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周穆王征伐犬戎之战一无所获的尴尬教训

江明月好 2022-06-06 21:56:35

一个古代国家如何保持自己强大的威慑力?是时不时展现武力,对不驯服者大加挞伐还是靠着国家强大的实力对不驯服者进行威慑使得对方低头?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对于边患处理的方式很多,但多数情况下都很谨慎,这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和众多的失败案例有关。所以华夏文明中对于动用武力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国语周语》第一篇就介绍了周穆王征伐犬戎之战以及深刻的经验教训,这成为后世华夏王朝处理类似问题的一个范例。

01犬戎

犬戎是上古时期就开始活动于我国西北一带的部族,他们可能是游牧民族,也可能是半农半牧民族,是华夏文明认定的西戎的一部分。早在夏代就有犬戎的记载,《竹书纪年》中记载,在夏朝第四代王“相”的第一年,夏王朝就进行了一次征伐犬戎(畎夷)的战争。此后犬戎就时不时地出现在史书上,商王朝与犬戎作过战,周文王与犬戎作过战,西周最后一代王周幽王也是死于与犬戎的战争。

犬戎与华夏纠缠了上千年,最后在战国时代才不见了犬戎的身影。而周穆王征伐犬戎只不过是华夏与犬戎众多征战中的一次而已。至于周穆王为什么要征伐犬戎,书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但周穆王一生征战颇多,很可能只是为了彰显周天子的强大或者犬戎的存在就是对西周的威胁。宋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犬戎邻近西周,又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周穆王想削弱或者消除犬戎的危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在出征之前,祭公谋父就对周穆王进行了劝谏。

02慎兵

祭公谋父第一句话就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先王总是用道德感召人,而不是总用武力来威慑人。强大的武力平时要收敛起来,只是偶尔展示一下强大的威力,这样才能有强大的震慑力。如果总是滥用武力,别人也就习以为常,不再畏服了。所以武力的使用要慎重,要少用,滥用的后果就是失去了威慑力。这样的思维就像一个人打拳的时候,拳打出去了也就没有了力量,只有缩回来的拳头才有强大的威慑力。

现代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不能轻易地滥用武力。武力没有使用的时候才对周围邻国有威慑力,一旦使用了,也就让人看破了手脚。所以动用武力的时候,一定要迅如疾雷,快速解决问题。不能拖泥带水,久拖不决。如果不能用武力迅速解决问题,那带来的危害比不使用武力要大得多。这就像现代的战略武器,不使用放在那里的时候才有强大的威慑力;战略武器一旦动用了,那就不是战略武器了。所以动用武力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一定要充分考虑可能的严重后果。

03战果

对于祭公谋父的劝谏周穆王并没有接受。虽然祭公谋父一再强调犬戎一直安分地按照礼制朝见周天子,并没有征伐犬戎的合理借口。而且犬戎的实力足以抵挡大军征伐,但周穆王还是决定要征伐犬戎。最后征伐的成果就是带回来了四只白狼,四只白鹿,此外一无所获。而且自此以后,不但犬戎不再朝见周天子,而且一些与犬戎地位类似的诸侯也不再朝见周天子,脱离了周天子的朝贡体系。《国语》用一句“自是荒服者不至”交代了征伐犬戎的严重后果。这相当于破坏了周王朝的统治根基,颠覆了自周武王建立大周所构建的朝贡统治秩序。

如果周穆王征伐犬戎能够取得大胜,还可以震慑各地诸侯,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周穆王惨不忍睹的战果告诉与犬戎类似的诸侯,大周的军力也就那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们完全可以抵挡住大周的攻击,所以什么天下共主,也就那样,自己没必要吓自己。至于周天子制定的朝贡秩序,自己没必要去遵守,反正周天子也没有什么过硬的手段来对付自己。于是大周的朝贡体系中就少了好大一部分。

04尾声

周穆王征伐犬戎,最后的结果大出周穆王的预料。不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还动摇了自己的根基。本来大周麾下的强大武力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但这次征伐的结果说明大周的武力没有那么可怕。缩回来的拳头才有力量,一旦打出去了,拳头到底有力无力别人一眼就能看透。所以《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对于武力的运用需要慎之又慎呀。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