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家庭或者朋友聚会中,经常会听到跟孩子的这样对话,你小时候很喜欢叔叔抱你,你还记得吗?小孩会瞪眼睛看着对方思索一下,然后会说我不记得了,或许我太小了吧。
三岁以前孩童的记忆是非常淡漠的,在民间也一直流传有三岁之前的小孩开天眼地传说,为了不让孩子在长大后记得三岁前看到的魑魅魍魉,所以在三岁之后,随着孩子大脑的逐渐发育完善,大脑就删除了三岁前的记忆。
同大多数传说和习俗一样,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习惯于将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寄托于鬼神,在现代医学中,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选择性遗忘”,科学解释与传说大致相仿,都认为人脑会有选择性的将造成心灵创伤的记忆删除,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大脑启动伤害遗忘功能在医学界有不少例子,最为著名的就是空姐维斯纳失忆案,这个案例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场空难,一架载有三十余人的飞机在空中发生爆炸,这场空难诞生了万米高空坠机生还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空姐维斯娜, 救援人员在冒烟的机身残骸中找到了重伤昏迷的维斯纳,当时的她伤情严重,脚部被细高跟鞋刺穿,大量失血,可谓遍体鳞伤。可令人意外的是,当维斯娜苏醒之后,却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受伤的,他记忆的最后景象是起飞前的迎宾。至于为什么躺在医院,又为什么身受重伤,维斯纳完全不记得。直到医生将空难的惨剧向她详细描述后,爆炸发生前后的场景才再次重回记忆,可恐怖的场景也让她当场崩溃,只得依靠镇定剂才能保持安静。
这次选择性遗忘就是典型的大脑对身体的保护现象,当外界刺激让维斯纳恢复记忆时,崩溃和发疯只能是她的归宿。
那问题来了,三岁以前的婴儿真的会有记忆吗?如果通过现代医学将三岁以前的记忆恢复,真的会看到幼年时能看到的可怕场景吗?
心理学家用"童年失忆症"来形容人类对三岁之前记忆模糊的现象。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关键词和重要片段是长期记忆的关键构成,连话都不会说的婴儿,没有办法组织关键词,或许这才是童年失忆的最终答案。三岁前的大部分记忆似乎都消失了,似乎只有让我们情绪急剧波动的片段才镌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我们将这种因波动才深刻的记忆称作“情绪记忆”。
顾名思义,情绪记忆与情感的波动成正相关,他会时时刻刻将反应激烈的情绪存入脑海,在婴儿刚刚接触世界的前三年,所有令他恐惧、欢乐极为强烈的情绪都会被刻入脑海,所以当成年之后的我们回忆儿时的往昔,所能记住的片段,往往都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由此看来,就算有技术可以恢复人类三岁之前的记忆,那或许并不只是恐惧,开心、欢乐、温暖才是占据记忆多半部分内容的主流。
大脑作为人体最为精密和复杂的器官,足有1,000亿个神经元分布在大脑内。如果站在粒子的角度看大脑,复杂而精密的神经元或许会像浩瀚宇宙一般深邃神秘,在大脑之中,海马体与人类的记忆息息相关。如果人类的海马体遭到创伤,除了已经镌刻在心灵深处的记忆之外,或许患者将不再获取任何新的记忆,
每一天都将会是完全陌生的开始,不会有朋友,也不再会有社交,直至最后孤单地死去。
海马体破损的人在经过训练后,仍然可以获取对几何形状的逻辑性思维,这说明,除海马体外,在大脑中至少还有一个系统可以为人类创造记忆,医学界将这种系统称为“运动学习系统”,经过这种系统进行的记忆属于人类所掌握的技能。这个系统在大脑内部单独运行,就是人类对于掌握的技能就算多年不用,仍然可以毫无障碍地重新入手的原因。骑自行车,弹钢琴,开车,这些所有的技能,一旦学会并并掌握,就算多年不用,重新拿起的时候,封存的记忆仿佛打开了闸门,所有操作都会如之前般行云流水。
对于这种不同于海马体的隐性记忆系统。迄今没有找到它的根源所在。可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已经发现隐藏在海马体深处的秘密。日本科学家已经通过激光对小白鼠海马体的切断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使用激光长时间阻隔白鼠的海马体后,在海马体的四周竟然长出了树突状的神经元,这无异于找到了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
现在,这种技术运用在人类身上尚有遥远的距离,或许在未来人类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找寻被我们大脑封存的记忆。或许幸运的人,童年的幸福会治愈他的一生。如果真的有机会,你会选择找寻自己失去的记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