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父亲,
不同意你接受教育,你会恨他吗?
作家梁晓声讲述了一段他父亲的故事,令人动容:
1962年,外出三年的梁父回来探家。那时,梁晓声的哥哥梁绍先正准备考大学。
不过梁父却并不支持儿子,“我供不起你上大学!”
梁父的话里,透着不容商量的威 压。
梁晓声的父亲梁秉奎,一个山东汉子,早年闯关东,带着一家口子在哈尔滨落了脚跟。
凭着一身的气力活,梁父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打拼成工人阶级的一份子,养活了一家七口。
他对自己的奋斗,多少有些得意之色。
梁父推崇以体力为生,对于读书人向来不屑,认为他们不过是“吃轻巧饭的”。
所以,他并不赞成儿子上大学。
不过或许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根本再无力负担家人额外的支出了。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他一个人挣钱,真的很吃力!
梁绍先却不想放弃机会。在母亲的同意下,他做了个决定——瞒着父亲,继续准备高考。
那段时间,梁父逼着梁绍先去菜市场卖菜。卖十斤菜,可以挣五分钱。
梁绍先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后,总能交给父亲五角钱。
其实,梁绍先根本没有在卖菜。
他每天都偷偷揣着一本课本出去,在公园里或是松花江边,温习功课去了。
给父亲的五角钱,也是母亲每天早上偷偷塞给梁绍先的。
纸终究包不住火,后来梁父还是发现了端倪。
梁父大发雷霆,气得用水杯砸碎了镜子,当天就决定回大西北。
梁晓声和哥哥一起送父亲到火车站。列车开动前,梁父从窗口探出身子,对梁绍先说:
“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
咱们全家七口,只有我一个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了,身板一天不如一天,
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了啊!”
梁父的语气里,透着无尽的苦衷,和哀求。
梁绍先不是不理解父亲。可比起父亲,他更深刻地明白,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在母亲的支持下,梁绍先决定继续报考大学。不过他们仍旧瞒着梁父。
后来,梁绍先如愿考上了大学。
原以为命运的大门就此打开,却不料,等待他们的,竟是一场猛烈的打击。
梁父得知,大儿子背着自己上大学时,脾气立马上来!
他带着满腔的愤怒,给儿子写了封信,
“老大!你太自私了!
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根本没有弟弟妹妹!你只想到你自己!
你一心奔你个人的前程吧!就算我白养大你!就算我没你这个儿子!
有朝一日即便你当了工程师!我也再不会认你这个儿子!”
那会,梁父不会想到,他的这封信,会对自己的儿子产生何等的摧残!
梁绍先默默看着那封挤满愤怒的信,信里的每个“!”号,都像一把尖刀,狠狠扎进了他的心里。
本就愧疚、羞耻的梁绍先,终于再也承受不住打击,患上了精神分裂。
他也因此,住进了精神病院……
转眼到了1974年,这一年梁晓声25岁,在北大荒待了7年。
现在,一个上大学的机会,摆在了梁晓声的面前。
梁晓声却感到为难。因为能不能上大学,得需要连队干部的同意。
偏偏他之前,把连长和指导员给得罪了!
忧心忡忡的梁晓声,蕞后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请求父亲汇200块钱给他。
虽然梁晓声没有明说钱做何用,但他明白,父亲一定是看得懂的。
结果信一投出去,梁晓声就无比后悔。
父亲一生要强,万事不求人。可这200块钱,不就是逼着他求人吗?
梁晓声希望父亲能写封信狠狠骂他一顿,就像当年对待哥哥那样。
但信没有来。来的是父亲的汇款!
那张汇款单的附言栏上,留着父亲歪歪斜斜的字,“不勾(够),久(就)来电。”
梁晓声揣着那200块钱,沉甸甸的,比铅重,比铁沉。
那是他的老父亲多少个日夜省吃俭用,浑汗如雨攒下来的!
那是血!是汗!
是父亲压弯的脊背,是父亲深邃了的褶皱!
父亲用命挣来的钱,梁晓声到底没能拿出手。幸而,连队里的干部,也并没有从中刁难他。
梁晓声后来成功上了大学。
命运,没能在梁晓声哥哥身上改变的,终于在他的身上,改变了……
写在最后:
客观地讲,梁绍先的疯,梁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试想一下,任何一个人,如果处在梁父的位置,又有多少人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身为一家之主,梁父不可能只考虑一个人。他要考虑的,是一个大家子!
一贫如洗的年代,很多事情其实没法两全,总要有人牺牲的。
贫穷是压在人身上的一座山,更多时候,他们是没得选的!
我们都曾是孩子,也终将成为父亲、母亲。
有些苦衷,或许只有在经年累月,身份转换之后,才能体会!
参考资料:《父亲》 梁晓声著
配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