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坐拥三十万大军,为何最后却三个月内溃败?

妖火历史观 2023-05-09 21:37:35

刘濞的失败,其实并不是一个偶然。

准确来说,从决定造反那天开始,刘濞其实才是那个真正的赌徒。他要赌的是汉景帝本人能力有限,匈奴趁机南下,再加上汉朝中央所有的将军,没有任何一个是真正能打的……

只有以上这几个条件,同时成为现实,七国之乱其实才有获胜的可能。但凡有一个赌输了,那场七国之乱,最后结果其实都是必败无疑的下场,区别只是在于能闹腾多久而已。

当然,刘濞的运气比较差。他赌的这三个条件,无一例外,全都赌输了。所以这样一来,七国联军在短短三个月内溃败,自然也就很正常了。

至于说刘濞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诸侯王不当,非得想着要造反,这事其实也不复杂。简单来说,就算刘濞不造反,他最后结局同样会很惨。既然这样,那他自然就只能拼死一搏,和汉景帝赌一把了。

刘濞的故事,其实得从爹开始讲起。很多年之前,当时还是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在沛县地区,生活着一户姓刘的人家。这户人家有四个儿子,这其中的老三,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而这其中的老二,就是吴王刘濞他爹。

老刘家这兄弟四人,性格可谓是截然不同。老大和老二,都是那种典型的庄稼汉子。虽然不擅交际,也不会做官,但是种地却是一把好手,适合经营家业。老三刘邦在当地担任亭长,交友广泛,但是性格却比较浮,花钱大手大脚。至于老四,倒是更像一个读书人,早年还追随过荀子的学生求学。

所以在那场秦末起义爆发之前,刘家老爹比较喜欢的,其实是老大老二和老四。对于刘邦,反倒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而且,因为性格不一样,老大和老二,都早早娶了媳妇,生了孩子。至于老三刘邦,在当地可能名声不太好,人家也不太敢把自己家的闺女嫁给他。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刘濞出生了。

刘濞出生的时候,秦始皇还在世呢!那一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一口气走到了今天的秦皇岛地区,秦皇岛也是因此而得名。同时,还是在这一年,蒙恬北击匈奴,把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秦始皇的这个时代,和那场七国之乱似乎相隔的有点遥远。但实际上,刘濞的人生,恰好同时经历了这两个时代。

原本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刘濞长大之后,应该继承他爹的家当,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但是就在刘濞六岁那年,秦始皇死了。又过了一年之后,陈胜吴广开始在大泽乡起义,天下就开始乱了。

天下乱了之后,刘邦也很快在沛县起兵,开始逐鹿天下。接下来,老刘家其他几个兄弟的选择,则是截然不同。老大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只留下了大嫂和大侄子。老二倒是还在,因为老二性格比较软,所以之后就被留在家里看家,保护家人的安全。

至于老四,因为是老刘家唯一的读书人,后来则是被刘邦带在身边,做了自己的私人秘书,替自己出谋划策。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之后,随着刘濞逐渐长大,刘邦打赢了楚汉战争,登基做了皇帝。而刘邦登基之后,则是很快又开始着手解决那些异姓王。因为当时汉朝没法全面执行郡县制,必须得保留一部分封国。所以刘邦干掉这些异姓王之后,就让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去管。

所以,公元前201年,也就是刘邦刚刚登基一年之后,刘邦就把自己的二哥刘仲,封为了代王。作为老二刘仲的长子,不出意外的话,刘濞以后也会接自己亲爹的班,成为下一位代王,去替汉朝抵挡匈奴。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个代王的爵位,让这个老二刘仲给丢了。

简单来说,刘仲作为一个普通农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做诸侯王。让他做一个安享富贵的诸侯,或许还可以。但是要让他控制一块地方,替汉朝抵挡匈奴,那就太为难他了。所以,就在刘仲就藩不到一年之后,匈奴人打了过来。然后,刘仲直接扔下所有人不管,自己跑了!

这下,就算是刘邦,也兜不住了。

要知道,刘仲的这些行为,要是换做其他将军,那就叫临阵脱逃。按照古代的军法,这种事情,那是要直接杀头的!刘邦当然不能砍了自己的二哥,但是如果一点表示都没有,那下面肯定都不服气,以后他这个皇帝也没法做了。

所以在这之后,刘邦只能下令,免去了自己二哥的王位,将自己二哥降爵为侯爵。

已经到手的王位,愣是能给玩没了!这种事情,也是够罕见的。估计当时刘濞心里,对自己这个亲爹,也是一阵埋怨。

不过幸运的是,刘邦还是比较念旧情的。虽然因为这件事,撸了自己二哥的王位。但是刘邦内心深处,始终还是惦记着二哥这一家。当然,有之前这些事情,以后他肯定是不可能再给自己二哥封王了。

所以在这之后,刘邦就开始转而培养二哥家的儿子。

老二刘仲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刘濞,次子则是名叫刘广。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刘仲的王位没有被废,正常情况下,应该就是老大继承王位。所以后来,刘邦也是在重点培养刘濞。

