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性探讨

陆凯看历史 2023-07-07 07:51:01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的电影生产已经出现了产业化、商业化的倾向,不管是电影的制作者,还是观众,都对影片的艺术有着更高的需求,而这些都离不开美术在影视创作中的灵活应用,使影片的魅力更加突出。

在目前的影视市场体制下,只有将剧情与艺术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高的票房与口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中,美工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在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中,美工技术的应用,包括场景设计,人物造型,光影等。文章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历和观看感受,对艺术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讨论,以期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

一、场景设计与情节推动

与话剧相比,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非虚假性,在这一点上,电影剧情中的所有景物元素都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让观众在现实的影片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在影片的场面设计中,美术是很关键的一环,简单来说,影片其实是基于一幕幕真实的场面,影片的主体形象都可以在这些真实的场面中表现出来。

在现实的工作和观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影片的镜头设计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影片剧情的发展,产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而之前提到过的电影场景设计,其实指的就是以影片的主题故事形象为中心,而设定的一系列适合于活动背景的情境整体,它是受导演的创意意图以及所要传递和表达的讯息所影响的,这也是它表现功能的特殊性之处。

为了使画面在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中更好的发挥其表达作用,美术创作应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电影的美工人员要根据电影的情节和拍摄的现实条件,与导演进行详细的讨论,设计出符合电影时代背景和环境的场景。

通过场景来精确而又形象地表达出电影的主旨,如时代背景,人物的个性,背景环境的人文特色,人民的习俗,等,尽量把与电影有关的一切内容,在不被察觉的前提下,向受众传递出来,使之更加的逼真和真实。

就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需要对北京的特色和风俗习惯进行深刻的剖析。在查阅了大量的史料之后,卫小北才知道,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街道上的清洁。

这与二三十年代的混乱,现代北京的井然有序有着很大的不同,必须要对这个时期的背景和环境进行详细的剖析,才能做到以假乱真。

反之,在电影拍摄的时候,如果没有符合电影所要传达的主题,就会使观众对电影的观感大打折扣。

电影中的布景要与该地区的地域特色和人物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因为,地理特色的差异并不只表现在自然景色的差异上,同时,因为区域的特色,也会产生出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就像是中原与汉中,两个地方的风俗都有很大的不同。从现实的工作中可以看出,电影剧情的发展和高潮的呈现,除了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很高之外,还对表演的舞台和场景设计要求很高。

通过对情节的精心安排,可以更好的展现人物的性格,身份,性格特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以《长恨歌》为例,王琦瑶的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命运眷顾了她,她参加了上海美女大赛,一跃成名,原本星途一帆风顺的她,最终沦为了王局长的情人。

躲进了富丽堂皇的“艾丽斯”公寓里,也正因为艾丽斯公寓里的剧情,改变了王琦瑶的命运,所以在布景的设置上,必须要刻画出艾丽斯公寓里的富丽堂皇。

爱丽丝公寓因为是王局长的住所,所以不管是客厅还是卧室,都非常的宽敞,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窗帘、桌布之类的小玩意儿。

这些都是王琦瑶精心挑选的,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少女情怀,而场景的设置实际上是在暗示观众王琦瑶与王主任之间是相互依附的从属关系。

新中国建立后,王琦瑶没有了王局长的支持,她的日子也不好过,只能住在平民区,住在这条小巷子里,但是这里的摆设却很符合王琦瑶的身份。

二、人物造型与命运发展

电影中的人物造型其实就是指演员的化妆效果和服装设计,是由电影的美术设计师在研究剧本后,根据剧情人物的人格特点和身份地位,为影片中的角色所设计的造型。

应该指出,角色的装扮和服饰的效果,都要与角色的年龄,性格,身份等暗藏的因素相符。

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服装设计通常是对电影中的角色进行最直接的描述,可以最直接的表达出角色在电影中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情感价值导向等特征。

人物造型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变,同时,服装和造型的改变也可以对电影的剧情和发展趋势做出提示。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角色的妆容,那么就会适得其反。

例如一个乞丐,偏偏要打扮得花枝招展,说话也要一口脏字,这样的造型与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不符,会极大地破坏电影的协调性,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官上、精神上都会感到厌恶。

