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杂诗七首·其一》,如梦初醒,人生的千百态

诗读百夜 2024-02-03 22:58:43

杂诗七首·其一

黄庭坚

作者: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世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珍惜和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蘧庐是古代的一种临时住所,作者以蘧庐为喻,形象地描绘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出对人生的珍惜和感慨。绿鬓描述了乌黑有光泽的鬓发,代表年轻时的美好,而“疏”则意味着失去,作者用“绿鬓疏”这一形象描绘了世事的磨难和岁月的无情。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这两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前一句以得鹿比喻人生中的成功和荣誉,而后一句则以梦为鱼比喻人生的虚幻和无常。通过这两个比喻,作者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人生中真正能够获得成功和荣誉的人并不多,而大部分人都是在虚幻和无常中度过一生。

诗情诗景: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我如同一叶无依的孤舟,漂泊在浩渺的天地之间。岁月如梭,世事如梦,曾经青春洋溢的头发,如今也渐渐疏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我望向那尘世的喧嚣,寻找那真实的得鹿者,却发现寥寥无几。或许,我们都在这尘世中迷失了自我,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梦中的鱼,游弋在虚幻与现实的边缘。

1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