当时的刘濞,虽然比较年轻,但是已经能够上战场了。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刘邦开始重点培养刘濞。尤其是在刘邦临终之前,南方的英布造反,刘邦亲自带兵前去平叛。在平叛过程当中,刘邦也给了刘濞很多机会。

而刘濞也没有让刘邦失望,在战斗过程当中,立下了不少战功。所以扫平英布之后,刘邦干脆大手一挥,直接把英布的地盘,都封给了刘濞,同时册封刘濞为吴王,管辖吴地的三郡五十三城。

这一年,刘濞刚刚年满二十岁。

刘濞封王之后,没过多久,刘邦就去世了。而刘邦去世之后,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汉朝就进入到了吕后掌权的时代。在吕后时代,刘濞的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虽说吕雉掌权的时候,吕后对老刘家一直比较狠,弄死了刘邦的几个儿子。但是对于刘濞这个侄子,吕后反倒没太为难。

对此,后世倒是也有一些合理猜测。大家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刘濞小的时候,是在吕后眼前长大的。从时间上来推算,应该是刘濞先出生,然后刘邦才娶了吕雉。后来刘邦全家被项羽俘虏的时候,大家又一起吃过苦。

这样算下来,刘濞和吕后这个三婶的关系,自然不会太差。而在吕后心里,估计也确实把刘濞当成了自家晚辈,自然就不会为难他了。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年之后,到了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了。而且,在这十多年里,刘濞他爹,那位刘家老二也死了。等到吕后去世之后,京城那边,功臣集团迅速发动了政变,干翻了吕家,然后拥立了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做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在整个倒吕行动当中,刘濞一直在袖手旁观,没有任何表示。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之前吕后对他还可以,而且他作为侄子,也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自然就不会去掺和这些事情了。而等到汉文帝登基之后,刘濞也在第一时间,向汉文帝表示了自己的忠心,所以汉文帝也没为难他。

但是从汉文帝登基的那天开始,刘濞和汉朝中央的关系,开始逐渐变得不一样了。

这事其实比较容易理解。之前掌权的刘邦和吕雉,都是刘濞的长辈,都是看着刘濞长大的。所以双方之间,感情肯定是有一些的,刘濞也会心甘情愿对他们效忠。但是汉文帝不太一样,从关系上来说,汉文帝只是刘濞的堂弟。

而且,汉文帝出生的时候,刘濞他们应该还在项羽那边做人质。等到他们被放回来之后,没过多久,刘濞就跟着他爹去山西就藩了。再加上之前汉文帝小时候并不受宠,又不是嫡子。所以这样算下来,估计汉文帝小时候,和刘濞也没多少交流,双方可能压根就没见过几面。

也就是说,双方虽然确实是堂兄弟关系,但却没什么感情。

虽然在政治当中,感情这东西没啥大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感情好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如果刘濞和汉文帝是从小玩到大的堂兄弟,那后来双方的关系,可能就又会不一样了。至少,汉文帝对于刘濞的猜疑,会少很多。

进入汉文帝时代之后,刘濞虽然和汉朝中央的关系,稍微远了一点,但是双方的关系,大体上还过得去。

吴国地产丰富,境内有铜山可以直接铸钱,同时又紧挨着大海,可以制作食盐。所以在几大诸侯王当中,刘濞应该是最有钱的一个,日子也过得最逍遥。

但是从汉文帝的角度来看,这事就不太一样了。一个从小没见过几次的堂哥,拥有大量的财富和人口,地盘也不小。一旦他想造反,这该如何是好呢?而且,到了汉文帝坐稳皇位之后,这些强大诸侯王的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威胁,可能会给汉朝的稳定,带来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所以后来,汉文帝就采纳了贾谊的策略,打算‘众其国而少其地’。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后世所谓的推恩令。

对此,刘濞虽然有一点抵触,但是却还没到必须要造反的地步。因为刘濞本人身体不错,儿子也不算多。想要让吴国变成好几个诸侯国,那绝对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对此,刘濞其实也想过一些办法,比如说让自己的心腹和儿子,多和京城那边走动,尽量搞好关系。

但就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所谓的‘弈棋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刘濞让自己的长子,去京城那边走动。但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位吴王世子到了京城之后,和身为太子的刘启下棋。然后一言不合,直接被太子用棋盘给砸死了。

这下子,问题彻底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要知道,太子虽然砸死了吴王世子,但太子终究是储君。汉文帝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就直接废了太子。所以最后,汉文帝只能表示抱歉,然后将吴王世子的身体,送回了吴国。

而当刘濞知道这件事之后,其实也很为难。首先,这种杀子之仇,要说能轻易翻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其次,这事发生之后,以后太子和刘濞之间,就肯定会有隔阂。

有些隔阂,不是双方喝一顿酒,或者把话说开了,就能彻底消除的。

从太子刘启的角度来说,一个地方藩王过于势大,和自己也没见过几面,而且自己还杀了他儿子。但凡刘启稍微有点心眼,登基之后肯定都得防着刘濞。而作为一个皇帝,只要有机会,就必须的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那就必须得削藩。

