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朝军舰济远、广乙号。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丰岛海战的同一天,日本陆军约四千人由汉城出发,进犯牙山附近的成欢驿。
7月28日,清军在成欢驿与日军交火,甲午战争的第一场陆战——“成欢驿之战”打响。
这场战斗的知名度不高,但却很有参考价值。
因为从这场战役中,我们可以以小见大,了解清朝军队的实际面貌。
当时,驻守牙山的清军大约四千人,分属叶志超和聂士成指挥。
叶、聂二人在听说丰岛海战的消息后,都预料到了日军下一步必然会进犯牙山。
所以开战之前,他们做好了战斗准备。
聂士成放弃牙山,退守成欢驿。叶志超则驻守松州,与聂部形成犄角之势。
事情到这里,一切都正常。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那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首先,有侦查员来报,说:“倭队聚梁川、水原,众约三万”。
日军其实只有四千人,但侦查员竟然把对面兵力足足夸大了七倍!
如此糟糕的业务水平,我严重怀疑此人是走后门进来的。
听了错误情报后,叶志超和聂士成的第一反应都是不信。
可是他们又不敢不信。
如此一来,仗还没开打,清军就已经人心惶惶,误以为敌人好几万,盘算着打不过就跑。
7月28日夜,日军先头部队进入战场,战斗一触即发。
由于聂士成早有准备,提前派天津武备学堂学生于光炘率三百人在日军的必经之处设下埋伏。
所以开打之初,清军在形势上略占上风。
据史料记载,日军中埋伏后,领头的松崎大尉被当场击毙。
见指挥官死了,日军惊慌失措,进退失据,拥塞路中,被清军击毙击伤几十人。
可是初战告捷后,负责增援任务的清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而日军的主力此时赶来,依仗人多势众,对清军发起疯狂反扑。
于光炘带着设伏部队,苦苦坚持一小时之久,终因众寡悬殊,后援不继,被迫撤退。于光炘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那么,清军的增援去哪了呢?
说起来相当无语。
增援的清军由于不了解地形,在行进中遇到了一片沼泽地,不知道怎么绕过去。结果这些人直接就回去了。
稍微正规一点的军队,都知道战前要踩点。
哪怕在战斗中遇到意外情况,也可以找当地的朝鲜百姓帮忙带路嘛。
哪有战前不踩点,连地形都不了解。等到开打之后就直接缩回去的道理?
然而,当时的清军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29日,日军对聂士成发起正面进攻,聂率部抵抗,战斗十分激烈。
突然,日军一支部队迂回到了清军的右翼,聂士成顿感不妙,指挥所部退守公州,打算与叶志超会和。
可是叶志超这时候已经抛弃公州,向北逃去。
临走之前,叶志超慌慌张张,将大量粮食和装备舍弃,白白便宜了日军。
叶志超
聂士成对此很无奈,只好跟着跑。
两军在半路汇合,“一鼓作气”,足足跑了四百里,直接退到了平壤。
仗打得这么窝囊,战后应该要总结教训。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该杀的杀!
