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话叫“一个巴掌拍不响”,在之前的文章中,关于农村“婆媳关系”,笔者有关于“婆婆”的处理方式表达,这篇文章,笔者想从“儿媳妇”的角度出发,思考关于农村“婆媳关系”的处理方式,不喜勿喷。
在农村,作为儿媳妇,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在农村,儿子成家,儿媳妇进了门,自然而然要面对“婆媳关系”,处理好婆媳关系才能让整个家庭更加和谐幸福,作为儿媳妇,笔者认为做好这四点比较重要:
第一点:理解婆婆的勤俭节约,自己也要学会理财。
作为儿媳妇,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老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事实,但是在成家之后,儿媳妇要理解婆婆的勤俭节约,老人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勤俭节约是刻在骨子里的,要充分尊重和认可婆婆的消费观念。
另外,儿媳妇作为家庭未来的“女主人”,要主动学习理财,向婆婆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学习,衣服少买点真的没关系、外面饭店的饭(或外卖)真的没有家里做的饭靠谱、首饰之类的少买点也不影响生活,结婚过日子,要有开源节流的观念。
刚需品必买,非刚需品买之前要有思考的时间,不能意气用事只顾一时之爽,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富足,勤俭节约也是很有必要的做法,未雨绸缪的道理自然不必多讲,一个勤俭节约的儿媳妇,婆婆自然越看越喜欢,婆媳矛盾也自然少一些。
第二点:相夫教子的同时,也要多多关心公婆。
作为儿媳妇,嫁为人妻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同时,也是要主动多关心公婆的,良言一句三冬暖,哪怕只是一些言语上的关心,也能让公婆感受到来自下一代的家庭温暖。
“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公婆”,这话自然是不现实,因为毕竟儿媳妇与公婆没有血缘关系,婚后才开始正式的家庭磨合,但是辅助自己的丈夫去尽可能地孝顺公婆,也是促进家庭和谐的关键前提,所谓人心换人心,自己的丈夫看在眼里也会更加孝顺岳父岳母,如此两个家庭的老人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
年轻人和老年人存在“代沟”是客观事实,但是这和主动关心老人并不冲突,只要面对的是明事理的公婆,老人自然会非常感恩儿媳妇对家庭的付出,婆媳关系也能更融洽。
第三点:不与婆婆“冷战”。
几代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不可能不发生争执,但是发生争执后,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儿媳妇作为晚辈,不应该与婆婆“冷战”,这和夫妻相处的道理是一样的,越是冷战越是会产生距离,距离未必产生美,很可能是更多的矛盾。
作为儿媳妇,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小摩擦,即使和婆婆之间不欢而散,事后也要有“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作为晚辈,主动低个头也没什么问题,老人比较看重面子,作为儿媳妇要懂得给老人台阶下,不能两败俱伤。
第四点:不要和有“婆媳矛盾”的同村妇女走得太近。
人如果长期待在负能量的地方,自己也会被负能量吞噬。作为儿媳妇,要尽量避免和村里“存在婆媳矛盾”的妇女走的太近,所谓耳濡目染,时间久了,也许之前很容易想明白的家庭摩擦,会因为那些“婆媳矛盾”比较大的农村妇女撺掇出事情来。
外人始终不会对你的生活负责,连清官都难断家务事,自己家庭里的内务一定不要在人群里提起,更不要在“妇女堆里”求安慰,万一有人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给你出坏主意,家庭矛盾激化,受苦的只有自己,别人云淡风轻。
多去主动接触村里那些“婆媳关系”处得好的农村妇女,向正能量学习和借鉴生活经验。
笔者认为,在农村,儿媳妇做好以上四点,只要婆婆的三观比较正,自然是愿意去理解和爱护儿媳妇的,如此婆媳关系越来越坚固,家庭堡垒也越来越坚固,日子才能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