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再好,也不要帮儿媳这三种忙,不但不会被感恩,反而拉仇恨

学变思维 2024-01-29 20:57:52

一个家庭里,整日风波不断,最常见的问题根源在哪里?

作家李爱玲有段总结一针见血:“现在很多婚姻的现状:一边是不懂得退出的父母,一边是不知道拒绝的子女。原本两个人的婚姻,硬生生变成了六个人的角斗场。”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都陷入了这样的矛盾闭环中。

而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避不开的经典问题。

很多时候,家庭关系乱了顺序,关心帮助失了尺度,就会让鸡毛蒜皮的小事演变成不可化解的大事。

人心渐行渐远,日子越过越难。

人老了,牵挂子女实属正常,但若是不知分寸,没有边界感,迟早会好心办坏事。

儿女成家后,作为婆婆,不管多么关心,也别帮儿媳这3种忙,否则落下埋怨,家宅不安。

别帮忙处理家务事保持适当的距离

心理学上曾提出过一个理论:浆糊逻辑。

大概是说,人与人之间相处像浆糊一般,没有边界,没有距离,时间久了,矛盾越搅越乱,迟早有一天要爆发。

其实家人之间相处也是如此,彼此之间靠的太近,不留一点空隙,终成一场灾难。

邻居李阿姨60多岁了,原本应该开始享受安稳的退休生活,可却把日子过成了“鸡飞狗跳”的局面。

儿媳刚远嫁到他们家的那两年,小两口感情很好,一年到头也很少吵架。

夫妻之间每天朝夕相处,时间久了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产生一些口角。

但因为彼此相互理解,感情一直很稳定。

去年李阿姨生病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出院后为方便照顾,就搬去和儿子儿媳同住。

从那时起,常常大晚上还能听到他家传出的争吵声,闹得不可开交。

后来闲聊时听她说起,才知道这些矛盾的根源在哪里。

平日里,她儿子经常出去和朋友聚会喝酒,大半夜才醉醺醺的回家,有一次还因为喝太多伤到了胃。

儿媳为此很是担心,便想劝解两句。

可夫妻两人却大吵一架,她儿子摔门而出。

李阿姨听到两人的争执后,想上前主持公道,一开始就是埋怨儿媳不该管得太多,伤了夫妻情分。

过节时,儿媳好意给家人买了礼物,可她却不合时宜地指责年轻人不懂节俭,不如自己帮他们保管钱财。

有时候,小夫妻只是拌了句嘴,她都会站出来主持公道,非要帮忙分出个“谁对谁错”。

从柴米油盐,到生活琐事,李阿姨事事都想掺和其中,本来都是很小的家务事,最后都变成解不开的心结。

不久前一次纷争后,儿媳崩溃大哭,表示远嫁后再也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提出了离婚。

有句老话说的很对:“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好的距离是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煲好一碗汤,送到儿女身边,汤的温度刚刚好,不烫不凉,孩子喝了身体暖了,心里也舒服。

父母子女的距离不远不近,矛盾才会有减少的可能,关系才有缓和的机会,感情才会有升温的空间。

儿子成家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日子,夫妻之间,吵吵闹闹是小事,磕磕绊绊是常态。

身为婆婆,千万不能越了界限,更不要随意掺和,否则激化了矛盾,家就散了。

做一个聪明且有边界感的老人,把握好关心的尺度,控制好彼此的距离,自会家和万事兴。

别干涉孙辈的教育 一味溺爱败家风

心理学家海灵格说的很对:“家庭当中有正确的序位,才能有健康的家庭环境。”

一旦关系错了位,每个人都站在了错误的位置上,家里的天平无法保持平衡。

久而久之,就会压垮门风。

而对一个家庭而言,最怕的不是贫穷,也不是没房没车。

而是老人惯坏孙辈,溺爱失去底线,教育出现问题,逐渐毁了后代。

综艺《婆婆和妈妈》中,有一幕引发全网热议:

