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够听到“4万万同胞”这个词。
这虽然是个泛指,但是不难看出在清朝末期的时候,中国人口至少已经达到了4亿,别看4亿相比如今的14亿高不到哪去。
可在当时那个科技落后、农业发展也不够先进的时代,靠着现有的耕地能够养活超过4亿的人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但很少有人知道,从康熙到乾隆历时百余年,人口就从千万暴涨到了4亿,背后意味着什么?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政策支持百姓多生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的多子多福,但是因为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有限,很难养活大量的人口。
这就导致古代的总人口数量一般都维持在1亿以下,即便是唐朝盛世人口也不过才7000多万。
但清朝不一样,最开始清朝初立的时候,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战乱,人口大幅度的减少,到最后仅剩下1400多万的人口。
后来经过了康熙、雍正、乾隆等多位明君的治理,清朝才迎来鼎盛时期,人口一路暴增到了4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和当时清朝的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康熙年间,皇帝平定三藩。
这一系列行动让国家整体更加的安稳,也有利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长期的和平激发了老百姓的生育欲望。
为了降低百姓的负担,康熙推行了“永不加赋”的政策,这一政策让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减少,也是在变相的鼓励生育。
后来康熙下令实施摊丁入亩的政策,等到了雍正时期这一政策开始普遍推行,普通老百姓受利较多,推行的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非常大。
在过去的朝代,普通农民种地是要定期纳税的,而这个税收是按家庭人口来计算的,也就是所谓的丁税制度。
一个家庭生的孩子越多,要给朝廷交的税就越多。
在这种政策的限制之下,家境不够宽裕的人往往都不会无止境的生孩子,这也限制了老百姓的生育。
但摊丁入亩不一样,这个制度表明,不论这个家多出多少新生人口,最终朝廷向他们收税,都是按照家庭所拥有的田地亩数来征收的。
既然生多生少已经不影响自己要交的钱,那么老百姓在生孩子方面肯定就更有信心。
毕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普通的家庭一般都认为人多力量大,孩子的兄弟姐妹多了,这个家庭才会更有实力,不容易被人欺负。
既然各家各户都不会因为生多了孩子要多交钱,那么有实力的肯定会多生。
等到乾隆时期,受惠于各类政策的普通老百姓,生下来的孩子也渐渐长成,又因为社会安定经济也较为繁荣,人口的增长也成为了大势所趋,后来的“4万万同胞”也就成为了常态。
二、物产丰富养得活人当然清朝的人口能一直维持这么多,不仅得要老百姓敢生能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必不可少。
那就是有要有足够的食物,去养活这群多出来的人,不然老百姓生得再多到最后养不活,人口也不可能暴涨到这种地步。
早在康熙时期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老百姓要想养的活自己的子女,就得有足够的土地。
因此康熙在位期间,并没有组织过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清查事件。
就是因为康熙知道,老百姓生了孩子就需要多的土地去养孩子,民间会大量开垦荒地,他们不做登记就不用纳税,康熙对此是有些放任的。
换句话说,他是充分让农民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开荒谋生。
不仅如此,康熙也很重视水利农田的建设,在位期间修立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就是为了保证农业产量的稳定性,而且他还亲自开垦实验田,后来还培育出了早育稻这种比较高产的水稻。
等到了雍正时期,也一直在延续着康熙的政策,甚至雍正还主动鼓励百姓开荒。
地方官员还有一个硬性的考核标准,那就是开垦的土地数量,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目标。
只不过因为雍正这方面的要求太过死板,以至于有些官员开始弄虚作假,编造数字欺上瞒下。
等到乾隆登台之后,他也很重视农事,甚至将这一方面作为官员前途的一种考核。
这方面乾隆也比较灵活,并不是一定非要让他们各地的粮食达到多少数目才算达标,而是希望这些官员能够发散思维,引进一些更适合当地的作物。
因此基层官员就有了更大的机会。
那些基层县官一般都出身于民间,虽然不至于个个都是弄庄稼的好手,但田里面的那点事,他们还是懂一点的。
正是在这种官场氛围之下,有不少官员都开始各显身手。
有山东的官员将蚕带到了贵州,结果贵州还真因此产出了丝绸,丝绸品质还不错,一度能和蜀锦一争高下。
其他地方的一些官员也开始寻找一些有利可图的农作物,比如茶叶、水果、花卉等等之类的。
在农事大兴的情况之下,民间的一些人也挺看重这方面的相关事物,因此有在海外跑商的人带回来了番薯。
番薯这种东西在在明朝其实就已经引进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得到重视。
番薯在培育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算太高,是一个很好伺候的农产品,平日里老百姓只要随便把它往地里一丢,它就能自己生长。
相比于需要耗费人力物力的稻谷和小麦,番薯种起来更省心,而且最后获得的成品产量要远远超过传统的农作物。
除此之外,和番薯一起帮了清朝人一把的,还有土豆和玉米这两种农作物,两者各有各的优势。
土豆淀粉含量足,吃了之后饱腹感更强,而且土豆耐寒,在北方种起来更方便。
至于玉米它耐旱,虽然不至于能够大规模种植,但玉米的存在就可以让中国的一些山丘地区被利用起来,也是变相地在扩大耕地面积。
这也是为什么在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乾隆时期依旧能够供养上亿的人口。
三、人口的死亡率下降清朝的人口能够稳定增长,除了政策和物质的支持,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新生儿出生之后存活率一般都比较低。
但清朝时期却非常注重医学知识的普及,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是得过天花的,但他却没有被天花带走生命,反而是成功熬了过来。
天花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天敌,不止在中国,放眼整个世界,被天花夺去生命的历史人物也有不少。
像德国皇帝约瑟夫一世以及英国女王玛丽二世、清朝的铁帽子王多铎。
这些人物作为统治者,本来是配备着那个时代最顶级的医疗团队的,可即便如此他们都逃不过天花的魔爪,那么普通百姓所遭遇的伤害更是难以想象,甚至有数据表示,在历史上有近5亿人死于天花。
人类一直在和天花战斗,但真正将痘苗接种推广开来的却是康熙。
他在位期间直接将种痘这件事,提高到了国家的层面,有效抑制了天花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儿童作为天花极易侵扰的弱势群体,也因此成功减少了染病的几率,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清朝人口的增长。
而且康熙此人不仅重视天花这一项疾病,对于其他疾病他也非常的看重。
他这个人不像其他的皇帝一样想要求什么长生不老,他比较尊重自然,平时生活也比较养生,这就导致他对医学更加重视。
康熙年间,清朝的医疗体系发展得很好。
不仅是皇家的太医院职能比较完善,连地方的医疗体系也一直在加强,比如设立的地方医疗库,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后来的雍正和乾隆也一直很重视这方面,因此在他们的在位期间,清朝整体的医疗体系相比于过去,都是相对比较完善的。
正因此间接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促进人口稳定健康的增长。
结语回顾历史不难看出,清朝的人口暴涨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任何一个时期,人口都是重要的资源,人口多了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
但人口多了,也会随之引申出一些问题,处理好新增人口的生活问题,让人民真正的安居乐业,才能减少社会的动荡。
后期晚清政府会一直走下坡路,除了因为闭关锁国,一方面也是因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新增的人口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对社会的不满在增加,促进了王朝的进一步崩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