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扶风县与典故【绛帐传薪】●文稿整理:强军/陕西宝鸡

君知世间风 2024-10-07 13:56:37

宝鸡市扶风县与典故【绛帐传薪】

●文稿整理:强军/陕西宝鸡

“绛帐传薪”的典故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更是扶风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绛帐传薪”既是典故也是成语,是指采取舞台艺术这种形式向大众传播汉文化。 这一概念源自东汉时期,当时的大儒马融通过设馆教书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成为千古佳话。马融不仅善于言词,还遍注群经,教授了一大批优秀的门生弟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伟大传播者‌。

“绛帐传薪”故事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彰显宝鸡扶风历史悠久,体现扶风教育之兴盛,更体现了扶风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传承。“绛帐传薪”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典故,源自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马融在绛帐设馆教书的佳话,象征着执教者敬业守职、教书育人、桃李天下、薪火相传的精神‌。

马融在绛帐设帐教书,高设讲台,前置绛色纱帐,后设女乐弹唱,一时传为佳话。马融执教严谨,育人有方,形成了独特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还因此地而得名绛帐。绛帐成为扶风一地名,与典故紧密相连,展示地方独特文化。‌马融的教学方法富有创意,寓教于乐,成为千古佳话‌,其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

马融的授课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讲授,还结合了音乐和舞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他的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众多,常常达到上千人。马融本人精通音律,喜欢鼓琴吹笛,一边演奏一边讲授,这种浪漫的教学方式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此外,马融还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规则,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会进行体罚,其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草秸因血染而生根开花,被称为“传薪草”,象征着知识的传承‌。

如今,“绛帐传薪”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被用来赞誉那些坚守教育岗位、默默奉献的教师们。这一典故也激励着无数学子追求卓越,努力学习。

在扶风县,“绛帐传薪”志愿服务项目将这一典故的精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通过传承文化、宣讲模范等方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的蓬勃发展。‌现代继承了“绛帐传薪”精神的人有很多,他们坚守教育岗位,默默奉献,以赤诚的胸怀、无私的奉献,在每个人心中深埋感动,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立下丰碑‌。例如,农加贵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落松地村任教38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撑起了100多名孩子的希望,将“麻风村”变成了“幸福村”,被誉为深山里的“明灯”、暗夜里的“启明星”。又如,贺来虎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任教三十三载,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他风雨无阻,坚持上好每一节课,爱生如子,自掏腰包解学生家庭生活燃眉之急,帮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

“绛帐传薪”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延续。马融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佳话。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时至今日,“绛帐传薪”仍然被用来象征知识的传承和教育的创新‌。

“绛帐传薪”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扶风县,通过“绛帐传薪”文明实践项目,深入挖掘马融文化中所含的基本内涵、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大力弘扬德育思想精髓。该项目通过理论宣传、文化传承、技术传授等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深受群众好评‌。

1 阅读:12

君知世间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