演员黄圣依带着婆婆和儿子,去一家陶艺馆学习制作过程。

黄圣依和婆婆在制作的过程中,儿子却在一旁捣乱,故意将展示品打碎。

黄圣依见状,立马上前教育儿子,可孩子却在此时撒起了泼,躺在地上连哭带闹。

奶奶看到孙子被批评后两眼含泪,立即心软表示:“没事儿,打碎东西多少钱,我来赔,咱们赔得起,你别吓唬孩子。”

奶奶的宠溺,而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哭声越来越大,却没有半点悔改的意思。

黄圣依无奈地向婆婆解释:“这是原则问题。必须让孩子意识到错误,还应该道歉,否则之后还是会这样。”

可奶奶心疼孙子,不仅不教孩子是非问题,还贴心地哄道:“别哭,你想吃什么好吃的,奶奶都给你买。”

场面一度陷入僵局,婆媳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在场的每个人都面露不快。

不禁想起郭德纲说过的一句话:“天下爹娘没有不疼孩子的,但是你宠着,外面的人不会惯着。你把孩子管好了,外面的人才不会说他。”

作为家里长辈也是如此,没有爷爷奶奶是不疼孙辈的,但惯得太过,就是毁掉孩子的第一步。

你若是总出于“爱”的目的干涉孩子父母的教育,迟早会将孙辈的小毛病惯成大祸患。

没有规矩的家庭,难以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没有教养的家风,难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没有良好家风的树立,家族便难以走向兴旺发达。

安徽的周氏家族后代才俊辈出,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言传身教。

周家世世代代,长辈都要为晚辈起到模范作用,而且周家还很注重家风传承,家教严明。

到了一定年纪,在爱护孙辈的立场上,该退场时请及时退场,把教育的权利交还给父母。

对子孙后代最好的爱,就是给予他们应有的教养、责任,陪伴他们走向美好的将来。

疼爱有底线,教育有原则,将优良家风代代相传,比留下万贯家产更珍贵。

别随意指点生活习惯各自安好事事顺

作家武志红在《中国式的情与爱》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婆婆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喜欢给儿媳挑刺。

儿媳打扫完卫生,她立马责备对方:“没打扫干净。”

儿媳休息时,看到儿子在忙碌,她就冷嘲热讽:“这个妻子做的真享福。”

儿媳忙于工作,她就埋怨不停:“如此不顾家。”

平时小两口工作忙,家务活都是共同分担,彼此都很体谅对方。

可婆婆却不乐意,隔三差五就去家里检查。

一个周末,夫妻俩好不容易有个休息的时间。

婆婆却突然上门指点,怪儿媳太懒,不洗衣服不做饭,还不收拾家里。

儿子看不过去,对自己的母亲说:“妈,我很爱你。如果你以后想这份爱继续且不减分,就别在我家里闹事。我希望你知道,这是我和媳妇的家庭,你和爸爸才是一个家庭……”

一番话说完,婆婆虽然不太高兴,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随意插手过他们两口子的生活。

日子终于变得风平浪静,夫妻俩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偷影子的人》中有句话说的很对:“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提出建议”,对于对方的生活而言,就是过分的“指手画脚”。

你以为的用“过来人”身份指教,对于对方的人生而言,就是毫无分寸的“打扰”。

一代人有一代人适应好的生活习惯,一代人有一代人所要扛起的生活重担。

作为父母,多一点包容理解,少一点肆意掺和,一家人才能和和美美,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不过分热情,不过度干涉,才是家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人到晚年,与其将目光放在儿女的生活上,不如将视角放在充实自己的余生上。

量力而行坚持锻炼身体,闲暇时和老友相约旅行,平日和老伴聊聊过往,生活乐得自在。

父母有父母的天地,子女有子女的幸福,留有空间,各自安好,一切就顺了。

于丹说:“《禅宗》里有一种人生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无论是亲人之间还是朋友之间,最高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婆媳之间,更应如此。

距离得当,保持分寸,放下责备,拿起包容,家人之间的欢笑自会越来越多,一家人才能越过越好。

人老了,少操点心就多点快乐,不为琐事忧愁,是收获幸福的源头。

愿你过上最美好的老年生活,家庭和睦,儿女孝顺,欢笑常在。

11 阅读: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