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月球制水新方法:1吨月壤能制50公斤,被美国学去咋办?

李肃说科技 2024-08-23 20:04:51
导语:

人们一直以来认为月球上的水资源极其稀缺,但中国科学家最近的这一发现,不仅让月球上水的现象变得真实起来,而且还为人类前往月球的行动提供了新的方法。

月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

为什么会被称为“地球的姐妹”?

事实上,月球在好的方面与地球十分相似,但在坏的方面两者之间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与此同时,月球作为一颗天然卫星,自然是在不断的吸引着人类探索它。

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有着有关月球方面的传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也开始逐渐接触和探索月球。

月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地球缺少了月球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月亮,海洋的潮汐会消失吗?

在这些问题面前,人类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探索与研究进行解答。

我国制水方法。

我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成功从月壤中提取出水。

这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不同,因为美国当时在做阿波罗计划的时候是将许多月壤送回到美国进行测试与分析。

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向月球发射了相应的探测器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工作。

待数十年后,将这些月壤一层一层剥开后,却发现没有水分以及液态水等其他物质。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国科学家只能否定这一结论,并表示认为当时一些月壤中的水分可能会在运输过程中散失。

为此,美国还专门进行了水分测试,结果显示最高只有0.005%。

这对于人们探索月球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如今随着中国这一消息公告之后,人们的月球探索路线出现了新的方向。

有四种原因使得中国科研小组能够成功制造水,这就是将月壤加热,可将其中的铁和氢分子释放出来,而后,再经过染指,让氢分子与氧结合制造出水。

但这一方案中国人并不是第一个想到的,当年美国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也曾想到用一种方式筛选出含有水分的月壤。

在微生物学方面,美国首先对月球表面进行了一项综合调查,并确定了50个目标。

随后,在1967年10月至1968年5月期间,阿波罗计划将它们分成了20组,计划对其进行20个长期并排跟踪实验,将60个不同地方的样本送回地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科学家根据经验将最长的探测时间设定为72小时,但实际上,有12个实验组的探测时间超过了72小时,其中一个实验组甚至花费了超过300个小时。

此外,在一个科学家将样品放置在一个真空容器中并封存了10年后,他们还发现了这个样品中有一小部分是水。

这项成果表明,美国成功地从月壤中提取了水分,喝水的小组成员和美国政府也就此消除了对当初试验失败的一些疑问。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没有能够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找到“水”的证据。截至目前为止,美国也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其登上月球后发现水等物质的证据。

但这种理论并没有让中国陷入不利,因为有着古古者之矣,还可以今之相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也于1976年开始自主进行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并在其后发射了一艘名为“嫦娥”的探测器,同样也是它此次任务中的第一阶段成果,将样本从嫦娥五号带回。

这颗探测器也是我国首次成功带回来的嫦娥样本,从中获得了最新的相关数据和图像,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嫦娥五号这一次的飞行距离很远,但它不仅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准确地落到了目标区域上。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科研小组并没有让这些成果就此停滞不前,而是决定继续向他们的“嫦娥”发起新一轮挑战,并于2019年1月底发射了嫦娥四号探测器。

与此同时,嫦娥五号样本再次确认了我国科研小组的发现。

用“一壤一热”提取水。

我国科研小组表示,虽然这些数据显示出较高的“水分”,但在一年后再次确认时却表现出0.000%这一几乎为零的小概率数据。

随后的实验显示,经过加热处理后的第一批样本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水分减少。

因此,中国科学家表示,这些样本在简单处理后形成的“水流”是最初含量的3.5%,但这也足以证明月壤中原本就含有水分。

样本提取法过于复杂,那么有更好的办法吗?

比如加热法,因为通过此法也可从样本中提取出氢和氧等微量气体分子。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中国科研小组还对加热法进行了多次调整,以确保实验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并最大化地获取氢氧等气体。

在此之前,我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也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提高其整体性能为主,加快效率增长,同时还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当中,我国科研小组从每千克样品中平均获得2.3毫克氢和1.4毫克氧。

经过一系列数据比对后,他们发现氢和氧的比例大致相等,均高达0.005%,这也证明了月壤中“水分”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寒冷区域。

随着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其提纯后的氢和氧结合形成雪状冰或固态冰晶体的问题已不再困难,但将其转化成液态水则需要额外浪费一些电力。

新实现的新成果之一就是通过简单加热法便能制备出液态水,而只要使用纯净电力,所获得的液态水会更加清澈透明且不含杂质。

当然,仅靠加热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改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但随着我国科研小组在实验证明视频方面积累了经验,相信这一项目最终会取得成功。更何况新技术除了能通过一定方案提取氢氧气体外,还能获得很多实用材料。

例如,通过选用合适的波长调节热量,可以使反应温度降至1300度以下,这样一来就可以释放出金属铁和其他金属元素,还可以制备出陶瓷材料,在温室或房屋建造上大有作为。

因此,这是解决“行星驻扎”的最佳方案之一,同时也是很多其他材料问题的良好解决方案。

人类可以拥有自己的星球吗?

除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进行研究外,中国科技工作者们还提出了利用月壤中的铁元素制造建筑材料,以增强住区和温室建筑物稳定性的想法。

自古以来,人类就迁徙到温暖潮湿的地方,以寻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因此采用更加优质且坚固耐用的方法修建房屋则是顺应自然法则。

众所周知,人类首先居住在洞穴中,后来才建造出了砖木结构房屋。

近代还出现了钢混结构住宅,可以说人们的生存观念一直都在变化,但具体是如何构造这是另一个问题,无需计较太多,只需看效果如何即可。

如今首先建造了一座钢混结构建筑后,就能保证其他房屋都会遵循这一标准,这也让我们对铝合金房屋产生期待,因为它具有更高强度、轻量、耐腐蚀等特性,使用寿命越长越环保。但先前他就需要被使用商确认具有相应的重要指标,然后您将建造铝合金房屋作为生产目标。这样就不难让人们想象,我国是否还有其他更节省空间和物料的方法?

现阶段人们主要建造的是生存室、育种室以及储存材料室等功能房屋,而居民部分就是生活部分,因此很容易想到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居住设施,使得人类能够长期舒适地居住其中,也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方案:直接建造一个城市,这样既便利又大气,但很难实现,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要么除了选择材料以外。

如此看来,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应该并不陌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路线,但是也间接反映出了无限可能性。

人类永远无法预测未来,因此我们才需要用心去探索、发展、利用科技创造美好未来,同时保持对环境、宇宙以及自身行为影响程度等各方面因素之间平衡关系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结语

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无疑为我国在深空探索方面增加了声望,不管外国人想怎样,我们都将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因为我们是强大的,也是有爱的,我们还能共同努力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0 阅读:71

李肃说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