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这是《孙子兵法》中对于空城计的描述,诸葛亮一计空城,退敌十五万,可是司马懿向来以聪慧敏锐闻名,他当真没有看出诸葛亮的计策吗?明明看出来了,又为何没有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呢?
一、诸葛亮的智慧作为《三国演义》中贯穿始终的关键性人物,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响彻古今。他的“八阵图”、“草船借箭”等至今仍为人称道,一篇“隆中对”为刘备谋划出三分天下的大业,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无疑为刘氏政权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外联吴抗曹,对内务农殖谷,与民休息,他提出了一系列关注民生,赏罚分明的举措,受到蜀中百姓的一致爱戴,同时也为刘氏政权的巩固奠定了一定的民众基础。
然而,相比较他的军事才能,他对于时局清晰的认知和把控更值得人敬佩,正因如此,才能以一出空城计,成功退敌守城。
当时,因大将马谡违背军令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也被司马懿困在了西城,面对着身边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和2500的兵力来对抗司马懿的15万大军无疑是以卵击石,然而诸葛亮却从容不迫,淡定自若。
他不慌不忙地让士兵撤下城中所有的旌旗,埋伏在城门中的市井之中,不要出声也不要外出,再让二十士兵作寻常百姓装扮打扫街道,安排人将城门全部敞开。
街上空空荡荡,使城内情景一览无余,自己则高登城墙,焚香弹琴,等到司马懿的军队到达之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象。
然而,一系列的举措不过片刻之间,即使诸葛亮再淡定,其他人也难免有所疏漏,司马懿何等聪慧,蛛丝马迹便足以让他看出“空城计”的真相,可是他并没有率领大军入城,而是下令退兵,这正是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清楚当时的时局以及各方的处境。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智慧和忧虑,曹操的疑心和戒备,也知道当时不容打破的平衡局面,所以,与其说是“空城计”奏效了,倒不如说是诸葛亮对于时局清晰地认知和把控,以及对于各方势力的分析和平衡,让他成功地退敌守城,也传出了“空城计”的佳话。
二、知己知彼,司马懿的深思熟虑《孙子兵法·谋攻篇》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司马懿此人,一生谨小慎微,做事无半点差池,正是因为他勤勤恳恳,深藏不露,太过于周全,所以引得曹操的关注和疑心。曹操曾想将他纳入麾下,为己所用,可是当时曹操势力微薄,并无实权,所以司马懿并不看好曹操,故而装病推辞。
直到后来曹操的势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司马懿才答应跟随曹操,而他也确实为曹氏政权的稳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见,司马懿此人十分会审时度势,对于时局的判断有着非常敏锐的眼光。
而与诸葛亮的再三交锋,也让他深知诸葛亮此人的智慧和谋略。身为当时诸国中屈指可数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们都深知“主将一念之差,可兴一国,亦可亡一国”的道理,诸葛亮让二十士兵扮作寻常百姓,装作城中空无一人的样子,以此来迷惑司马懿的军队。
他手下的将士们皆士气大振,想打入城中,可是司马懿却下令退兵,这是对诸葛亮这个“对手”的了解,知晓对方必定有所准备,城中或许有大批军队埋伏,只等着“请君入瓮”,一旦大军入城,城门一关,自己和将士便如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而自己也断不能拿数万将士的性命做赌注,否则,一旦失手,曹操必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这才下令撤兵。
三、治国之道,在于制衡制衡之道指的是相互制约之意,纵横之术,出自鬼谷子的权力论,他的两个弟子张仪和苏秦用连横、合纵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现在引申为博奕学。
彼时正值三国鼎立时期,能与司马懿相匹敌的人屈指可数,而诸葛亮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三国鼎立之势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深知不能打破这种多方平衡的局面。一旦局面出现缺口,两国之争必定血雨腥风。
而自己被曹操用来和其他两国相互抗衡,若此时灭掉了诸葛亮,自己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曹操向来疑心重,又对自己百般忌惮,“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果没有了诸葛亮,曹家势必容不下自己,自己必死无疑。
聪慧过人的司马懿断然不会把自己放于如此被动的境地。所以他以退为进,明知道诸葛亮的计谋,却宁愿退兵,看似兵败,实际上又何尝不是给自己留了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正因为司马懿的深谋远虑,才有了后期的“三马同槽”,“三分归晋”,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三分天下的局面。而曹操的疑心也不无道理,司马懿一直隐忍不发,却生生折断了曹氏政权的羽翼,开创了司马家族统治的新时代。
四、结语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自古以来大家对于二人的评价各执一词,无论如何,二人的智慧、谋略和才干都是当时诸国之中的佼佼者,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走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必然的规律。纵观三国鼎立时期的诸国,天下三分是偶然也是必然。类似于鬼谷子的纵横捭阖之道,战乱频发的年代,制衡,仿佛是各方势力共存、平衡、和平、发展的王道,在当今社会也依然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