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婷七七
孩童时期,在未识字的时候,似乎每个字都是一个考验,而当有了许多识字量的时候,每个字,似乎又带着许多的情感思考在其中,曾经在“卷”的生涯里,不得不接触许许多多的古文、文言文,为了那一知半解而绞尽脑汁,有了人生的体验,却发现“亦已焉哉”的感叹,成为了某种情感共鸣的真实感受。
少年不识曲中味,听懂已是曲中人,很多诗词也好,歌曲也罢,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属于自己不同的认同,而我们,一旦和情沾染上了关系,似乎也离玄妙的关系有了说不清的关系,在很多人的眼里,感情就像是玄学一样,没有特定的准则,却又有着极其相似的感触。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卫风•氓》
以往所不理解的一地鸡毛,在过了青涩之后,似乎也品出了其中的味道,感情,成为了我们生活里抹不去,却又舍不得的一个存在,而它的玄妙之处,总会有一种说不清哪里好,却偏偏要为此走一朝的冲动。
我们常说,感情是需要相互吸引的,唯有在必要的吸引下,才能让感情跟着自己走,可是,这个感情的玄学,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答案,因为爱似乎并不是顺应着某种规律而走,更像是某种直觉,某种特定的感受而产生。
一见钟情的时候,所担心的事或许有着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可能,毕竟我喜欢ta,ta未必会对我钟情,两情相悦的爱情,难能可贵,也让感情的事情变得更为玄妙不已,有人开始相信直觉,有人开始相信微表情,也就有了后来的心理学、占星心理学等等,当然因为感情的话题不断,感情里的玄学类话题页变得络绎不绝。
而在这个感情玄学问题下,似乎失去和得到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金庸的《天龙八部》王语嫣失去了慕容复得到了段誉,给予外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个完美的替补上演,可对于王语嫣来说,她离开慕容复是为了被爱的渴望,却忽略了男人心目中的情感定义。
慕容复虽然为了事业辜负了王语嫣,但段誉就值得被王语嫣爱吗?得到和未得到的过程里,段誉所传递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想要,而不是不舍,有时候看到这里,不少人会说,那萧峰对阿朱的感情是真挚的,但萧峰不一样最后没有得到爱人,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无法得到认可,永远抛不开契丹人的真实存在。
失去和得到,似乎看起来更像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对于每个人都是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看到了表面上的得失,却忽略了得失背后的真实感受,毕竟我们不是ta,不能有ta的感受,这也是为何小说每个人看都有属于自己的解读,当下是我的解读,也会有其他人不同的理解。
在我看来,感情的玄学,似乎更像是一个太极的圆弧,是你来我往的一个礼尚往来,王语嫣放弃了慕容复,看似得到了段誉的爱,可一个王室换另一个王室,这个选择也是换汤不换药,在创业的时候,选择爱情,势必会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可在需要爱情的时候,有人趁虚而入,未必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就像王语嫣,多数人觉得跟着段誉会幸福,可段誉身边那么多的美人,对于王语嫣来说,真的能有所谓的幸福可言吗?
有时候,感情的玄学,就是这么微妙,爱说得再华丽,未必就一定是爱,爱有时候再看不见,未必就不一定没有。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这是多少人所遗憾的问题,但在感情的世界里,这就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我爱ta,ta爱ta,ta爱ta,这种分不清关系,又渴望得到的欲望里,往往存在于不甘心,又不忍心。
有的人,是因为自己为对方守候等待了那么长的时间,因为时间代价太大,所以,不甘心,而有的人,因为自己还需要对方的某些支持,等到自己有朝一日有了成就,这段关系,似乎又不值得一提了。
这些在有些人看来,是爱的一种妥协和忍耐,但在我的眼中,这就是不爱。
爱不会委曲求全,更不会选择容忍和等待,更不会选择利用。
一个一直为了得到爱而纠缠不已的感情,这未必是爱情,更多的只是为了得到而已,就像《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对王语嫣一样,并没有所谓的执念,只是一时的占有欲上头罢了,一旦得到,身边的那些莺莺燕燕,一样会成为他们之间的情感困扰。
所以,在现实面前,感情的玄学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见得有人能那么顺利从开始到结束都能经营好美妙的感情,势必会有各种挑战和考验,而这其中,就是需要有拿捏和耍太极的方式来维系关系的稳定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感情里琢磨出这样的调调,也就有了自己调整心态的能力。
不会因某些感情的得失而陷入困扰,更不会因为爱与被爱的旋涡搞得晕头转向,爱是从心,但不一定不会变,要顺应变化,才能适应变化,唯有懂得感情玄学的彼此,才能更好地打好这个关系里的太极,阴阳调和才会更为稳定。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得到和失去,本就是一个相互存在的事情,唯有明白得失的共存,才能更轻松面对关系里的你来我往的互动,有些时候,学会止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感情的玄学最怕的是,还没明白真正的情感需求,就从一段止损的关系里,陷入到另一段复杂的关系中去,周而复始。
要明白感情,我们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找到其中的中庸之道,有得有失的问题里,就不必为了这些患得患失,毕竟此起彼伏,此胜彼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