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对于角色性格、人生际遇的塑造上,充分体现了其独到的独到见解,赢得了广大观众与业内的广泛赞誉。

艺术家张叔平就是借助张曼玉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来表现其角色的性格与人生的变迁。

在电影的每个场景中,张曼玉都会穿着一身雍容华贵的旗袍,配合着悠扬的BGM,让人瞬间沉浸在电影的剧情中。

旗袍的款式千变万化其实也是一种性格的表达,红色的旗袍代表着她对爱情的渴望,而黑色的旗袍则代表着她对生活的无助和疲惫。

又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画工对里面的几个小妾进行了精心的修饰,如果你仔细去看,就会看到每个小妾身上的衣服颜色、款式各不相同。

从这些小妾的穿着打扮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小妾的人生轨迹,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如果你仔细看一遍,就会知道大夫人的穿着永远都是深色的,这与她的谦逊和自卑有关,大夫人在家里的地位并不高,也不受主人和家人的尊重,在她的心里,她就像是一个被抛弃的人一样,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二姨太心机深沉,生性贪婪,看似温柔,实则喜怒不形于色,她的穿着很低调,颜色也以稳重为尊。

在这一家子里,就属三夫人最得主子的宠爱。所以,她的穿着也比较张扬,以红色和鲜艳的色彩为主,将她那嚣张跋扈,外向的气质展露无遗。

四姨太是新过门的,因为年龄的关系,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她的衣着都很朴素,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四姨太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从她的衣着就能看出来,四姨太是个外国留学生。

进门后不久老爷就对这个四姨太宠爱有加因而她也略显得骄纵,平日素净的衣服也改换成了红艳的绸缎,当她被其他的夫人算计之后渐渐失去了老爷的宠爱,因而又改穿了黑灰色系的服装。

在《百万英镑》中,演员的衣着也会影响到主人公的生活,不管是贫穷的时候,还是富裕的时候,演员的衣着打扮,都会影响到剧情。

电影里的男主人公,流浪在大街上的样子,还清晰地印在了所有人的记忆里,他的头发乱糟糟的,破破烂烂的,破烂的裤子。

把这个角色的凄惨的人生演绎的淋漓尽致,当他去找工作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对他嗤之以鼻,就连他去一家服装店,都会被店员看不起。

等他飞黄腾达,拿着“百万英镑”的纸币在大庭广众之下晃来晃去,大家看他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有在上流社会才能见到的高档服饰,让他整个人都显得神采奕奕,在众人的眼中,他已经成为了年轻一辈最优秀的典型,各种恭维马屁此起彼伏。

三、电影中光影、色彩的完美演绎

在电影的创作和制作中,摄影师对于灯光的掌握和颜色的选择,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影片的品质,同时,光影和颜色也是将电影与艺术相结合的两大要素。

用一种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设计,影片的创造者们可以将色彩和光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色调,并与影片的剧情和主题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种能够渲染情绪和传递信息的最强大的无声语言。

从以往奥斯卡的奖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部电影的拍摄,除了要有大量的艺术特效外,还要有大量的艺术特效,而艺术特效则是一部电影最显著的特点。

这也是一部电影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不管是《泰坦尼克号》,还是《达·芬奇密码》,甚至是《哈利·波特》,都是通过艺术特效,将艺术特效完美地发挥出来的。

对灯光的精心运用,可以将电影的故事背景和时代形象地传递给观众,同时也可以将电影剧情的情感和气氛形象地衬托出来,有助于主题的烘托。而香港的知名导演王家卫,更是将这门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花样年华》这部电影是王家卫的杰作,它时而昏暗时而明亮的灯光效果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而王家卫则将光线与阴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带给了我们一种说不出的宁静。

最关键的是,借助光影美学,可以更好的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可以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让观众的思维和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融入到电影的剧情之中。

结语

文章根据本人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观看体会,对美术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场景设计与剧情推动,人物造型与命运发展,电影中光影、色彩的完美演绎。

总之,因为我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我并不能对所有问题都进行全面地讨论,所以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吸引更多的学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王瑞君《电影电视剧中的美术造型观念》

[2]张林,田野《欣赏教学在美术课中的应用》

[3]于海宁,靳琳《情感升华的表现艺术》

[4]杨先平,李明《绘画与电影的艺术交融》

0 阅读:4

陆凯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