进门,院墙相当于一个屏障,围住家里的财气。

一户开两门,进入相同的钱财的话要出去,两门的要多出去一倍,长此以往即使是大富大贵之家也会败落。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的俗语,但社会日新月异变化神速,对于当时可信,可能对于现在已属糟粕,万事都要讲究事实就是的原则,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

3 阅读:313

读史局

简介: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