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怎么来的?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搞不清楚很容易闹出笑话的

小橘子述文化 2024-01-15 19:24:13

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腊”的本义是“干肉”。岁末十二月有多种称呼,其中最为熟知的当属“腊月”,这一别称。因为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

腊月的渊源

要理解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首先要追溯到《周易》和《周礼》等古代经典中,那里有关于“腊”的记载。早期,“腊”的本义是“干肉”,与农耕社会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岁末十二月,天气适宜,正是制作腊味的最佳时机。因此,人们将这个月份称为“腊月”。

据民间传说,在这个月份的时候,人们通常会举行一系列的清除与祭祀活动,同时祈愿新的一年顺顺利利,五谷丰登。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开始准备年货,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好准备。

腊月二十五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在我国北方地区又称“小年”。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腊八节与腊八粥

腊八节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制作腊八粥,也称为“七宝五味粥”、“佛粥”等。腊八粥的制作涉及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寓意着吉祥和丰收。腊八粥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在《梦梁录》中就有相关记载。南宋时期,寺院设有腊八粥,而到了清朝,这一风俗更是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腊八节的举行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对新一年的祈福和期盼。

北方有一句俗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话意味着到了腊八节,就意味着马上要过年了。在北方人们还会泡腊八蒜,喝腊八粥,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厚的年味。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写到最后

腊月作为农历的最后一个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人们对美好期盼。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到腊月二十五的“推磨做豆腐”和腊月二十六的“杀猪割年肉”,再到腊八节的庆祝,每一项传统习俗都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最后就是,你还知道腊月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