而从刘濞的角度来说,我这边什么都没做,你杀了我儿子,然后你未来一定还会收拾我!这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了?而且在这之后,刘濞也不敢再亲自去京城。因为他也怕汉文帝会对他出手,直接把未来的风险扼杀。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猜疑链。

所以,在那场弈棋事件之后,刘濞就开始有了造反的念头。此后一直到汉文帝去世,刘濞都再没有去过京城。同时,刘濞还在自己的封国内,大肆开采铜山,铸造铜币,然后暗中把财富转化为武力。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汉文帝去世了,汉景帝登基了。

汉景帝登基之后,双方的矛盾,其实就彻底无法调和了。汉景帝作为皇帝,必须要削藩。而像刘濞这种诸侯王,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却偏偏要经常受到责罚。而且每次受罚之后,都会被汉朝中央剥夺很多土地。

所以渐渐的,几个最强大的诸侯王,开始越来越不满。而趁着这个机会,刘濞则是开始暗中进行串联,不断在背后煽风点火。

就这样,公元前154年正月,刘濞正式起兵造反了。同时,在他起兵之后,其他六位老刘家的藩王,也同时开始起兵造反。

对于这次造反,刘濞很清楚,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自己干翻汉朝中央,然后和其他诸侯王瓜分天下。要么造反失败,直接被杀。但是此时的刘濞,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他必须得这么赌。因为如果他不造反,汉景帝的屠刀,迟早还是会落到他头上。

而且此时的刘濞,已经六十二岁了。这个年龄的刘濞,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想拼死搏一把。所以,刘濞一上来,就直接压上了全部的家底。他把整个吴国境内,所有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性,全部征召入伍,组成了一支三十万大军。

刘濞的这种做法,看似有些疯狂,但其实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从当时的局面来看,哪怕是七个诸侯王联手,他们的封地和人口,也远不如汉朝中央。而且,当时汉朝的基本盘,是在关中地区,拥有巨大的地理优势。

也就是说,一旦时间拖得长了,汉景帝完全可以拖死几大诸侯王。当年刘邦打赢项羽,用的就是这一招。所以这样算下来,刘濞唯一的胜算,就是孤注一掷,压上所有的家底。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把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地盘,全都打下来,或许最后还有赢的机会。

而如果想在最短时间内,打下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地盘,刘濞还有几个巨大的障碍,比如说荥阳地区,以及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的封地。当初楚汉战争打得那么激烈,项羽也没能打过荥阳地区。所以如果刘濞想赢,就必须得赌汉朝中央那边,没有真正会打仗的牛人。

同时,匈奴还得趁机南下,牵制汉朝中央大部分的兵力。这样一来,七国联军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兵力上处于绝对优势。只有靠着这个优势,才能弥补地盘和补给上的弱点,最后才有赢的希望。

匈奴出兵、汉朝中央无名将、汉景帝本人指挥混乱,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成真,刘濞才有赢的希望。

但遗憾的是,开战之后,刘濞很快发现,这三个条件,自己都赌输了。

匈奴那边,确实有打算出兵的计划。但是匈奴那边的计划,是打算中原那边陷入僵持之后,他们才会出兵。而在战争初期,他们并没有出兵的打算。至于汉景帝,本人也不是什么昏君。开战之后,汉景帝做出了最合理的布置,没让刘濞找到任何漏洞。

最关键的是,这时候汉朝中央这边,有一个周亚夫。周亚夫的能力,绝对是堪称一流名将。反观叛军这边,真的没什么能打的将军。就连刘濞本人,指挥能力也很一般,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很弱。

更要命的是,同时和刘濞起兵的那几个队友,实在是太拉胯。尤其是山东那边的四个诸侯王,还没和汉朝中央军开战,自己就先内讧了。有这么几个队友拖后腿,刘濞想赢也很难。

所以,看似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起兵之后没过多久,就陷入了僵局,前线久攻不下。而趁着这个机会,周亚夫则是迅速出兵,断了刘濞身后的补给线。而随着粮草补给断绝,刘濞手下临时征召的这些军队,很快就崩溃了。

至此,刘濞彻底赌输了。这一输,就输掉了所有的身家性命。

叛军溃败之后,刘濞带着仅剩的一部分军队,逃往了东越那边。东越当时还没有被汉朝实际控制,但是那边也很害怕汉朝发怒。所以后来没过多久,东越就直接干掉刘濞,然后拿着刘濞的人头,去讨好汉景帝了。

这就是刘濞的故事。

一个被杀了儿子,然后还被赶尽杀绝的可怜人。

说到底,七国之乱就是老刘家的内讧,谈不上谁对谁错。汉景帝必须要削藩,而地方诸侯王也有必须维护自己的利益。至于刘濞,被杀了儿子之后,自己也被惦记上了,自然不可能不反抗。

如果说是制度的错,好像也没什么道理。因为刘邦当初制定这些制度的时候,确实是最合理的方案。除了大肆分封刘氏宗亲之外,确实也没有其他可行方案了。

所以这样算下来。整个七国之乱,真的是一笔糊涂账,很难说清到底是谁的错。

13 阅读:2766
评论列表

妖火历史观

简介:趣谈五千年中国文化,戏说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