失败不可怕,只要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亦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未来可期。
然而成欢驿之战后,清军却没有任何教训总结。
作为负责人之一的叶志超,在战后讳败为胜,给李鸿章拍去电报,说什么“倭兵漫山遍野,约近二万,枪炮弹如骤雨”。
他自己指挥得当,“血战六时之久,倭兵死一千数百名”,打得“倭先逃遁”。
可实际上,日军伤亡还不足百人,而清军伤亡至少也有两百。
夸大了十倍的战报,李鸿章在看后,不仅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还嫌叶志超的牛皮吹的不够大。
李鸿章随即大笔一挥,把“倭兵死一千数百名”,改成了“叶军屡胜,倭死二千多人,叶兵死二百余人”。
建议朝廷给叶志超加巴图鲁头衔,赏穿黄马褂,担任驻平壤清军的总指挥。
打了败仗不认真总结,却讳言存在的种种问题。
如此欺上瞒下,接下来的战斗也就可想而知了。
8月1日,清政府对日本宣战。
第二天,日本政府也发布宣战诏书。甲午战争正式开战。
之后的一个多月,日本陆军因为要休整,以便于对驻守平壤的清军发起决战。
所以,战争重心便转移到了海上。
8月10日,日本海军对威海卫和刘公岛发起偷袭。
这一事件,标志着甲午战争的战场扩大到了中国本土,已不再仅限于朝鲜半岛。
消息传到京城后,朝野哗然。由于光绪皇帝担心日军会在渤海湾发动登陆作战,直捣北京。
于是,李鸿章便将北洋舰队从朝鲜调回,巡航渤海。
此后半月,北洋舰队就一直在渤海水域巡航。没时间休整。
到了九月初,清朝这边渐渐发现日军没有直捣北京的企图。
而光绪的判断错误,也导致了两个不利影响。
首先是北洋水师龟缩渤海,放弃制海权,让日本可以放心大胆的从国内调兵增援前线。
再就是长时间的巡航,也影响了北洋水师的正常休整和装备更新。
比如丁汝昌当时就想把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的4门120毫米口径速射舰炮,安装到火力较弱的经远舰和来远舰上充当艉炮,增强火力。
但因为要巡航,这个事情就一直拖着没处理。
9月5日,日本陆军完成休整,连续在凤山郡和中和郡发动攻势。
这两场小规模战斗,由于叶志超的无能,清军都是不战而溃,给日军拱手送上了大量弹药补给。
尤其是中和之战,清军被几名路过的朝鲜老百姓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日军来偷袭了,胡乱开枪。结果导致自己人大混战,死伤一大片。
日军拿下中和郡后,距离平壤已不足百里。
平壤形势
这时候的平壤,清军大约13000人,分属多个系统。
除了叶志超部外,还有马玉昆的毅军,卫汝贵的盛军,左宝贵的奉天练军,聂士成的芦榆防军,以及江自康的仁字营等杂七杂八的部队。
参与围攻平壤的日军,号称一万六千人,但实际没那么多,兵力要少于清军。
正常情况,清军是守方,又有坚固的工事。并且物资还很充沛,足以供应一个月以上。
这样的条件,清军完全能与日军一战。
然而,从之前的成欢驿之战、凤山之战和中和之战也能看出,分属不同系统的清军,联合作战能力很低下。
并且作为主帅的叶志超,他也没有死守平壤的决心和勇气。
每当有人建议他主动出击时,他就拿出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作战命令,阻止别人出城出击。
就这样,清军在大好形势下,丧失了主动权,被日军死死围在了平壤城中。
9月14日,日军两个支队在平壤北面发起攻击,攻占了城北山顶清军控制的营垒数座。
左宝贵亲自督队争夺,但受叶志超掣肘,未能成功,只得率部退入城内。
当晚,叶志超见城北形势危急,主张弃城逃跑,他说:“敌人乘胜大至,锋芒正锐,我军弹药不齐,地势不熟,不如各整队伍暂退叆州,养精蓄锐,以图后举。”
左宝贵见叶志超要跑,坚决反对。
左对叶说:“朝廷设机器,养军兵,每年消耗金钱数百万,正是为了今天,若不战而退,何以报国?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
左宝贵认为,不在朝鲜挡住日军,战火就要烧到国内。平壤之战,就算打不赢,我们也要拼死一搏。消耗日军。
但叶志超不这么认为,他可没有左宝贵的家国情怀。
他认为朝廷对淮军的态度一向是鸟尽弓藏。若与日军决死一战,纵然战胜,自军必大损。
我叶志超统帅的人马,虽名为大清之兵,但实为李中堂之兵也。若所率兵马不存,李中堂在朝堂之上将如何自处?
