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改革,外甥寒假作业丢失在法国案,大棚户卖甲醛超标菜……近期,央视新闻通报10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一则则近期热转盛传的谣言赫然在列。
当前,一些网络谣言频频“变脸”,谣言辨识难度持续加大:有的夸大事实,让事件“情节化”、“故事化”;有的盗用各类视频图片,捏造新热点;还有的一味追求流量恶意炒作,甚至形成谣言传播产业链……日前,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应对网络谣言新伎俩,拿出新对策,添加“快捷键”。
扼杀谣言之苗,杜绝“谣言推手”
在刘桥镇蒋一村的农家书屋里,除了品书香之外,还会经常开展一些科普小课堂。志愿者任凌玲正在给“学生”们“以案说法”,“我拿去年的一个‘造谣事件’跟大家说说。在麦熟时,一个大伯在网格群里喊着有火点,我们从大伯问到上一个大妈,又问到上一个奶奶……等我们十来个人到了所谓‘火点’,真是好哭又好笑,那户人家用秸秆烧火做饭哩!”“小任,这啥意思,没听明白?一组的单建华伯伯还疑惑不解。“爷爷,秸秆烧火那味道不都一样,有人就单闻着味儿,就说有火点,然后传了几嘴,到村里就是大火点了呗。”大家相视一笑。百闻不如一见,很多谣言都是道听途说,层层加料而来。
几期科普课堂后,群众长了不少知识,“我们这个小课堂很有趣的,每期内容都不一样。小任老师教得好,我们学生也学得带劲。现在小视频,手机里转发链接不能全信,也不能瞎转发给别人,我们老百姓也要讲原则,实事求是。”二十一组李美芹迫不及待的“炫耀”今天的收获。
及时澄清谣言,识破“旧谣新编”
在刘桥镇慎修村乡间小路上,禁烧队员的车上固定了一个红色大喇叭,循环播放着:“不信谣,不传谣……”听到喇叭声,大家放下手中活儿,驻足歇歇脚,听听“今日科普”。慎修村是大棚户集聚的宝地,一共700余亩,盛产草莓、西瓜、芹菜和茼蒿。前段时间,有人误传大棚用药加快出棚率。经村干部实地取样,拿到镇上化验后,确认实属造谣。
“既然老百姓关心这些事儿,我们就要给大家‘解惑’。”村干部徐春红经常在网上搜素一些生活中谣言案列,然后将这些音频下载到红色大喇叭里,没有音频的就自己录音,一边禁烧一边宣传。目前队伍已经扩充到12人,已经播放8种类型。“网络谣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用耸人听闻的表述和绝对化的语言作为‘兴奋点’,吸引眼球,不仔细辨别核实,往往会误信中招。况且食品安全话题靠近日常生活,部分人因食品安全问题触发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导致关涉食品安全的‘频频上新’。”徐春红说出自己的看法。
推进净网护苗,识破“仿真骗局”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如同无形的暗流,威胁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5月19日,刘桥镇尹家园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打击网络谣言——不传谣 不信谣”的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家长和孩子介绍了网络谣言的定义、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民警倡导大家依法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上谣言信息,切实提升“识谣、辨谣”能力。尹家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员戴钰婕表示,每月将继续加强与警方的合作,定期举办类似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网络世界中安全航行,让清朗的网络空间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有力支撑。
精准辟谣,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赢在起跑线上。刘桥镇各村居加强科普宣传,运用亲民渠道,将条文式科学原理转化为可用可得可学的“简单答案”,为普通网民识别谣言提供触手可得的“快捷方式”。通讯员 金晓露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