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教育问题都是因为在教育中我们存在一些误区,父母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也存在以下的教育误区,就需要及时觉察,并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
误区一: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很多的家长都有这样的误区,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说的自家孩子一无是处。
每一个孩子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外向的孩子活泼兴趣广,内向的孩子安静慢热。不同的偏好让孩子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父母如果随意的将孩子们进行比较很可能是在拿自己孩子不擅长的部分,去和别的孩子擅长的部分做比较,这会极大挫伤孩子积极的自我认同,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的受损,越来越自卑。
那父母要怎样规避这样的误区呢?
父母可以试着去了解孩子特点,帮助孩子积极认同自己的长板,欣赏他们各自的优势,让孩子们对自己有了一定的积极的认同后,就要鼓励孩子们适度的发展自己的劣势。
例如外向的孩子可以试着对事物探究更深入一些,内向的孩子可以试着进行更广泛的尝试,这里切忌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就盲目的进行比较,甚至是拿孩子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相比较。
误区二: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信很多父母都深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的影响。随着孩子日渐长大,怕输的心理让人日益紧张,要不要让孩子参加兴趣班?该让孩子学些什么呢?不学些什么是不是就落后了?诸如此类问题让父母很是焦虑。
父母要怎样规避这样的误区呢?
寻找孩子可能具备的特色与优势,给予爱的滋养,让孩子能立足于自己的优势,有相对良好的状态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误区三:忽略孩子的感受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是对孩子好的,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感受,一个孩子如果从小被充分肯定,他们的感受得到家长的关注和理解,他们就会有很坚定地内在信念,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不断被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断被忽略,过分依从于外在的评价,就不能为自己提供内在的信念支持,甚至常常自我否定。
父母要怎样规避这样的误区呢?
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需要不断反省,我们是否想当然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
我们是否在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抱负,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按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孩子,逼迫孩子行走在我们自己以为正确的道路上;
我们是否未经孩子同意,就以为他们好的名义,擅自侵入他们的空间,漠视他们的隐私与尊严;
我们是否只是把孩子当成了我们自己向别人炫耀的工具,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有何意义;
我们是否常常给孩子制定各种规则,希望他们能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做事,最好是什么错都不要犯,按照我们的规划一条路走到底,走向家长眼中的光明未来;
我们是否能在孩子失败无助时,无条件的接纳他们,让他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在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爱的港湾。
一个孩子要成长为一个有爱、有目标、有尊严、有责任的人,一定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沉浸在被爱、被鼓励、被尊重的。
误区四:过度的晓之以理
在当下的养育环境中,我们也经常遇见晓之以理的空洞说教。很多父母经常把,“我和你讲道理,你怎么就不听呢?”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但往往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还可能让孩子反感,甚至心生厌恶。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听道理呢?这是因为孩子天然需要爱的滋养与回应,去发展安全的依恋关系,为今后的人际关系奠定一定的底色。
但是在现代的家庭中,可能由于受教育的缘故,或是生存的压力所致,家长往往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怀。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的链接常常受限,取而代之的是空洞的说教。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条件反射,可能一听到说教,立刻就有要逃跑的自动化反应,不能成为父母所期望的样子,反而有可能转向父母期望的反面。
也有的孩子会努力的成为父母亲期望的样子,但是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被压抑,迎合外在要求的自我和内在的需求之间常常冲突不断。完美主义和焦虑抑郁等状况都有可能发生。
父母要怎样规避这样的误区呢?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之前,要知道孩子们需要动之以情,加强情感的链接,需要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是被充分的看见的,有开心喜悦可以分享,有伤心难过可以被分担,有愤怒不满可以适当宣泄。
误区五:溺爱迁就,疏于管教
当然动之以情并不是放纵溺爱,过度放任迁就会使得孩子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停留过久。想要什么即刻就要被满足,不能延迟等待,不能承受一丝丝的委屈,稍有不满就有可能大发脾气,形成自恋自负自私的性格。
父母要怎样规避这样的误区呢?
父母需要恰当的引导孩子成长,在适度的挫折中内化必要的规则与限制;在充分理解与爱护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在不断明确自己的需求后,要引导孩子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付诸努力与行动。
误区六:轻易的给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出现一些状况时,会焦虑与担忧孩子是否患上了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内向的孩子因为不爱说话,在公众场合比较退缩,会让人担心是否是自闭症。
给孩子贴上一个问题的标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引导孩子发展却是一个缓慢的系统工程。
父母要怎样规避这样的误区呢?
内向的孩子融入集体的环境相对要慢一些,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中不容易表现优秀,父母需要恰当的引导他们,而不是以问题的视角轻易地给他们贴上标签。这样做不利于这些孩子自我的发展,自卑自我贬低自然就会表现出来。
我认为,每个孩子如同一粒落在家庭和社会文化土壤中的种子,父母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适当的环境支持,通过爱和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成长为与环境和谐的自己。你认同吗?
看完这篇文章,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每天分享育儿小知识,让你育儿路上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