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长官是谁? 南京市长萧山令。 1916年,萧

高旭评历史 2023-02-23 14:36:09

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长官是谁? 南京市长萧山令。 1916年,萧山令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之后投入湘军(和唐生智是老乡、战友,注意这层关系),1926年参加北伐,1936年晋升为宪兵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成长官司令,命萧山令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南京市市长、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指挥宪兵。 12月10日日军发动了总攻,12月11日晚,蒋连发两电令“相机撤退”,12日,唐生智召集高级将领会议,决定“大部突围,一部过江”。 在守卫南京上,唐生智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撤退时犯了大错。 唐生智一开始下达的书面命令是往城外突,然后向浙皖赣转移。南京是座江城,这么多部队要渡江,加上难民,缺乏足够船只的情况下,短时间很难转运大批部队。唐生智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道理。 唐生智的问题在于他发完书面第一道命令后,又传达了另一道口头指示:“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 守城的国军同时接到两道命令,一下子就混乱了,江北没有日军主力,所以大部分人都违背了唐生智的初始计划,一窝蜂往江边涌来。 熟悉军事的朋友知道,一支军队要撤退,最关键的是得有留守的阻击部队。 谁来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萧山令! 看看这位英雄是如何说的:“授命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度当同对党国,杀敌不力,无以对金陵老小,贪生怕死,俯首称奴,何脸见江东父老,我帮时走,南京的老百姓怎么办?” 萧山令下令让宪兵队长带着大部分宪兵去阻击日军,自己则率领剩下的部队拆屋扎筏供大部队渡江。 之后形势越发危急,日军已经攻进城内,萧山无数次被自己的部下强行推到筏子上,让他先撤,但萧山令几次都挣脱开来,到岸上继续指挥。 最后所有子弹都打完了,为了不被日军俘虏后受到凌辱,举枪殉国。 何为勇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日军打下南京已经不可扭转,当时很多国军都在想办法突围,或渡江,或出城,这种时候愿意承担阻击的,我们称之为英雄,在古代可拜上将军也!

0 阅读:7
高旭评历史

高旭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