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于淑珍:与丈夫恩爱一生,晚年不顾儿女反对和老伴住养老院

巧乐娱厂 2023-10-25 01:08:0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位曾红极一时的女高音,于淑珍,是国艺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曾经是无数人童年的回忆。从天津歌舞剧院的一线歌者,到全国闻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演员,她的名字与那些旋律紧紧相连,如《李双双小唱》、《泉水叮咚》与《月光下的凤尾竹》,它们成为历久弥新的旋律。

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村女孩,到登上艺术的巅峰,于淑珍的人生是一个充满奋斗与坚韧的传奇。婚后,她的丈夫成为她坚强的后盾,他不仅在职业生涯中全心全意地支持她,还一直助她扶持娘家。这段充满支持与牺牲的婚姻,如同一个美妙的情歌,歌颂着两人深深的情意。然而,生命中总有些无法预料的转折。2018年11月7日,于淑珍的老伴因病离开了人世。经历了风风雨雨,今日的于淑珍又是怎样的风景呢?

1979年,影片《甜蜜的事业》的拍摄在即,导演谢添筹想到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曲的创作者们一致选中了于淑珍。她独特的嗓音与对歌曲情感的深刻把握,一次试唱,就令所有人为之动容。最终,电声伴奏版本在影片中流传开来,而此歌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更在2019年荣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此曲成为于淑珍的标志性代表作,每当她登台,总有观众热切期盼听到这首歌。

青春的于淑珍,出生在河北东光县的一个简朴家庭。尽管家境不富裕,但在家中的九个孩子里,于淑珍身为长女,不仅要关心弟弟妹妹,更早早开始努力工作,帮助家庭。经历了母亲去世和父亲再婚的变故后,她深知文化的重要,抓住了进入天津文化馆的机会,开启了她的歌唱生涯。

在天津歌舞剧院的日子里,她从合唱逐渐走向了独唱的舞台,一步步追寻她的音乐梦想。无论是河北梆子、京剧还是京韵大鼓,于淑珍都试图从中汲取灵感,融入自己的演唱中。

曾经的于淑珍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为一部电影献声。1979年,这个愿望终于成真——她为《甜蜜的事业》唱出了那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她的歌唱生涯画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不仅是她的梦想成真,更是她对艺术、对生活、对爱情的最好回应。

如今的于淑珍,已经不再是那个青春的女孩,但她的歌声仍旧如此动人,她的人生更是一曲壮丽的歌,传颂着她对艺术、对生活的无尽热情。

曲调《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自歌剧《甜蜜事业》中流出,成为于淑珍梦醒时分的光环。那个1984年的央视春晚,她带着这首情歌踏上舞台,自此声名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封信如梭,日日有来,她每笔每画均回应。单是回信的花费,便是她一个月的一级工资。歌迷想要的歌片,起初由她亲笔书写,后因众多而选择复印,却因此被单位当做外快并索取劳务费,这让她无法承受。于是,谢添从《甜蜜的事业》剧组的预算中拨出200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于淑珍的嗓音如丝如缎,有专家盛誉其歌声如云般飘渺,如水般流畅,情感之真挚打动人心。除了歌唱,她在歌剧如《向秀丽》、《江姐》、《宦娘》中的表演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早在五十年代末,她与比她年长六岁、相貌英俊的天津男子闫先生结为连理。两人先后育有一子一女。在恋爱时期,于淑珍就坦诚自己对家族的责任,闫先生深情回应,表示对于淑珍家族的责任,他会与她共同承担。

婚后,于淑珍主要工资用以资助家中,而闫先生的收入则成为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无论家中亲人生病或需要资助,于淑珍都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当她外出演出,闫先生便成为家中的中流砥柱,处理一切琐碎事务。原为男高音歌唱演员的他,为了家庭,转行为舞台后勤和布景工作。两人一直为了家庭而奋斗,丈夫勤俭持家,每分每秒都计较,但从不在淑珍面前抱怨。闻知丈夫的付出,淑珍倍感感慨。