既然李中堂把兵马交给了我,那我就要对李中堂负责,为其保全实力。只要李中堂在朝中地位仍在,我就有路可退。
见叶志超满脑子只想跑路,左宝贵也没办法,只得一面操心战事,一面派亲军监视叶志超,防止其逃跑。
主帅失去作用,清军在之后。可以说是各自为战。这也为平壤之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日本画家笔下的平壤之战
9月15日,日军兵分三路,同时在大同江南岸的船桥里、玄武门外的牡丹台、以及平壤城西南对清军防线发起进攻。
战斗中,马玉昆率毅军扼船桥里,打死打伤日军400多人。
这场战斗,被评价为清军在“甲午战争的陆战中,打得最好的一次战斗”。
而日本人也为此作诗哀叹道:“此役不克旗下死,呜呼苦战船桥里”。
城西南战场,卫汝贵的盛军主动向日军发起冲锋,死伤一百多人。
见出战不利,清军马上转攻为守,依靠堡垒坚守,使得日军难越雷池一步。
玄武门方向,清军在左宝贵的指挥下,也是凭险拒守。
但因为玄武门是日军的主攻方向,左宝贵找叶志超借兵,叶不理会。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作为平壤城制高点的牡丹台,还是被日军夺了去。
见牡丹台失守,左宝贵为表示誓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身穿黄马褂,继续指挥战斗。
然而他的黄马褂,在战场上过于显眼,吸引了日军注意。
最终,左宝贵中炮阵亡,战死沙场。
左宝贵牺牲后,日军在牡丹台架设大炮,向玄武门轰击。
想当年,李如松率明军收复平壤时,用大炮把日军轰得跟孙子一样。如今却倒过来了。
很快,玄武门的城楼就被击毁,日军趁机发动突击,攻占玄武门。
不过,日军在向城内推进时,遭到了城内清军的狙击。
入城日军搞不清虚实,为了保险起见,便又退了出来。
日本画家笔下的平壤之战
此时,战场形势仍然是胶着状态。
大同江南岸战场,马玉昆击溃了日军进攻,获得胜利;
西南战场,胜负未分;
日军只在城北玄武门战场占据上风,但日军这时没有入城。
并且,当时日军的弹药、粮食都已经耗尽。而清军弹药、粮食充足,至少能坚持一个月。
另外,15日那天还下了一场大雨。日军是冒雨露宿,处境极为困难。
如果清军决心坚守,战事犹有可为。
但是,牡丹台、玄武门的失守和左宝贵的阵亡,让叶志超吓破了胆。
没有了左宝贵的制衡,叶志超当即派人打出白旗,乞求日军罢兵。
当然,叶志超这时候打出白旗,只是幌子,他的真实意图是逃跑。
所以当日军停止攻城,正准备受降时,叶志超立即撒丫子跑路,率本部人马逃出平壤。
这次逃跑,叶志超又是慌慌张张,丢弃大炮48尊,各式枪械一万余支。真可谓崽卖爷田心不疼。
日本画家笔下的平壤之战
叶志超带着部队临阵脱逃,其他几路清军自然无力坚持,也只能跟着跑。
接下来的几天,清军可谓一溃不可收拾。
9月16日,叶志超逃至安州时,聂士成向他建议:不能再跑了,否则战火就会烧到国内。安州这个地方地形险要,是可以进行防御阻击的地方,在这里进行固守,一定能击败日军,转败为胜。
但叶志超听不进去。他此时已是惊弓之鸟,只想逃跑。
没办法,各路清军只好继续撤退,一路狂奔500余里,直接逃过了鸭绿江。
其实甲午年的这场平壤之战,清军有明显优势。
一方面,日军因为战线拉的太长,加之又不得朝鲜人心。已经处于断粮状态。而清军粮草充足。如果能多坚持几日,首先扛不住的肯定是日军。
当时日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就说:“万一战局极端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擒,宁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儿之气节,保全日本男儿之名誉。”
虽说这是战前的激励之言,但却也透露了山县有朋对拿下平壤并没有绝对把握。
另一方面,朝鲜军民基本都支持清军,他们“箪食壶浆,馈遗不绝”地帮助清军。
再一方面,李鸿章当时也已经安排北洋水师从国内调来了四千援军和大量辎重。
但凡清军能多坚持几天,战局也不会变成后来那个鬼样子。
然而,作为主帅的叶志超,毫无战斗信念,以致坐失好局。
