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腊月二十三
是北方传统的“小年”
部分南方地区
明天也将迎来“小年”
因为不同的风俗与传统
在全国各地
“小年”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然而千差万别里
浓浓的年味是一样的
念起“小年”这两个字
便觉得喜气洋洋、暖意融融
小年的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到底是哪天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历史更为悠久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
就有这样的描述: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而关于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有一种说法是
清朝皇帝为了节省开支
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火神的同时
也祭祀灶神
民间受到影响
久而久之形成了新的风俗
还有一句流传很久的俗语:
“官三民四船五”
说的是在古代过小年的时间
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
寻常百姓腊月二十四
水上船家腊月二十五
而北方受到“官三”影响较大
渐渐调整了小年的时间安排
种种传说
如今很多已经不可考
但人们对于小年的认真
一如既往
“小年”一点都不“小”
正是从这天开始
我们的忙碌与欣喜
被正式切换进了
“春节时间”
小年习俗
从“小年”开始
每一天都有讲究
丰富多彩的习俗
显露出浓浓的年味
1、大扫除
每逢小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2、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3、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小年这天,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就是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4、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5、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小年
文天祥 (宋)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祭灶诗
吕蒙正 (宋)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祭灶词
范成大 (宋)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祭灶诗词之二——七绝篇
苏轼 (宋)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祭灶与邻曲散福
陆游 (宋)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小年美文
《北京的春节》
老舍(节选)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北平年景》
梁实秋(节选)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作一年一度的大擦洗。
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
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的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主妇当然更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尽管是布鞋布袜布大衫,总要上下一新。
《过去的年》
莫言(节选)
过了腊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辞灶日。我们那里也把辞灶日叫做小年,过得比较认真。早饭和午饭还是平日里的糙食,晚饭就是一顿饺子。为了等待这顿饺子,我早饭和午饭吃得很少。
那时候我的饭量大得实在是惊人,能吃多少个饺子就不说出来吓人了。辞灶是有仪式的,那就是在饺子出锅时,先盛出两碗供在灶台上,然后烧半刀黄表纸,把那张灶马也一起焚烧。
焚烧完毕,将饺子汤淋一点在纸灰上,然后磕一个头,就算祭灶完毕。这是最简单的。比较富庶的人家,则要买来些关东糖供在灶前,其意大概是让即将上天汇报工作的灶王爷尝点甜头,在上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有人说是用关东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这种说法不近情理,你粘住了他的嘴,坏话固然是不能说了,但好话不也说不了了嘛!
来源:本文综合自新华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