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灭一国!大唐最牛使臣王玄策

史珍香聊史 2023-11-29 01:02:15

大唐前期人才济济,即使一个使臣也能独自召集1万多兵马,摧毁一个国家,可见大唐当时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印度分为东南西北四个部分,其中中天竺的实力最为强大。

公元648年4月初,王玄策率领30多人的大唐使团去见中天竹的戒日王,这并非王玄策第一次前往,因为之前两国关系友好,这次就没有带那么多的兵马过去。由于当时的大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仰望,之前王玄策到达中天竺后受到了极高的接待。

第二次来访时,却不仅没有受到隆重的接待,反而被囚禁起来。王玄策对此感到十分不理解,后来通过狱中的劳卒得知,昔日的天竺国王突然驾崩,大臣阿罗那顺趁朝中大乱夺取了政权。出于担心此事被大唐知道,临时下令将王玄策一行人先囚禁,但没过多久,王玄策一行人就被守旧派势力偷偷放了出来。

获释后,王玄策感到愈发气愤,认为这样回去有损大唐的威名。大唐出使别国的使臣个个满载而归,而自己不但没有任何收获,反而折损了大唐的颜面,担心回去后会受到太宗的责备。于是,王玄策决定前去找大唐的女婿松赞干布借兵。一开始,松赞干布答应借给王玄策一万二的兵马,但当王玄策去领兵时,发现只有一千二的兵马!无奈之下,王玄策又向隔壁几个国家凑了一些兵马,最终带领1200名吐蕃骑兵、7000名尼婆罗骑兵和2000名章求拔骑兵组成的混合战队,浩浩荡荡地进军天竺!大唐当时的军事实力着实令人震惊,仅凭一位大唐史官的几句话就能调动上千兵马,可见万邦来朝并非虚言。

王玄策带领着庞大的军队直扑天竺王城。大唐有众多武将都通晓兵法,王玄策虽然没有现场指挥战斗的经验,但他也精通兵法谋略。众所周知,攻城难守城易,因此王玄策选择临时按兵不动,命令随军将士仿照唐朝的装备打造出一批攻城利器。

大唐当时的文明已远超周边,使用大唐当时的军事装备对付这些国家属于降维打击,再加上王玄策对兵法谋略的熟悉,与这些番邦对战游刃有余。仅仅三天便直接斩杀天竺三千余人,淹死万余人,一举夺城。待王玄策大军入城后,发现阿罗那顺早已逃遁。

阿罗那顺逃到当时的东天竺寻求帮助。当时东天竺的国王教师鸠摩引以为傲的象兵部队横扫整个南亚次大陆未有一败。面对王玄策大军的压境,他也丝毫不慌,因为他认为骑兵永远不可能战胜象兵。但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岂是他一个番邦蛮夷所能理解的。

王玄策根据兵法上的记载,效仿战国时期的地火牛阵大破象兵,使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俘获了阿罗那顺!阿罗那顺的夫人得知丈夫被抓后,带领着剩下的12000人前来营救,结果同样被王玄策用计打败并生擒,至此中天竺全国没有任何可以抵抗的兵力,等同于灭国!

王玄策灭掉中天竺后,又将矛头指向收留阿罗那顺的东天竺。东天竺国王尸鸠摩听闻此事,吓得赶紧向大唐上表表示臣服,并赠送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牛马及特产作为赔偿。王玄策此战的意义非同小可,因为与他出战的都是外国将士,此战将大唐的威名传扬回国内,进一步稳固了大唐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王玄策此行的意义重大,一战奠定了大唐在南亚次大陆的威名!这就是《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个国家首先报来自东土大唐的原因,只要一提及大唐,就会收到别人敬畏仰慕的眼神。最后,王玄策押送阿罗那顺夫妇和1万多名俘虏回京复命,太宗对此感到十分意外,并十分高兴,提拔他为“授朝散大夫”一职!

0 阅读:50

史珍香聊史

简介: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