在演艺生涯中,于淑珍曾经历过种种考验。一次,在银川的矿区演出中,她忍受晕车的痛苦,历经泥泞和积雪,长途跋涉。虽然状态不佳,但她坚决要为观众献上最好的演出,展现了其坚韧和对歌唱的执着。

于淑珍,一个女歌手,透着坚持与毅力的光芒。她多次为了观众,将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曾有一次,她和团队在全国巡演,西安是最终站点。尽管嗓子出现了问题,但票已售罄。有建议让她稍作休息,但考虑到演出的各种开支与当地剧场的压力,她决定继续。每场,她要演唱8首歌,她不假唱,她说那是对观众的不尊重。天津归来,嗓子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但她的热爱和坚持从未减少。家中,她丈夫为她全心支持,将家的一切繁琐承担下来,确保她专注演唱。

1998年,于淑珍步入退休生活,尽管有许多吸引她的机会出现,包括教授声乐、挣得更多的金钱,但她却拒绝了。她坦然地表示,作为一个工人的女儿,已走到今天就很知足。老年生活,她选择了书法和绘画,进一步展现了她丰富多彩的才华。

但生活并非总是风平浪静。2009年,在天津歌舞剧院的一次表演中,于淑珍的心脏出现了问题,但她依旧坚持。时间过去,她与丈夫都逐渐老去。老伴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于淑珍全心全意地照顾他。尽管二人的儿女孝顺,但生活的压力也使他们倍感疲惫。

对于未来的生活,于淑珍与丈夫早已有了计划。他们提议进入养老院,这是为了减轻儿女的压力。于淑珍说:“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眼光,这是对双方最好的选择。” 现在的养老院生活为他们提供了舒适与关怀,两位老人享受着宁静的晚年时光。

在音乐的陪伴下,孤寂已远去。即便有时候不适扫袭,医疗团队时刻守候,确保安康。淑珍夫妇的孩子们访问养老院,不仅是为了探望,还能与父母共餐。见证父母在养老院的安然生活,他们的内心也因此得到安慰。

过去,每当电话铃声响起,孩子们总是为淑珍夫妇捏一把冷汗,惧怕接收到不好的消息。但如今,无论多晚,来电总让他们心安理得。2018年,淑珍的老伴,已是高龄88,体弱多病。为了守在他身边,淑珍选择了仅仅在天津及附近演出。尽管医护给予了老伴最好的照顾,淑珍仍努力为他做每一件小事。不幸的是,那年11月7日,老伴因健康原因与世长辞。在养老院的支持下,淑珍与孩子们妥善处理了所有后续事宜。

告别了老伴后,淑珍的孩子们提议将她接到家中,轮流照顾。但淑珍坚持说:“我与你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大相径庭。住在一起,我们都可能会觉得不自在。你们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不应为我而牵绊。”尽管心里不舍,但孩子们尊重了她的决定。

失去老伴后,淑珍的情感经历了巨大的起伏。老伴的物件总让她泪眼婆娑。为此,她的女儿默默将这些物件收起,存放在她的家中。两个孩子时常致电,希望声音的温度能抚慰母亲的心伤。女儿经常亲自烹饪,带上美食到养老院慰问。

每逢过年,儿子总是时刻陪伴在淑珍身旁。父亲去世后,春节前夕,他总会将母亲接到家中团聚。住在养老院的长者同样需要家人的关心与孝敬。将家人送入养老院,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

2019年11月7日,天津歌舞剧院庆祝建院60周年。这天,也是淑珍老伴的忌日。尽管心中沉痛,淑珍依然走上舞台,为观众献上演出,她收获了最热烈的掌声。

随着时间的流逝,淑珍逐渐从失去爱人的悲伤中走出。她每天规律生活,看书、观影、与老友畅谈。逢节庆,养老院都会组织各种活动,让淑珍感到充实与快乐。2022年,她已经86岁,依旧在养老院享受平和的时光,她的笑容依旧如昔,健康与愉快。

孩子们无需再为母亲的安危担忧,他们可以安心地忙于工作和家庭。这种和谐的生活模式,为两代人带来了共同的满足。

0 阅读:2

巧乐娱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