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丨乡村也不应该被“定义”

新湖南 2024-06-21 07:50:30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易博文

6月16日晚,安徽省宿州先锋网发布《宿州市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第二批)》。公示的拟录用人员中,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苏博士的姓名在列,报考的是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职位。

如同当年北大才子陆步轩下海卖肉一样,苏博士的选择又一次引起了“会不会大材小用了”“或许并不熟悉中国的乡村”等这样那样的热议。对此,人民日报评论说:人才不应该被 “定义”,高学历人才能投身自己的专业领域,固然是学以致用,皆大欢喜;工作与专业不统一,也并不鲜见。时代舞台大,条条都是走得通的大路。

是的,人才不应该被“定义”,只要是感兴趣、有热爱、能胜任,干什么都能人生出彩。这位名校博士如果怀着一颗为公众服务的心,立志用平生所学改变现实,选择到基层去历练恰是最佳路径。同样,乡村也不应该被“定义”,这方广阔天地需要大量像苏博士一样有志、有为的高层次人才去书写壮丽新篇章。

成功的人生不会自我设限,发展的乡村也需要刮目相看。被我们“定义”了的乡村,是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家家户户温饱不愁,但是老人孩子多,仍然相对落后。这没有错。但我们更要看到,随着农村户籍制度和农村集体用地的放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城里人到乡下定居、旅行,一个由城市定居或不定期旅居人口、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留守人员组成的乡村人口新格局将形成,城乡差距正在缩小。被我们“定义”了的乡村,是实行了集中育秧、机器插田、无人机施肥打药、收割机脱粒,但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收益不高。这没有错。但我们更要看到,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等政策鼓励下,种植养殖大户们加速崛起,乡村也散发出财富的迷人魅力。还有产业正在优化升级、物流配送体系日益健全、城乡融合深入推进等等。乡村的未来,无可限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四十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之路,从此迎来了又一场“乡村巨变”。十多年前,一场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圆了中华民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夙愿,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相信一系列改革举措必将让乡村变得更加令人憧憬!乡村不应被“定义”,也不会被“定义”。

苏博士还带了个好头。连2024QS世界大学排名第5位的著名综合研究型大学博士生都在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去?勇敢追求梦想、不被世俗束缚,恰恰是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最可贵的品质。北大才子陆步轩赚得了百亿身家,又焉知苏博士不会收获一个成功的人生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