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遇到了这样一件烦心事:她的女儿在学校和同学买卖文具等物品,大概“赚”了几十元钱。
后来被老师发现,老师认为是这个孩子“诱骗同学买东西”,要求写检查,盖手印,给同学道歉。
网友很苦恼:这种情况,是女儿的错吗?女儿是否应当为此事道歉?
我老二上1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在他的书包里发现了1个1元的硬币。我赶紧问他,钱是从哪来的。他说,“我赚的”。我非常吃惊地问他怎么赚的,他说,谁谁买了他的橡皮。
当时我就警铃大作,问他怎么想起来卖给别人东西的?儿子说,是那个同学主动买的,那个同学总是随身带着钱。
我有想到过和对方家长沟通,但是考虑到其一,我们没有班级群,如果找对方家长,势必就得通过老师,可是老师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其二,我儿子的推拉橡皮本来就不止值一块钱,那孩子也不算吃亏。
于是我就千叮咛万嘱咐,“以后和同学送小礼物可以,交换小礼物也可以,但是不许买卖了知道吗?”
儿子点点头,后来也没有再“卖”给别人东西。
我发现,从二三年级开始,孩子们就会进入某种“交换敏感期”。
孩子们用来交换的或许是奥特曼卡牌,或者是文具,或许只是手工叠的某个小作品。有的时候是以物易物,有的时候,孩子们会发明一些“代币”,比如星空彩纸之类的。
几张彩纸能换什么东西,会有比较有领导力的孩子进行规定,其它娃则是趋之若鹜。
所以经常在娃的书包中发现一些零零碎碎的交换品。一开始我会比较紧张,但当把每件物品的来龙去脉和交换规则问清楚了之后,就会比较淡定,甚至保持了几分尊重,不再干涉此类事情了。
实际上,对于小学阶段的娃,“买卖”行为不过是一种体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游戏,孩子更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新鲜感趣味感和神秘感,而不是利益关系。
可以说,这种行为对于孩子的社交,以及财商的提高都有益无害的。
学校为了避免引起纠纷,或者其它不必要的麻烦,定下纪律,不允许真实的买卖情况在校园发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此事无关道德!甚至说,如果事前没有相关规定,孩子甚至不能算是“违反纪律”。
再退一步讲,孩子可以为“给对方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道歉,但“诱骗同学买东西”的锅绝对不能背。
如果用星空折纸交换物品的行为,大人能理解成是游戏的话,用真正的货币去交换,就被解读为“误导和诱骗他人的钱财”,这是在用肮脏的心臆测纯洁的灵魂,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同理将没有归属权意识的孩子拿了东西的行为,叫“偷”;将尚无自控能力的娃攻击了别人的行为,叫“欺负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总之,行为问题可以规正可以批评,可以让孩子“承担后果”,但行为背后的意图,不可以轻易下负面的论断。将一切行为问题都上升到道德问题,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