据史载,叶志超是个孤儿,自幼父母双亡。小时候为了生活,曾经放过牛,做过杂活。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叶志超参军,追随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
在此期间,叶志超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屡建战功。有一次与东捻军作战,他冲入敌阵,与捻军贴身肉搏,虽身受矛伤,但仍裹创力战,表现得极其英勇。
像叶志超这种无权无势的人,能从小兵做到直隶提督,且深得李鸿章的信任,就证明他绝非软柿子。
只不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捻军被镇压后,清政府按照裁湘军的套路,对淮军也进行了裁撤。
当时,朝廷只定裁员名额。至于怎么裁,朝廷不管,由李鸿章自己负责。
按理说,这种裁撤方案对淮军也有好处。
李鸿章可以裁汰弱旅,只保留精锐,利用有限军费,走精兵化路线。
只要淮军骨干不受损失,随时都可以扩充为大军。毕竟大头兵是永远都不缺的。
但奈何人情社会,你懂得,任何变革最终都会或多或少地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
裁军之初,李鸿章原本是想“留其精锐、汰其软弱”。
可是裁着裁着,就变成了“谁没钱就裁谁,谁与上级关系不好就裁谁”。
到最后,很多在地方驻防的淮军,沦为了养老院。兵营内全是关系户。
当兵的成天混日子,当官的也不关心军队训练。整个淮军暮气沉沉,变得与绿营相差无几。
叶志超深受李鸿章重用,其所带之兵虽然是精锐淮军。
然受环境影响,至甲午之前,他整个人的心态也变了。
如果对手只是乌合之众,他或许还有拼死一搏的勇气。
但如果是经过近代化武装的日军,他就底气不足了。
当时,不止是叶志超。很多原本骁勇善战的淮军将领都出现了明显的指挥能力和精神面貌的退化。
对此,《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曾感叹道:功臣宿将,入了官场,暮气已深,嗜好渐染,再叫他出去杀贼,也已然是杀不动了。
由此来看,叶志超的无能,其实也是李鸿章纵容的结果。
作为清末最大的军头,李鸿章也不希望叶志超拼光老本。如果淮军拼光了,就算甲午之役,大清能侥幸战胜日本,淮军战后也很难恢复实力。
相反,只要淮军实力还在,清廷就不敢动他李鸿章,淮系诸君就仍能富贵荣华。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大清玩完后,袁世凯接过李鸿章衣钵,以淮军为基础,组建北洋系,又统治了中国16年。
至于丢人现眼的叶志超,他的判断也没错。
1895年,虽然光绪帝下旨,革除了叶志超的职位,还交由刑部审判,给他判了个斩监候。
但在李鸿章的运作下,叶志超最终还是获得赦免,于1901年在老家病死。
然而,“小圈子”得利,却是整个国家的不幸。
丢失平壤后,清军退出朝鲜半岛,完全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
而日军则得以据朝鲜为跳板,向中国辽东发动进攻。
当然,这是后话。
纵观这场失利,清军之所以一溃千里,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李鸿章“消极防守”的态度,让清军丧失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其二是淮军腐化严重、组织涣散,导致参战官兵大多怯战,每每当战场出现不利情况时,便放弃阵地,群体溃逃。
第三是用人不当,李鸿章挑选的主将叶志超,从头至尾,只知道逃跑,怯于迎战。导致整个战事都是兵败如山倒。
说到底,李鸿章要负主要责任。
他的小心思,负面影响太大。不仅影响了甲午陆战,也影响了后来的黄海海战。
所以啊,中国古代战争,士气最重要,特别是大部队,主力军,别看人数最多,但职业化程度最低,打好了,他跟着冲,打不好,他带头跑,两军交锋,接触的是点,崩溃的永远是面,千把人把几万人的部队冲垮掉,是完全可能的。大部队就是储备,用不上的话,就是来跑马拉松的。
满鞑窃取中华,八旗兵享受高福利,见风使舵打仗逃跑保命要紧。[呲牙笑][鼓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