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里发现的“国宝”,经鉴定为王羲之墨迹,市场估值高达3亿

墨有五体八法 2024-04-13 05:18:10

目前我们看见的王羲之书法作品,基本都是拓本、摹本,例如《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二谢帖》、《得示帖》等等,皆为摹本传世,不过它们采用的拓摹技法精妙,乃唐代“双钩廓填”,此法将纸张放于真迹上,用细线勾勒线条外形,之后对比原作的墨色一点点填充。

整个制作过程精细、严谨,可以将真迹的笔锋翻转、浓淡变化还原,与原作无差,达到“下真迹一等”的水准,艺术价值非同小可,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夜场,王羲之“双钩廓填”的《平安帖》,达成3.08亿的成交价,一个字价值750万,位居书法拍卖榜第二。

除了《平安帖》,王羲之还有一幅字,市场估值高达3亿,此作就是《上虞贴》,又名《夜来腹痛帖》,因肚子忽然疼痛,错过与友人相聚,于是王羲之以草书,撰写一封书信,说明原因,表示慰问,采用麻纸本摹拓。

全卷共计58字,内容曰:“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卷中用笔潇洒流逸、干脆利落,以侧锋入纸,点画飞白、牵丝映带,力道轻重有序,虽然不似张旭、怀素的草书一般,极尽连绵之态,字体大多分离,但内在节奏畅通、舒和,呈现抑扬顿挫的流动感,展现俊丽自然之美,气韵虚和散漫,艺术气息浓厚。

《上虞帖》流传经历颇为坎坷,古代递藏有序,曾收刻于《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宣和书谱》,以及明詹景凤《东图玄览》、清安岐《墨缘汇观》等,卷中有宋徽宗赵佶的泥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以及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等。

清朝初年,藏于梁清标手里,后来不慎流入民间,自此销声匿迹多年,直到1972年,上海文物清理小组的万育仁先生,无意间在垃圾桶中,发现揉成一团的废纸,出于好奇他将纸团捡出,摊开仔细观察一番,看见上面写有宋徽宗的题签“上虞帖”几字,顿时感觉这一张废纸不简单。

之后将其带回上海博物馆,共同研究,经多番鉴定,1975年书画鉴赏家谢稚柳,通过实验室用软X光透拍,找到“内合同印”朱印和“集贤院御书印”墨印,确认此作就是王羲之墨迹《上虞贴》。

并感慨曰:“《上虞帖》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沧桑,今天终于重耀于世,羲之墨迹既久绝于世,唯有唐摹,犹足为文物之经营,使得千百年后,犹得令人想见王羲之五十之年的翰墨风流”,如今此作藏于上海市博物院,乃“镇馆之宝”,亦是书法界的“国宝级”文物。

您对王羲之《上虞帖》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7 阅读:5682
评论列表
  • 2024-04-13 19:54

    要大家去淘垃圾啦……

  • 2024-04-23 07:52

    舅想知道是谁扔进垃圾桶的?

    好热呀 回复:
    准备用这种方式带走的,谁知道出了这事[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墨有五体八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