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诺贝尔奖”得主经典作品“点灯者”:要有光,建筑才有灵魂

凤凰空间文化 2024-03-24 20:01:22

建筑与光,历来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光影就是律动的篇章。

很多建筑大师,一直在追寻光,捕捉光,呈现光,对于使用光线有着自己独特的造诣。

柯布西耶说:“建筑,是对光线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柯布西耶的名作朗香教堂内部,光影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阳光穿过墙面上起伏的彩色玻璃窗口,让整个教堂散发出圣洁的光辉,在光影流转间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感。

路易斯·康说:“空间的灵魂是光。”

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至今依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会用光的美术馆之一。展厅拱顶中央有一条0.9米宽的玻璃天窗,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悬挂在天窗下的铝板反光片把光反射到拱顶,光再被平滑的混凝土表面反射到内部空间,营造出了舒适的氛围。

安藤忠雄则认为,“建筑将光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

除了自然光,建筑的照明设计也非常重要。

“建筑化照明”,是指将灯光设计与建筑物或室内环境相结合,以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功能性和情感性的照明效果。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概念,旨在通过灯光的布置、配光、色彩和控制,来提升建筑物的外观、空间氛围和使用体验。照明设计的力量,早已超越了它的基本功能,光可以赋予建筑空间灵魂与生命,正如建筑师斯蒂文·霍尔所说的,“光是一种‘精神材料’”。

建筑化照明的奠基人,是第一代照明设计师理查德·凯利(Richard Kelly)。他的第一个重要作品是菲利普·约翰逊的“玻璃屋”,建筑本身使用的透明玻璃在夜晚室内灯光更强时会变成一面镜子,反射出室内情景,从而令人失去对室外景物的观感,照明设计通过尽量减少室内照明和照亮周围的草坪和树木的方法,恢复了光线从白天到夜晚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西格拉姆大厦的照明设计,理查德·凯利提出了“光之塔”的概念,这是建筑照明设计的一个里程碑。西格拉姆大厦大厅以垂直照明为主,一排排的筒灯在大楼周围形成了一个受欢迎的光垫,使大楼看起来像漂浮在空中,加强了整座楼的华彩。

在这些经典建筑中堪称“神来之笔”的照明,是如何设计的?又有什么门道呢?

若想深入了解照明设计,推荐你读《光的构筑 建筑照明设计》这本书,书中收录了著名照明设计师方方及其团队17年来的十多个优秀项目,方方工作室承接了很多知名建筑作品的照明设计 ,不少普利兹克奖得主的作品,在照明设计的加持之下,有了全新的面貌。

01

杭州国家版本馆:“只见光而不见灯”的照明设计

杭州国家版本馆,是最近火出圈的一座建筑,它的设计者是201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杭州国家版本馆是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整体建筑包括主书房、南书房、文润阁、山体库房、附属用房等共计13个单体,是一个有着宋代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群。水、木、亭在一处互相融合,穿梭其间,山环水绕,曲径通幽,像是一幅以建筑描绘的千里江山图。

设计伊始,王澍老师即明确提出:“建筑是主体,灯光不要太亮,要暗而雅,要见光不见灯。”照明设计团队以“宋韵”为设计主题,希望在这个项目中室内和室外光线能形成流畅的光线韵律,让观众忘记灯光的存在。

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区,绕山廊围合的内院景致林立,主角是坐北朝南的主书房。两条防眩柔性大功率灯带暗藏于主梁内,外部则利用地面朝上的洗墙线条灯给予夯土墙照明,让建筑的结构更加立体鲜明。

杭州国家版本馆北区,建筑的材料和形式更加丰富,照明设计降低了亮度,形成了一幅倒影与建筑闭合的完美构图。

园区内照明的亮度要比主体建筑的照明低很多,作用是烘托整体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园林夜景的静谧。

杭州国家版本馆照明设计所获奖项

中照照明奖,2023年一等奖

北美照明奖(IES),2023年优异奖

AALD亚洲照明设计奖, 2023年优异之光奖

美国国际设计奖(IDA),2022年建筑照明荣誉奖

02

富春山馆:用灯光塑造建筑夜晚的气质

2013年,在元代画家黄公望隐居并画出巨作《富春山居图》的富春江畔,杭州富阳政府邀请王澍来设计富阳的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工程,也就是“富春山馆”。

王澍与他的团队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黄公望笔下风景的290多个村庄,从仅存山居原貌的20个村落里找寻到了灵感。将建筑以主山、次山、远山的方式布局,最终呈现出我们看到的“溪山之外,别具溪山,图画之中,更添图画”的独特格局,建筑层层叠叠,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这样情景交融的空间体验,只有在这里能体会到,这简直是建筑版的《富春山居图》。

