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无人”的竞赛,先刹车的将成输家

锌刻度 2024-07-24 13:50:21

今年春节,旧金山唐人街的烟花爆竹烧掉了一辆价值百万的电动车。这辆车是由捷豹I-Pace改装而成,隶属于Waymo的自动驾驶汽车。

自去年8月美国旧金山批准Robotaxi在全区域全天候商业化运营以来,自动驾驶汽车和公众的摩擦就从未间断,躺路上、在前盖上放障碍物等给Robotaxi找茬的做法也屡见不鲜。

但即便如此,美国政府也未曾踩下刹车。今年3月,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批准了Waymo在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扩区计划,新增运营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336万人。

美国正在加速抢占自动驾驶高地

早在2013年,美国就颁布了首个关于自动驾驶分级的政策法规《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确定了L0-L4的分级标准;至2016年,美国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促使无人驾驶汽车顺利测试。

在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监管的“一路绿灯”之下,美国自动驾驶正在猛踩油门向前冲。今年5月,Waymo公司宣布,其Robotaxi服务在美国凤凰城、旧金山和洛杉矶三个城市,每周已完成超过50,000次付费出行。另外,在包括奥斯汀在内的四个城市,也已经提供了累计超过100万次的出行服务。

无独有偶,电车巨头特斯拉也强势入局自动驾驶。今年4月,马斯克受邀访华,全力推动其完全自动驾驶软件系统FSD在中国的进展。如果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170万辆汽车都装载FSD,那意味着其可以获取到海量的高质量接管数据,加速自动驾驶系统的迭代升级。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也将于今年10月发布。

不仅如此,美国还积极通过资本布局全球自动驾驶业务,试图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今年5月,英国自动驾驶大模型初创公司Wayve.AI获得了一轮10.5亿美元的融资,新投资方是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原投资方微软继续跟投;6月,加拿大自动驾驶卡车公司Waabi,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和英伟达等,公司计划 2025 年部署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卡车。

技术竞争,慢一步则全盘输

当前,是自动驾驶大规模应用的前夜,也是自动驾驶技术竞争的窗口期,战场早已一片焦灼,慢一步则全盘输。

今年2月,苹果宣布放弃造车,这个投入十年、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泰坦计划”,在惋惜声中迎来流产结局。业界评价,低估完全自动驾驶难度,或许是苹果汽车开发失败的原因之一。2022年,加利福利亚州机车辆管理局(DMV)公布《2022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苹果在26家自动驾驶路测单位中接管频率(越低越好)排名倒数第一,年度人工接管次数达到了惊人的5982次,比剩余25家企业加起来的两倍还多。

同样在这一年,7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在加州道路上测试了自动驾驶汽车,其中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和安途更是获得了完全无人驾驶(Driving Testing)牌照,被允许不带安全员测试。这一进展引发了不少美国议员的担忧,运输部部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r Buttigieg)更是公开表态,“就像人们对电信或TikTok的担忧一样,人们也对(中国)交通技术感到担忧。”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中美竞争的新焦点。

业界已有共识,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顶级应用场景,也是大模型首个真正的杀手级应用。但大模型的升级迭代离不开数据输入,自动驾驶的规模越大、运营区域越广、频率越频繁,能收集到的路况、行人、车辆等数据才能越丰富,有助于形成正向的飞轮效应。

在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正引领着一场全产业链的变革。当汽车从单一的交通工具,进化成集感知、规划、决策于一体的汽车机器人,将驱动传感器、零部件、整车制造等技术的全方位升级。

值得庆贺的是,尽管美国的自动驾驶起步更早,但尚未在技术领域占据领先优势,中美仍处于并驾齐驱的态势。而在这场关乎未来科技主导权的竞赛中,谁能率先拉开身位,拿到话语权,政策的导向与支持将成为关键。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