经过照明设计之后,富春山馆的观山阁成了三个交错的发光盒,从庭院内部临水看过去,观山阁与戏台一起临水照影,形成穿透空间的视觉效果。

建筑从《富春山居图》中得来的挺拔优雅的风格,亦需要通过照明设计才能在夜晚得以表达。照明设计师利用夯土墙与屋顶的分离关系,设计了偏配光的灯具洗亮屋顶,由屋顶反射光向下照亮建筑结构,基础照明采用了十多种借位照明方法,设计了防眩光结构,以强化建筑造型。

弱化人行路线的照明,塑造夜晚建筑的气质,使其符合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

富春山馆照明设计所获奖项

AALD亚洲照明设计奖,2020年非凡之光奖

美国国际设计奖(IDA),2019年室外灯光荣誉奖

03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

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曾获得普利兹克奖、欧洲建筑奖、哈佛城市设计奖等重要奖项。

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位于杭州,整体建筑造型简洁朴素,雕塑感极强,是西扎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外墙用红色阿格拉砂岩砖包裹,晴天和雨天,红砂岩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状态,是火爆社交网络的“大红墙”建筑。

西扎的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以最简洁的形式和材料,来表现空间的丰富性,被称为“最懂光的建筑师”。他说:“最使人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用光。”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内部设计,虽然简单到极致,却又充满质感。

博物馆内部照明设计的重点,放在增加直接照明的漫反射量上,并以加强间接照明层次的形式做细微的雕琢,使空间光线的氛围和建筑的特质相匹配,人工照明与大量从顶面倾斜而下的光线相配合,光线的模拟还结合了天花回光槽节点的深浅大小做了变化,使得形式更加丰富。

在天光展厅中,采用了一套复杂的照明系统,它可根据经纬度进行天光的模拟。

光线在空间中不仅可以承担功能性职责,还可以参与空间的构筑,营造空间的质感,光线的作用无处不在。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照明设计所获奖项

AALD亚洲照明设计奖,2019年优异之光奖

美国照明设计奖(LIT),2019年室内建筑照明优胜奖

04

《光的构筑 建筑照明设计》:设计师的灵感启发手册

无论是对自然光的捕捉与再现,还是人工照明的二次创作,光之于建筑,就如同呼吸之于人类,我们借由建筑空间捕捉光呈现光,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在光中获得美好的感受。

照明设计师,犹如空间的魔法师,因为照明设计师的神来之笔,我们常常会觉得一座建筑或是一个空间“活”了起来,有了灵魂。

《光的构筑 建筑照明设计》一书,公开了方方工作室17年的照明设计私藏心法,从设计的分析构思,到手法的巧思妙想、疑难的推敲解决、项目的落地、效果的最终呈现,可谓干货满满,对于照明设计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们来说,是一本很好的灵感启发手册。

作者方方,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所所长。

方方从事照明设计17年,是高级照明设计师(国家一级)、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专业会员、北美照明设计师协会(IES)专业会员、中国照明学会专业会员,设计项目涵盖建筑照明、室内照明、文旅照明等。

作品及个人多次获得国内外专业类奖项,包括中照照明奖、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奖(IALD)、北美照明奖(IES)、美国照明设计奖(LIT)、伦敦设计奖(LDA)等。

深入解析方方工作室经典项目

精选方方照明设计团队近10年的15个建筑照明设计作品,比如杭州国家版本馆、富春山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上虞博物馆等,照明项目类别涵盖广泛,包括博物馆与展陈项目、办公与行政类建筑、酒店与餐饮类项目、商业空间等。这些作品曾屡获中照照明奖、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奖(IALD)、北美照明奖(IES)、美国照明设计奖(LIT)、伦敦设计奖(LDA)等。书中选取照片为全景与细部交替,专业拍摄水准,高品质呈现光影魅力。

一线照明设计团队工作流程揭秘

本书关注照明设计的手法和过程,充分展示方方工作室独特的照明设计理念以及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同时探索建筑化照明,有助于启发设计灵感。

图纸丰富,多维度呈现照明设计细节

书中收录平立剖面图、细部节点图、照明布灯图、实景图等,多维度呈现照明设计细节,展示从方案思考到项目落地的全过程。

特别汇编15+实用设计专栏

覆盖当下热门照明设计需求:间接照明常用的灯槽形式、建筑轮廓的照明手法、窗户照明的常见技法、台阶照明的常见技法、顶面漫反射照明技法、清水混凝土预埋灯等等。

参考资料《光的构筑 建筑照明设计》(著者:方方,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0 阅读:0

凤凰空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